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永祥

作品数:55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1篇水稻
  • 11篇穗型
  • 11篇寒地
  • 8篇不同穗型
  • 5篇性状
  • 5篇早粳
  • 5篇早粳稻
  • 5篇粳稻
  • 4篇冬小麦
  • 4篇水稻群体
  • 4篇气候
  • 4篇小麦
  • 4篇节水
  • 4篇光合作用
  • 4篇覆膜
  • 4篇CO_2浓度
  • 3篇稻穗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含量

机构

  • 34篇黑龙江八一农...
  • 2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农垦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天津天隆农业...

作者

  • 52篇冯永祥
  • 12篇徐正进
  • 11篇谢立勇
  • 7篇吕艳东
  • 7篇林而达
  • 7篇郑桂萍
  • 7篇张子军
  • 7篇韩雪
  • 5篇赵洪亮
  • 5篇郝兴宇
  • 4篇钱永德
  • 4篇姜乐
  • 4篇李金峰
  • 3篇王嘉宇
  • 3篇王贺然
  • 3篇王惠贞
  • 3篇郭晓红
  • 3篇宋桂云
  • 3篇宁大可
  • 2篇刘丽华

传媒

  • 6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种子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插秧期对早熟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缓解水资源紧缺,使水稻既能避开用水高峰期,又能充分利用后期的光温条件,充分完成灌浆,2008年5—10月,以早熟品种秋光为试材,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了不同插秧期对秋光灌浆特性的影响研究,并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插秧期的推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延长,插秧期对二次枝梗粒的影响明显。整个灌浆过程表明,早熟品种秋光在6月5日插秧有利于节水并能充分灌浆。
肖艳云曹敏建冯永祥谢立勇田立双
关键词:早熟水稻插秧期灌浆特性节水
不同覆盖物保温性及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地膜打孔覆盖和不加处理的软盘(对照)3种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与对照相比,在秧龄、株高、叶长、根量和百株干重方面有显著差异,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同对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但地膜打孔覆盖育秧偶尔会出现35℃的高温,可以通过加大打孔密度、通风,抑制出现高温和秧苗徒长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与地膜打孔和无纺布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张子军冯永祥
关键词:无纺布育秧
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品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为止,不仅仅是北方等地区较为喜爱食用大米,现在的情况是南方的部分人也开始食用大米。例如: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在种植水稻方面也是很擅长的,水稻的年产量也很高。因此,主要研究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好的提高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的品质,从而提升黑龙江省在该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国家的农业收入,同时增加农民的年收入。
张红雷冯永祥
关键词:水稻水稻品质
不同覆盖物保温性及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和地膜打孔覆盖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与对照相比秧龄、株高、叶长、根量和百株干重有明显或显著增加,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和打孔覆盖育秧同对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地膜打孔覆盖育秧偶尔会出现35℃的高温,但通过加大打孔密度、通风可以避免高温和秧苗徒长。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与地膜打孔和无纺布覆盖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张子军冯永祥孔祥涛陈晶
关键词:无纺布育秧
FACE条件下CO_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北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增加到目前的400μmol/mol,并且仍将持续增加。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底物,CO2浓度增高对作物光合生理和产量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利用开放式CO2浓度富集(FACE)系统,以北方水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高CO2浓度(600μmol/mol)和正常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同时进行覆膜增温处理,研究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覆膜与否,大气CO2浓度增高均提高了水稻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降低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覆膜处理增强了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生物质量和产量增高的趋势,同时减缓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高浓度CO2下降低的趋势。研究说明,覆膜处理下的增温会提高高CO2浓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增产潜力,增强水稻在高CO2浓度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谢立勇姜乐冯永祥赵洪亮王惠贞林而达
关键词:水稻净光合速率覆膜处理
东北寒地早粳稻品质相关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对163份寒地早粳稻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吉林和黑龙江早粳稻品种(系)163个中:有67.5%的品种的整精米率和58.3%品种的直连淀粉含量能够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分别仅有6.1%和1.2%的品种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低。在选出的4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碾磨因子和外观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5.7%,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寒地水稻品质育种应首先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张子军冯永祥吕艳东
关键词:寒地早粳稻稻米品质主成分分析
硅肥与生物肥混施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配方施肥,探讨肥料间的配比关系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硅肥与生物肥不同比例混施,降低了水稻垩白米率,提高直链淀粉,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味,从而提高了寒地水稻的品质,对寒地水稻谷粒的粒型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谷粒宽度的影响最大。
孙伟冯永祥崔鹤田红刚
关键词:水稻肥料
田间配置方式对不同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冯永祥
关键词:水稻
分布方式对不同穗型水稻群体穗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有序群体可以使弯穗型群体穗角增大、穗长增加,有利于大穗形成。直立穗型品种比弯曲穗型品种更适合于无序栽培方式。分布方式对产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有序群体的产量显著高于无序群体。
徐寿军冯永祥
关键词:水稻群体穗型
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究影响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相关性状。[方法]应用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个水稻品种9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在6个影响水稻产量的主因子中,功能叶因子和产量因子对水稻产量的累积贡献率为96.56%;20个水稻品种被归为3类,显示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结论]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应注意剑叶叶面积和结实率、千粒重的选择。
冯永祥刘沐江汪秀志吕彦东郑桂萍钱永德刘光雷
关键词:超高产育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