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人群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和效果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评价在我国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真实医疗条件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干预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15—2018年全国21家医院开展宫颈癌人群筛查技术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按照地理位置将全国分为7个大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每区选取2~4个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点,基层筛查点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对临床检测指标进行评价。农村地区女性采用细胞学、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或肉眼观察初筛,细胞学或肉眼观察初筛阳性女性直接行阴道镜检查;HPV检测初筛阳性女性行细胞学或肉眼观察分流,或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城市地区女性采用细胞学或HPV检测,细胞学或HPV16/18型初筛阳性女性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其他高危型HPV阳性行液基细胞学分流或直接阴道镜检查。入组女性在第3年采用基线的初筛技术联合筛查,阳性女性行阴道镜检查。比较各初筛组人群的筛查阳性率、人群阴道镜转诊率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及以上(CIN2+)病变检出率。结果基线筛查中共入组63 931人。11个农村筛查点共33 823人,其中HPV组15 577人,醋酸碘染肉眼观察法(VIA/VILI)组11 157人,液基细胞学组7 089人。10个城市筛查点共30 108人,其中液基细胞学组9 907人,HPV检测组20 201人。城市和农村地区HPV阳性率分别为9.34%和12.53%,城市和农村地区细胞学异常率分别为5.63%和4.24%,农村人群VIA/VILI的初筛阳性率为12.25%。基线筛查中人群CIN2+病变检出率为0.56%,城市和农村地区HPV组的检出率均高于液基细胞学组(均P〈0.05)。结论各个项目点均按预期完成了基线筛查任务,农村女性的HPV感染率高于城市地区。基线筛查中,采用HPV初筛对CIN2+病变的检出优于液基细胞学。真实条件下的宫颈癌筛查效果评价为我国卫生决策者在不同地区推进宫颈癌防控工作提� 赵宇倩 戴毅 党乐 孔令华 张颖 冯瑞梅 乔友林 郎景和关键词:宫颈肿瘤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人群筛查 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异常人群分流的专家共识 2025年 p16/Ki-67双重染色检测(双染)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检测方法,已在多个国家获批应用于临床。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双染样本的取材与制备、检测流程、结果判读及报告规范达成共识,并推荐双染可用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初筛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其他12种(HR 12)阳性人群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时HR-HPV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HR 12阳性,且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时的人群分流;还可用于筛查结果异常(HR-HPV检测或HR-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后随访人群的分流。通过本共识的制定,旨在规范双染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实施子宫颈癌精准筛查。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李晓 汪辉 李静然 李明珠 王新宇 孔北华 魏丽惠 马丁 孔令华 沈丹华关键词:子宫颈癌筛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CellDetect~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CellDetect 染色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CellDetect染色并观察薄层液基涂片172张,与巴氏染色和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评估CellDetect染色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活检组织染色选自CINⅠ、Ⅱ、Ⅲ级和SCC的病例。结果 CellDetect染色能从颜色上显示出高度病变、低度病变和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表现为核呈紫红色,而正常的表层细胞表现为细胞质和核为绿色,中间型(副基底细胞和基底细胞)细胞核为绿色或淡粉色;在活检组织中,CellDetect染色于上皮层染色较好,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颜色反应分界清楚,对于CIN的分级有很好的帮助。CellDetect染色诊断CIN和SC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65.2%、74.2%和78.9%。结论 CellDetect染色对于CINⅡ、Ⅲ和SCC的检出率比较高,与巴氏染色相比,增加了颜色指标,能够区分染色宫颈上皮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特别适用于需要临床即时干预的高级别病变的检出,极有可能成为宫颈癌初筛和早期诊断的简单、低价、有效的特殊染色方法。 李冬梅 倪玉乾 朱远源 孔令华 顾建刚 钟定荣关键词:宫颈癌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 被引量:1 2025年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免过度诊断与漏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初筛阳性人群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主要分流方法;子宫颈细胞学初筛阳性人群以其结果的不同风险进行管理。此外,p16/Ki-67双重染色用于HR-HPV初筛不分型检测阳性或非HPV 16/18的其他12种HR-HPV检测(简称12 HR-HPV)阳性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中HR-HPV不分型检测阳性或12 HR-HPV阳性,同时细胞学检查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分流;甲基化检测可用于12 HR-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结果,HPV基因整合检测也可用于HR-HPV初筛阳性的分流。以上新的检测方法均需选择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临床试验验证有相关适应证的试剂。HPV拓展分型或HPV载量等其他方法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隋龙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李明珠 李静然 李晓 王新宇 孔令华 陈飞 丛青 吴鹏 黄晓园 赵方辉 王临虹 张瑜 孙蓬明关键词:子宫颈癌 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异常人群分流的专家共识 2025年 p16/Ki-67双重染色检测(双染)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检测方法,已在多个国家获批应用于临床。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双染样本的取材与制备、检测流程、结果判读及报告规范达成共识,并推荐双染可用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初筛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其他12种(HR 12)阳性人群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时HR-HPV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HR 12阳性,且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时的人群分流;还可用于筛查结果异常(HR-HPV检测或HR-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后随访人群的分流。