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隼

作品数:88 被引量:265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5篇白血
  • 25篇白血病
  • 18篇骨髓
  • 14篇血液
  • 14篇疗效
  • 13篇急性
  • 12篇免疫
  • 11篇骨髓瘤
  • 10篇多发
  • 10篇多发性
  • 10篇多发性骨髓瘤
  • 10篇淋巴
  • 9篇病患
  • 7篇血液病
  • 7篇髓系
  • 7篇肿瘤
  • 6篇蛋白
  • 5篇凋亡
  • 5篇血液病患者

机构

  • 79篇新乡医学院第...
  • 14篇新乡医学院
  • 3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关西医科大学
  • 1篇郏县人民医院

作者

  • 88篇吴隼
  • 43篇黄琰
  • 26篇吕国庆
  • 24篇杨满
  • 21篇贺立山
  • 20篇字友梅
  • 20篇张媛
  • 17篇韩效林
  • 15篇李敬东
  • 15篇郭燕
  • 14篇王莉华
  • 8篇张灵秀
  • 7篇马栋
  • 6篇王婉玲
  • 6篇张青宜
  • 5篇闫轶鹏
  • 5篇李婷
  • 4篇李志英
  • 3篇张春晓
  • 3篇郭立君

传媒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国误诊学杂...
  • 6篇新乡医学院学...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医学新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医药世界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8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酸对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支架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及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叶酸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支架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干预效果及其对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过腔内支架置入术随访复查的56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分为叶酸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2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术后1周、3个月、半年血浆Hcy水平,在相同的时间段复查彩色多普勒评估血管再狭窄情况,化学发光法测量治疗前后血浆叶酸的浓度.结果 对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应用叶酸治疗后血浆Hcy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半年30例叶酸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0.0%;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血浆Hcy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有10例发生了再狭窄,再狭窄率为38.5%,与叶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叶酸可降低Bucld-Chiari综合征患者血浆Hey浓度,血浆Hc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833);叶酸有降低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支架术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早期(术后半年)再狭窄率的作用.
黄琰李敬东吴隼闫轶鹏杨瑞民郑庆芬王黎伟贺立山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再狭窄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儿的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卫辉市人民医院和卫辉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三家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2组患儿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检测外周血CD4+、CD8+、CD16+CD56+细胞比例以及CD4+/CD8+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TNF-α和IL-10的水平。取2组患儿每人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进行涂片统计2组患儿治疗后结核菌阴转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16+CD56+细胞比例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儿CD8+T淋巴细胞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血清TNF-α和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对照组40例患儿涂片呈阴性,阴转率为90.9%,观察组45例患儿涂片呈阴性,阴转率为100%,2组患儿阴转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儿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张春晓吴隼张崇郭庆合
关键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化疗肺结核免疫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主要给于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1]。治疗组:在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加味犀角地黄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紫癜、消化道症状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较高,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韩效林李敬东吴隼黄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紫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循环DNA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循环DNA(cf-DN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1例初治MM患者为MM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cf-DNA。分析MM组外周血cf-DNA水平与MM患者性别、年龄、ISS分期、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关系。MM组患者均采用VAD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疗效并比较不同疗效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结果 MM组、对照组外周血cf-DNA水平分别为(177.59±40.31)、(14.77±3.12)ng/mL。两组患者外周血cf-DNA水平相比,P<0.05。MM组患者外周血cf-DNA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与ISS分期、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有关(P均<0.05)。MM组患者采用VAD方案化疗3周期后预后良好8例、预后不良13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水平分别为(79.36±19.30)、(183.73±49.22)ng/mL,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水平相比,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cf-DNA水平升高。检测外周血cfDNA有助于MM的诊断、病情判断和化疗效果预测。
刘宪凯吴隼吕国庆杨满张媛王艳阁陶贞任毅飞
关键词:循环DNA外周血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1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处于化学治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减少状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6.21%),其次为血液感染;病原菌中细菌感染占93.22%,真菌感染占6.78%;对革兰阴性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对革兰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药物为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对真菌较为敏感的药物为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细菌和真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粒细胞数目、年龄及住院时间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化学治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减少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通过感染特点分析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王莉华吴隼黄琰郭燕武金日贺立山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学治疗医院感染病原菌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
2024年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25例)。比较两组疾病有效率和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利妥昔单抗为主较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PFS时间延长(P<0.05)。不良反应方面,以利妥昔单抗为主治疗方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和感染,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损伤和消化道反应的便秘和腹泻。结论 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均可应用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两组优劣性各有不同。
王秀峰李婷字友梅王莉华刘宪凯杨满郭燕吴隼黄琰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
循证医学联合个体化医学教育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联合个体化医学教育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规培的2020级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141人为实验组采取循证医学联合个体化医学教育,将2019级在我院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138人设为历史对照组采取传统医学教育,两组对比理论考试成绩,并应用DREEM量表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32±7.11)、(82.14±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人文沟通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学基础成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DREEM量表总分分别为(170.15±7.04)、(156.1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对学习的知觉、对教师的知觉、对学术的知觉、对环境的知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联合个体化医学教育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王秀峰李婷吕国庆刘宪凯郭燕杨满吴隼黄琰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育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脊椎动物免疫球蛋白基因研究及临床应用
鲍永华郭永臣吴隼
“脊椎动物免疫球蛋白基因研究及临床应用”属于自选课题。其目的在于阐述犬瘟热病毒感染下犬Ig重链可变区基因重排特征,为该病特异性疫苗研制提供依据,另外,研究了犬,非洲象,蝙蝠,豚鼠,棘鱼,火鸡等脊椎动物免疫球蛋白基因特征,...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基因疫苗治疗
c-Myc抑制剂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Myc抑制剂CPI-203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中c-Myc表达情况,基因集富集分析c-Myc mRNA表达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的相关性。取对数生长期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随机分为c-Myc抑制剂组和对照组,c-Myc抑制剂组加入1μmol/L CPI-203 10μL,对照组加入等量DMSO,分别于培养0、24、48、72h,采用CCK-8法检测2组细胞存活率。结果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T淋巴细胞比较,c-Myc mRNA在Jurkat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Myc mRNA表达与Jurkat细胞增殖呈正相关(NES=1.18,P=0.040);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培养0h时,c-Myc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100.3±1.1)%]与对照组[(104.9±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h时,c-Myc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54.8±2.4)%、(32.2±2.2)%、(35.0±4.3)%]均低于对照组[(100.5±5.8)%、(100.2±3.8)%、(100.5±7.3)%](P<0.05)。结论 c-Myc抑制剂可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
吕国庆刘宪凯吴隼王艳阁任毅飞陶贞
关键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细胞增殖
小剂量马法兰治疗高龄继发白血病15例分析
2006年
吴隼韩效林李志英李敬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