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璐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临床调查及中医防治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中医防治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6年3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门诊及住院≥50岁的MCI患者98例进行一般问卷调查及认知功能检查,调查期间筛选出的认知功能正常人群98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生活方式、躯体疾病及家族疾病史3个方面26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一般人口学资料中,与MCI发生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及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婚姻状况及就业情况与MC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2)生活方式相关资料中,与MCI发生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居住方式、兴趣爱好、铝制品使用、偏好肉食、社区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饮酒、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与MC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3)躯体疾病及家族痴呆疾病史相关资料中,与MCI发生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白内障、贫血、失眠、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族痴呆疾病史与MC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龄、低文化程度、独居、无兴趣爱好、少社区活动、铝制品使用、偏好肉食、脑卒中、糖尿病、高血脂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低龄、高文化程度、合居、有兴趣爱好和社区活动为MCI的保护因素,结合中医"治未病"经典理论,对MCI相关影响因素的早期管理,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 俞璐夏明冯青根金喆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治未病中医防治
- 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为下列重量配比:制首乌7.5g、熟地5g、仙灵脾7.5g、锁阳5g和山茱萸5g。经107名轻中度AD病人治疗24周、48周后MMSE疗效比较结果...
- 林水淼周如倩王健俞璐
- 文献传递
- 基于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重度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结合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功能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纳入重度AD患者50人,随机分为中药组25人和西药组25人。中药组每4周进行中医辨证1次,心气虚证予调心方,肾精不足证予补肾方,挟痰者,加用礞石滚痰丸,挟瘀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西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5 mg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疗效变化,通过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功能改变。结果治疗48周,中药组MMSE有效率45.00%,西药组38.89%;中药组CDR有效率30.00%,西药组22.22%。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后扣带回与脑功能区的连接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组的作用范围主要分布在左侧额顶叶、左侧颞叶、枕叶;西药组的作用范围主要分布在右侧海马、左侧额叶和颞叶。结论以调心、补肾法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提高重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病情程度,且不同程度提高后扣带回和多个脑区功能活动的连接性,改善脑功能。
- 俞璐郁志华汤伟军黄品贤董英王健林水淼
- 关键词:中医辨证阿尔茨海默病
- 中医辨证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43
- 2012年
-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AD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医药对AD的研究正逐渐深入。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改善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观察治疗前后AD患者的脑功能变化。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在上海徐汇区凌云等5个社区街道与上海市第一福利院等7个福利院,采用国际公认的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AD诊断标准,纳入轻中度AD患者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西药组65例。中药组每月1次中医辨证对证用药。心气虚证用调心方,肾精虚证用补肾方,2次/d;对夹痰、夹瘀的患者分别加用礞石滚痰丸和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5mg/d进行治疗,疗程为48周。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物体记忆测验(Fuld Object-Memory Evaluation,FOM)、积木测验(Block Design,BD)、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DS)量表进行评定,以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变化。结果:中药和西药盐酸多奈哌齐均能够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两药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量表总分均有提高(P<0.05或P<0.01)。治疗48周,中药组的MMSE有效率为70.91%,恶化率为20.00%;西药组的有效率为55.77%,恶化率为34.62%。两药均能提高患者FOM分母、BD量表分值,中药治疗还能提高FOM分子、DS量表分值(P<0.05或P<0.01)。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后扣带回与脑功能区的连接性均不同程度改善。中药组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主要�
- 俞璐林水淼周如倩汤伟军黄品贤董英王健郁志华陈久林魏莉邢三丽曹慧娟赵红彬
- 关键词:中草药阿尔茨海默病随机对照试验
-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的改进与经验探讨被引量:9
- 2018年
-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标准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但该方法存在操作要求高,模型差异大,影响因素多等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和既往文献报道,从动物选择、术前准备、线栓制备和插线深度、模型制备、术后再灌、术后护理与并发症、模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成功率。
- 俞璐曹晓华赵政贺文迪夏明
- 关键词:线栓法动物模型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引量:6
- 2020年
-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更突显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优化医疗水平、培养优秀临床医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挖掘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意义,分析其对加强临床实践、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针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围绕提高重视度、转变教学理念、与CBL和PBL模式结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4个方面,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并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教学改革,并强调思维能力培养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 俞璐
- 关键词:临床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思维技能
- 痰瘀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古今机制探讨被引量:7
- 2022年
- 中医在缺血性脑疾病的防治中素有内在优势。中医认为,痰瘀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同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对其发病产生重要影响,痰瘀互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机关键;现代研究认为,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异常和炎症反应是与痰瘀相关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因此,痰瘀同治法以其独特作用优势,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将围绕痰瘀同治法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机制理论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思考。
- 俞璐张秋娟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互结痰瘀同治
- 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组成活性成分的中药原料为下列重量配比:党参7.5g、桂枝5g、白芍5g、甘草5g、远志4.5g、石菖蒲5g和龙骨5g。经107名轻中度AD病人治疗24周、48周后MM...
- 林水淼周如倩王健俞璐
- 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述评被引量:8
- 2018年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职业能力未受到影响。MCI病位在脑,与心、脾、肾关系密切。西医治疗MCI疗效明显,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睡眠质量下降等,中医则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其安全性可靠,且治疗方式繁多,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还有针刺、艾灸、穴位按摩、功法锻炼等,甚至可结合高压氧舱、VR虚拟系统、认知训练等方法,疗效确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延缓MCI病情的发展。
- 李敏琤冯青根俞璐夏明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艾灸高压氧舱
- 基于《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中医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中,把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前移,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环节,使患者整体状态及肾脏微观病理得到有效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率,阻止本病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俞璐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中医防治《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