通过本共识的制定,旨在规范双染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实施子宫颈癌精准筛查。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李晓 汪辉 李静然 李明珠 王新宇 孔北华 魏丽惠 马丁 孔令华 沈丹华关键词:子宫颈癌筛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子宫颈癌筛查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其中中国占1/4左右.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的主要病因明确锁定的人类恶性肿瘤,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所致,一般经过5~10年的连续的病理过... 孔令华 郎景和关键词:子宫颈癌 疾病防治 联合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测和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HR-HPV DNA)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有HR-HPV DNA检测和组织学结果的728例阳性TC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8例患者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1(CIN1)、CIN2/3、子宫颈鳞癌、子宫颈腺癌、子宫内膜癌分别为152、310、238、22、1、5例,细胞学诊断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相对于CIN1/HPV、CIN2/CIN3、子宫颈鳞癌的符合率分别是54.7%、65.4%、85.7%;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腺细胞(AGC)、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LSIL、HSIL、SCC的患者分别是8、227、22、311、153、7例,其中HR-HP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75%、85.5%、77%(17/22)、91.3%、93%、100%;TCT联合HR-HPV DNA检测与病理诊断CIN的符合率为82.5%,单纯TCT检查与病理诊断CIN的符合率为7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组HR-HPV感染率、CIN发生率无显著性;以病理诊断≥CIN2为阳性结果,HR-HPV DNA检测在ASC-US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1%、14.0%、27.3%、96.7%。结论液基细胞学和HR-HPV DNA检测是子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HR-HPV DNA的检测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分流管理。 孔令华 金力 程雪梅 郎景和关键词: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 2025年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免过度诊断与漏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检测初筛阳性人群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主要分流方法;子宫颈细胞学初筛阳性人群以其结果的不同风险进行管理。此外,p16/Ki-67双重染色用于HR-HPV初筛不分型检测阳性或非HPV16/18的其他12种HR-HPV检测(简称12 HR-HPV)阳性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中HR-HPV不分型检测阳性或12 HR-HPV阳性,同时细胞学检查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 NILM);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的分流;甲基化检测可用于12 HR-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结果,HPV基因整合检测也可用于HR-HPV初筛阳性的分流。以上新的检测方法均需选择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临床试验验证有相关适应证的试剂。HPV拓展分型或HPV载量等其他方法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隋龙 孔北华 李明珠 李静然 李晓 王新宇 孔令华 陈飞 丛青 吴鹏 黄晓园 赵方辉 王临虹 张瑜 孙蓬明 马丁 魏丽惠关键词:子宫颈癌 子宫颈细胞学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2022年5至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子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女性中,将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与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PAX1 m/JAM3 m)检测者为研究对象,共1184例。基于hrHPV和细胞学结果,根据现行指南对于需要转诊阴道镜的女性提供相关检查和活检。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研究比较各项检测方法及其组合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结果1184例研究对象的年龄[M(Q_(1),Q_(3))]为39(32,51)岁,其中子宫颈良性或慢性子宫颈炎(正常)、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分别为541例(45.7%)、273例(23.1%)、168例(14.2%)、140例(11.8%)和62例(5.2%)。根据病理学结果,PAX1 m/JAM3 m检测诊断CIN2或更严重病变(CIN2+)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1%和95.9%,诊断CIN3+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6%和86.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对于诊断CIN3+,PAX1 m/JAM3 m优于TCT或hrHPV检测,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72(0.847~0.897)、0.580(0.551~0.610)和0.503(0.479~0.515)(均P<0.05)。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中PAX1 m/JAM3 m检测对于诊断CIN2+和CIN3+均具有优异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筛查方案和筛查策略。 商晓 孔令华 肖晓萍 万茹 王婧 吴焕文 陈小燕 寿华锋 费菁 周建维 郎景和 李雷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细胞学 阴道镜在绝经后妇女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诊治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出现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择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绝经后妇女(包括持续2次以上)29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结果 CINⅡ~Ⅲ共14例占绝经后ASCUS的26.41%。低于对照组29.48%。用卡方检验对比绝经前后妇女从ASCUS中检出CINⅡ~Ⅲ的病例百分比,χ2=0.1470,P=0.7015,差异无显著性。绝经后妇女不满意阴道镜比例上升,对阴道镜下活检的组织学结果没有显著影响,Fisher精确检验,P=0.7756,差异无显著性。HR-HPV DNA的检测在绝经后的妇女中感染的机会依然很高,可作为分流ASCU和随访手段,但与CIN的级别关系不大。结论绝经后妇女从ASCUS中检出CINⅡ~Ⅲ比例略低绝经前妇女,尽管不满意阴道镜比例上升,但对病理结果影响不大。所以提高阴道镜的操作水平可以降低患者的漏诊率。 关若丽 王友方 孔令华 饶丽萍关键词:绝经后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 阴道镜 移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