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徽
- 作品数:53 被引量:3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重庆各工业部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兼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被引量:3
- 2012年
-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研究重庆市各工业部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制订。主要研究了1998—2010年间重庆市工业的构成状况以及各工业部门的垂直化分工程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产业附加价值率测算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导向,装备制造业依然是主导和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主要产业,与工业经济联系紧密的部门垂直化分工程度较高,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 刘晗魏勇刘建徽
- 关键词:工业经济经济增长极
- 西南地区农业增长动力的度量与分解——基于灰色生产函数的测算被引量:5
- 2012年
- 农业增长涉及到诸多生产要素的组合投入与经营方式的选择。本文在TinBergen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内外部规模变动因子并构建灰色生产函数,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增长的动力进行度量与分解。研究发现,1997—2009年西南地区农业增长主要动因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的变动呈现高度一致性,表明地区农业产值增长贡献中技术进步效率占重要的位置。
- 魏勇王钊刘建徽
- 关键词:技术进步面板数据模型
- 订单农业主体协作选择及其机理研究
- 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框架下,主体间的充分协作是其理论本质和实践必然。实践中,基于农业经营主体间充分协作的农业经营模式层出不穷,诸如订单农业模式、对接模式等等。事实上,由于不同订单农业组织形式所对应的协作主体间控制强度和利益...
- 刘建徽
- 关键词:订单农业
- 文献传递
- 订单农业模式中主体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基于多值选择Logit模型,本文从个体及经营特征、市场特征、订单特征及制度特征等4个维度实证分析订单农业模式下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较家庭经营型新型主体,农户个体及经营特征中的订单农业认知水平、订单农业从事时间,市场特征中的市场距离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订单特征中的订单形式、订单价格类型和资产专用性以及制度特征中的融资担保制度、损失赔偿制度对农户选择同市场化经营主体进行订单农业协作有重要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务工经历、市场距离、订单形式、资产专用性、融资担保制度对农户选择同组织化新型主体协作开展订单农业有重要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复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切实发挥农业实用人才和返乡务工农民在订单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规划,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以缩短市场距离和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创新订单农业融资模式以服务订单农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 刘建徽张应良
- 关键词:订单农业
- 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费征收效率的几点建议被引量:2
- 2024年
- 社会保险费征收职责划转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质量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法治建设相对滞后、协作机制不够完善、风险管控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划转改革的成效。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法制体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统一领导的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廉政风险为抓手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费征管质效,提高税费治理现代化水平。
- 刘建徽胡金星
-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税收治理
- 基于项目管理的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的颁布,基于项目管理理念提升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质量愈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非学历教育已有文献,分析了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存在的诸如市场恶性竞争、培训内容设置随意、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培训方案陈旧、培训效果难以评估、培训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厘清了培训机构过度追求利润目标、培训市场长期缺乏有效监管等体制成因。最后提出了完善市场秩序、引导单位规范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培训依托条件,科学选用师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重视社会需求、打造特色服务体系,以项目为单位、强化项目闭环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培训服务质量,争取多方支持、壮大培训服务团队等政策建议。
- 刘建徽宋翔锐
- 关键词:教育培训非学历教育服务质量项目管理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模糊评价被引量:12
- 2010年
- 文中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建立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特点,采用"最大—最小值法"确立各指标对城镇化评价的隶属度函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重庆市和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 李倩蓉刘建徽黄庆华
- 关键词:城镇化层次分析法
-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特质、理论逻辑与政策建议
- 2024年
- 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保障,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文章基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梳理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特质,认为其发展理论逻辑包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公平竞争环境条件、新兴创新能力支撑、竞合关系调节路径和长效运行机制保障,建议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激发转型升级向“新”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 刘建徽黄庆华邢周周密
- 关键词: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被引量:3
- 2024年
-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须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理论逻辑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路径选择上,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以产业人才为抓手,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智力基础;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避免现代化产业体系脱实向虚;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社会软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应夯实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质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促进全球高水平新质人才加速集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 刘建徽何丹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式现代化
- 要素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机理与路径选择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体现,要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面优化配置,以充分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内涵机理上,新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基石;新质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支撑;新质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导向。在路径选择上,建议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强化智力支撑;激发创新生态动能,释放发展潜力;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筑牢发展根基。
- 刘建徽何丹
- 关键词: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