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胃癌
  • 11篇肠癌
  • 9篇多态
  • 9篇直肠
  • 8篇直肠癌
  • 8篇食管
  • 8篇基因
  • 8篇癌患者
  • 7篇多态性
  • 7篇手术
  • 6篇预后
  • 6篇术后
  • 6篇肿瘤
  • 6篇化疗
  • 6篇基因多态性
  • 5篇新辅助化疗
  • 5篇食管癌
  • 5篇胃癌患者
  • 5篇细胞
  • 5篇辅助化疗

机构

  • 4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3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武警总队
  • 4篇新疆伊犁州友...

作者

  • 48篇尹东
  • 30篇王海江
  • 25篇王琦三
  • 13篇杨新辉
  • 9篇孟涛
  • 8篇赵泽亮
  • 7篇陈艳
  • 7篇陈鹏
  • 6篇雷程
  • 6篇邓彦超
  • 6篇刘林
  • 5篇葛磊
  • 5篇刘江齐
  • 4篇王飞
  • 4篇张国庆
  • 4篇金博
  • 4篇马彦清
  • 4篇王静东
  • 3篇张慧霞
  • 2篇刘振疆

传媒

  • 1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癌变.畸变....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学会肿...
  • 1篇2000全国...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层粘连蛋白在大肠癌中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 (LN)含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术后含量的变化 ,了解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的意义 ,并通过与血清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2 4 2 (CA2 4 2 )比较 ,评价血清LN对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肠癌患者血清LN、CEA、CA2 4 2 含量。结果 血清LN检测对 4 4例大肠癌诊断的特异性为 84 .1% ,敏感性为92 .7% ,各Dukes分期大肠癌患者血清LN含量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 (P <0 .0 5 ) ,且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LN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ukesC、D期组血清LN含量高于DukesA、B期组 (P <0 .0 5 ) ;血清LN含量术后较术前降低 (P <0 .0 5 )。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LN阳性率高于CEA和CA2 4 2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患者血清LN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和与良性病变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尹东王海江桂霞王琦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层粘连蛋白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对直肠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各38例。分别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直肠癌细胞的凋亡(AI)与增殖(PI),并计算二者之间的比值(AI/PI)。结果:新辅助化疗+手术组与单纯手术组AI、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可明显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王琦三王静东王海江尹东杨新辉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
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其联合作用与食管癌的易感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其联合作用与新疆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方法检测107例食管癌患者和204例非食管癌患者的CYP1A1(rs1048943、rs4646421和rs4646903)和GSTM1(缺失型和rs2071487)的基因型。结果 CYP1A1基因rs1048943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19)。与A/A基因型相比,GG+AG基因型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OR=1.79,OR95%CI:1.10~2.92);GSTM1基因缺失型和非缺失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69%、31.31%和48.39%、51.61%,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P=0.001;OR=2.34,OR95%CI:1.40~3.91)。结论 CYP1A1基因rs1048943位点多态性和GSTM1基因缺失型与新疆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有相关性。
尹东张国庆邓彦超马彦清居来提陈艳
关键词: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食管癌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胃癌早期发现较为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尤其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更低,目前认为新辅助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旨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各43例,入院后行CT检查,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CT复查,对比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83.7%(36/43),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46.5%(20/43):剖腹探查率为16.3%(7/43);新辅助化疗+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93.0%(40/43)。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69.8%(30/43),剖腹探查率为7.0%(3/43)。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根治率和切除率。
王琦三王海江王静东杨新辉尹东
关键词:胃癌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手术
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文期刊网(CNKI)数据库,收集2001~201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TNF-α基因(TNF-Α)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研究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OR)为效应量,并计算95%可信区间(95%CI)。根据异质性检验,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对于TNF--α308位点,研究中共纳入28篇文献,病例组共5 069人,对照组共有8 387人,经异质性检验,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3)。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8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在2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7,95%CI:1.04~1.33,P=0.009)。在地区及肿瘤位置的基础上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在西方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0,95%CI:1.05~1.37,P=0.007);在东亚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在非贲门癌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在西方人群中,TNF--α308位点可能是增加胃癌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
尹东高秀静王琦三张国庆
关键词:TNF-Α基因多态性胃癌META分析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对哈萨克族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哈萨克族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N-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癌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哈萨克族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NNG(0,0.75,1.5 and 3μg/ml)培养液中,0μg/ml MNNG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NNG对哈萨克族食管正常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NNG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MNN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NNG 24 h后,四组哈萨克族食管正常上皮细胞抑制率分别为0、12.880%、28.414%、44.401%,后三组与对照组0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2/M期,细胞比值分别为(26.000±1.808)%、(29.867±3.769)%、(37.833±3.782)%、(47.100±2.427)%和(10.867±1.747)%、(16.133±1.498)%、(18.533±1.115)%、(14.267±1.8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533±0.252)%、(1.767±0.252)%、(11.033±2.173)%、(26.767±1.9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NG抑制哈萨克族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
尹东黄思语邓彦超陈艳
关键词:哈萨克族食管上皮细胞细胞周期
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赵泽亮王海江尹东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死亡率高龄手术耐受力
IL-1β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交互作用与新疆汉族胃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其交互作用与新疆汉族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229例胃癌患者和作为对照的256例非胃癌患者IL-1β基因rs1143633、rs3136558和rs1143630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采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研究对象Hp感染率。结果 IL-1β基因rs3136558位点多态性、Hp感染与新疆汉族胃癌的发病有关;Hp感染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在汉族人群中,Hp感染阳性,同时携带IL-1β基因rs3136558 TT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Hp感染阴性并携带IL-1β基因rs3136558 CT+CC基因型个体的2.25倍(95%CI:1.37~3.69)。结论 Hp感染和IL-1β基因多态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
尹东孟涛王琦三王飞艾克热木.玉素甫葛磊张国庆
关键词:胃癌汉族IL-1Β幽门螺旋杆菌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恶性淋巴瘤是指发生于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实体瘤,常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和首发临床症状.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ntranodal lymphoma,PENL)是指原发于一个结外器官可伴有或不伴有区域淋巴结浸润,多数患者初诊时常以结外侵犯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2001年1月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29例PEN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PENL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正确的治疗.
王海江尹东陈鹏王琦三
关键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LYMPHOMA淋巴结肿大首发症状PENL恶性淋巴瘤
TNF-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新疆维、汉民族胃癌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稚隹族)和汉族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d基因(TNF-A)rs1800629和rs361525位点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322例胃癌患者(其中维族93例,汉族229例)和作为对照的487例非胃癌患者(其中维族231例,汉族256例)TNF-A基因rs1800629和rs361525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利用SHEsis软件分析其构成的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基因型和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在维族人群中,TNF-A基因rs1800629和rs361525位点不论是等位基因位点、基因型还是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族人群中,TNF-A基因rs361525位点AA+G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馆=4.56,P=0.03),即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2.41,95%CI:1.06~5.49);rs1800629位点基因型与胃癌之间未发现明显关联;A—A单体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0.92%和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1)。结论:TNF-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相关,这种相关性具有民族差异。
尹东王琦三王飞孟涛帕尔哈提.沙依木葛磊王海江
关键词:胃癌维吾尔族TNF-A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