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津
- 作品数:153 被引量:6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 刘凤何彦津刘淑英林婷婷林芳
- 泪腺腺样囊性癌的放射治疗被引量:7
- 2004年
- 泪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是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也是恶性度最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占泪腺上皮性肿瘤的25%~30%[1],占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41.7%[1],复发率达77.14%[26],远处转移率达37%[26],本病病程短,可经周围神经浸润性生长、血行及淋巴系统转移,预后不佳。目前多采用包括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的方案。本文着重从放疗的角度对ACC治疗的具体方法加以阐述。
- 刘琳何彦津
- 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恶性上皮性肿瘤ACC放化疗泪腺上皮性肿瘤淋巴系统
- 眼眶瘘管形成的病因及诊疗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眼眶瘘管形成的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37例眼眶瘘管患者的病因、瘘管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因异物存留引发瘘管形成21例,包括植物性异物17例、医源性异物3例、花炮异物1例;眼眶囊肿9例,包括皮样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额窦黏液囊肿1例;眼眶感染性炎症6例,包括骨髓炎5例、眼眶脓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瘘管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复杂,但具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手术清除病灶,切除瘘管为主,同时治疗毗邻结构病变,消灭复发根源。结论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病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和骨髓炎,其发病机制包括感染性炎症、先天性发育异常、手术及肿瘤。B型超声、CT、MRI检查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判断病因,分析瘘管特点,是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根除瘘管的关键。
- 林婷婷何彦津朱利民张虹汪东宋国祥
- 关键词:眼眶瘘管病因
- 泪囊区占位病变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泪囊区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0年间诊治的 13例泪囊区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病变中 ,根据病变特点分囊肿性病变 7例、实体性病变 6例。临床上以溢泪、泪囊区肿物、血性分泌物、疼痛等为主要特征 ,B超及 CT检查提示病变的形态、性质。结论 泪囊区占位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可早期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酌情辅以放、化疗 ,预后良好。
- 白玉张建华何彦津
- 关键词:肿瘤
- 眼眶CT成像的基本结构和解剖
- 本文通过对106例眼眶病患者运用CT扫描观察眼眶结构,详细论述了不同组织结构的显示情况、从眶上向下不同层面显示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并探讨了CT扫描条件、各种组织的显示率及临床意义以及组织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 何彦津宋国祥赵惠芬张红梅
- 关键词:CT成像技术眼眶病基本结构
- 眼眶CT呈现铸型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回顾性阅读眼眶CT 1354例,总结、归纳CT征:铸型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参阅1354例眼眶CT片,选择出现铸型征的CT图像,将其病因分类并讨论其在眼眶病中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在1354例眼眶CF中,发现123例出现铸型征,按其病因大致分为:血管性疾病45例,占36.5%;恶性肿瘤40例,占29.5%;眼眶非特异性炎症和慢性炎症27例,占21.9%;其他有11例,占8.9%。结论:铸型征是眼眶CT中一种特异性征象,对眼眶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其他影像检查,对某些疾病可以做出定性诊断。
- 潘叶宋国祥何彦津
- 关键词:CT扫描眼眶病
- 眼眶急性炎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 林婷婷何彦津朱利民陈陆霞李平平
- 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的眼眶瘘管患者37例。结果37例中异物引发的21例。眼眶囊肿引发的9例。眼眶感染性炎症引发的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如瘘管可排出脓液、豆渣样物及澄清液体,分别提示感染性炎症、皮样囊肿及非感染性因素。结论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和骨髓炎。
- 林婷婷何彦津朱利民张虹汪东宋国祥
- 关键词:眼眶瘘管窦道病因
-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一例被引量:7
- 2002年
- 严宇清宋国祥何彦津
- 关键词:先天性小眼球眼眶囊肿合并症MRICT病例报告
- 重视眼眶病相关青光眼的预防和早期诊治
- 何彦津杨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