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碧云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用药
  • 5篇合理用药
  • 4篇药物
  • 2篇药品
  • 2篇药物应用
  • 2篇药物应用分析
  • 2篇手术
  • 2篇头孢
  • 2篇头孢米诺
  • 2篇头孢米诺钠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抗菌药物应用
  • 2篇抗菌药物应用...

机构

  • 16篇厦门市第二医...
  • 2篇龙岩市第一医...
  • 1篇莆田学院

作者

  • 16篇黎碧云
  • 9篇林碧英
  • 5篇许惠溢
  • 5篇于晓凌
  • 3篇谢根英
  • 2篇丘懿
  • 1篇郭笑如
  • 1篇吴晓辉
  • 1篇邵永钊
  • 1篇刘卫
  • 1篇吴丽芳
  • 1篇周燕燕
  • 1篇林小青
  • 1篇徐新闻
  • 1篇杨美红
  • 1篇邵森法

传媒

  • 13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心脏毒性与预防措施
2001年
丘懿郭笑如黎碧云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心脏毒性
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的具体措施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 ADR监测工作 ,提高合理、安全用药 ,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作一探讨。
丘懿黎碧云
关键词:ADR监测工作
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讨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成立药品质量检查小组,对全院病区药品管理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措施。结果经过1年的药品强化管理使药品存放合理,标识清楚,无过期、失效、变质药品,无积压、浪费现象。护士取用药品安全、快捷,防范了因药品问题引起的差错及事故隐患。结论加强病区药品管理是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于晓凌邵森法林碧英黎碧云吴丽芳
关键词:病区药品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随机抽样,对2010年度我院普外、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1386份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分析。结果我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使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安全。
黎碧云杨美红林小青林碧英
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盐酸氯丙嗪片的溶出度考察
2001年
林晓艺黎碧云
关键词:盐酸氯丙嗪片剂溶出度抗精神病药物
HPLC法测定黄疸茵陈颗粒中绿原酸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黄疸茵陈颗粒中绿原酸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10∶90);测定波长:327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在0.10μg^1.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0.45%(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作为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黎碧云林碧英
关键词:黄疸茵陈颗粒绿原酸HPLC
头孢米诺钠引起的迟发型皮疹4例被引量:7
2010年
对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合理用药。
黎碧云许惠溢林碧英于晓凌
关键词:头孢米诺钠药品不良反应
硫普罗宁不良反应1例
2010年
谢根英黎碧云徐新闻
关键词:硫普罗宁
头孢米诺钠引起的迟发型皮疹4例
头孢米诺钠为头霉素类衍生物,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厌氧菌也有较强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00%,主要表现为皮疹、药物性哮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合临床治疗经...
黎碧云许惠溢林碧英于晓凌
关键词:头孢米诺钠合理用药
我院21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回顾性归纳和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3月收集的216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例ADR中,男女性比例相近,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有87例(40.28%);单一用药186例,合并用药30例;引起ADR以静脉给药为主,为145例(67.13%);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为92例(42.59%);引起ADR前10位的药物有6种为抗菌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79例(36.57%)。
林碧英许惠溢黎碧云于晓凌邵永钊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