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二甲双胍对TGF-β1诱导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 ng/ml TGF-β1作用于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株(HESCs)诱导其发生纤维化,建立纤维化细胞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5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2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1α1)及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EdU染色检测HESCs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5组细胞α-SMA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1.003±0.108、4.329±0.342、3.383±0.342、2.310±0.263、1.566±0.205,Col1α1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1.002±0.299、3.462±0.695、2.342±0.531、1.970±0.336、1.450±0.233,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1.000±0.225、4.455±0.524、3.164±0.317、2.728±0.311、2.145±0.21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MA、Col1α1、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10、50、2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α-SMA、Col1α1、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5组细胞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为0.807±0.198、3.422±0.464、2.770±0.429、2.560±0.430、1.342±0.328,Col1α1的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为0.600±0.124、2.545±0.429、2.035±0.320、1.342±0.312、0.890±0.215,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为0.780±0.150、3.810±0.417、3.6675±0.326、2.453±0.333、1.080±0.2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MA、Col1α1、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10、50、2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α-SMA、Col1α1及50、2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1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组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5组细胞OD�
- 孙静何援利蔡慧华陈国斌曾丽颖丘甜美莫沁晖
- 关键词:宫腔粘连二甲双胍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基质
-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绝经激素治疗的认知调查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对绝经及绝经激素治疗(MHT)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T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43名医护人员进行绝经及MHT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知晓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烦躁抑郁(90.6%)、睡眠障碍(81.5%)、潮热盗汗(69.4%)、头晕心悸(59.3%)、感觉异常(50.3%)。MHT了解度为42.1%(481/1143)。62.0%(709/114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对有症状的绝经妇女行MHT。不同医师职称及不同科室分组之间对MHT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0)。57.0%(651/1143)的医护人员表示担心MHT的副作用而对其使用有顾忌。知道MHT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医护人员分别占73.1%(836/1143)和54.5%(623/1143)。结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对绝经及MHT的知晓率较低,不同性别、不同科室、不同职称、医护之间对绝经及MHT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在医护人员中进行绝经及MHT的宣教对中老年妇女保健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黄睿淳何援利蔡慧华曾丽颖宋开静孙静
- 关键词:医护人员
-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间接侵权责任
- 随着网络交易活动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如果利用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开设的“网上店铺”提供商标侵权产品或服务,那么网络交易平台就为商标侵权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通过网上信息的快速传递,扩大了侵权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 孙静
- 文献传递
- 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RhoGDI和RhoA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目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确切病因仍然不明。小梁网作为房水流出的通路,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阻力部位,也是开角型青光眼的主要病理部位。小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能影响房水引流的效率,细胞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可...
- 孙静
- 关键词:小梁网地塞米松RHOA蛋白青光眼
- 文献传递
- 中链甘油三酯对2型糖尿病肥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链甘油三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中链甘油三酯组、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组和长链甘油三酯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的基础上,连续食用100%中链甘油三酯油、50%中链甘油三酯油+50%长链甘油三酯油和100%长链甘油三酯油12周。在0、6和12周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检测血浆炎症相关性脂肪因子脂联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水平,计算体质指数和腰臀比。结果在6周和12周时,中链甘油三酯组和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组的体重、腰围和体质指数均比长链甘油三酯组低,在12周时,中链甘油三酯组的腰臀比明显小于长链甘油三酯组。在6周时,中链甘油三酯组和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比长链甘油三酯组高,12周时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比长链甘油三酯组高,6周时中链甘油三酯组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比长链甘油三酯组低。结论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的基础上,用中链甘油三酯取代100%或50%的膳食油脂,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腰臀比的效果,且帮助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从而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 孙静邓斌凌文华谭炳炎陈超刚马静
- 关键词:营养学中链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肥胖脂联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 中链甘油三酯对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中链甘油三酯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脂肪,不但在临床营养支持和代谢支持中的应用备受重视,而且由于在动物和人类试验中证实其有潜在的抑制和预防肥胖作用,而可能作为一种有效辅助治疗肥胖相关性疾病的膳食脂肪。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链甘油三酯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孙静马静
- 关键词:中链甘油三酯长链甘油三酯肥胖血脂脂代谢
- 含双侧臂配体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性质研究
- 核酸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小分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探索核酸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钌多吡啶配合物与核酸及核苷酸相互作用研究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由于这类配合物...
- 孙静
- 关键词:钌多吡啶配合物多吡啶配体
- 文献传递
- 中链甘油三酯干预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 近十年的研究证实,白色脂肪组织不再只是一个储存能量的惰性组织,而是参与调节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大量证据显示,肥胖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低水平炎症状态,而AS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发展的病理结果,容易导致T2DM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
- 孙静
- 关键词:中链甘油三酯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脂肪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中链甘油三酯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链甘油三酯(MCT)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血脂和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影响。方法以长链甘油三酯(LCT)为对照,将所有T2DM患者分为MCT组、MCT/LCT组和LCT组,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的基础上,3组分别连续食用100%MCT油、50%MCT油+50%LCT油和100%LCT油12周。在0、6和12周时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浓度以及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计算体质指数(BMI)、LDL/HDL、ApoA1/ApoB、总游离脂肪酸(TFFA)、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SFA)浓度。结果在6和12周时,MCT和MCT/LCT组的体重和BMI均较LCT组低(P<0.05)。在12周时MCT/LCT组的TC水平较LCT组低(P<0.05)。与实验前相比,MCT/LCT组6和12周时的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6周时相比,MCT组12周时的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12周时LCT组的HDL-C水平较MCT组高(P<0.05)。与MCT组相比,LCT组的LCSFA水平在6周时显著升高(P<0.05)。3组的TFFA和USF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控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的基础上,用MCT取代100%或50%的膳食油脂,患者的BMI和血脂谱得到改善,而血浆游离脂肪酸无明显变化。
- 孙静邓斌凌文华谭炳炎陈超刚马静
- 关键词:中链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血脂游离脂肪酸
- 葡萄籽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肝功能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损伤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Cl4诱导肝损伤的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诱导组(CCl4组)、GSE低剂量组(20mg/kg·d)、GSE中剂量组(40mg/kg·d)和GSE高剂量组(120mg/kg·d)共5个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谷氨酸脱氢酶(G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和亮氨酸转肽酶(LAP)水平的改变,称量肝重和体重,比较各组大鼠肝体比值、甘油三酯(TG)及肝组织病变积分的改变。结果CCl4组的血清ALT、AST、GDH和ICDH上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P<0.01、P<0.01和P<0.01),该组血清LAP和!-GT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5)、血清AL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1和P<0.01);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血清ICD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1)、高剂量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血清AL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1)、高剂量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四个组的肝体比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CCl4组的肝脏中TG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5和P<0.05)。GSE高、中、低剂量组肝细胞病变积分均低于CCl4组(P<0.05、P<0.05和P<0.05)。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可降低肝细胞受损引起的各种酶的血清浓度上升,并且明显改善肝脏病理改变。
- 李伟孙静郭英
- 关键词:葡萄籽提取物四氯化碳肝脏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