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洪斌

作品数:82 被引量:93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沉积物
  • 23篇太湖
  • 22篇底泥
  • 19篇污染
  • 17篇
  • 15篇巢湖
  • 12篇重金
  • 12篇重金属
  • 11篇湖泊
  • 10篇湖流
  • 9篇氮磷
  • 9篇水体
  • 8篇疏浚
  • 7篇营养盐
  • 7篇磷形态
  • 7篇富钙
  • 7篇凹凸棒
  • 6篇营养化
  • 6篇生物有效
  • 6篇生物有效性

机构

  • 82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南京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江苏省水资源...
  • 5篇河海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安徽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环境保护部南...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江苏省水文水...
  • 2篇江苏省太湖地...
  • 2篇上海勘测设计...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2篇尹洪斌
  • 27篇范成新
  • 11篇唐婉莹
  • 11篇钟继承
  • 11篇孔明
  • 11篇李宝
  • 10篇丁士明
  • 9篇张路
  • 8篇蔡永久
  • 7篇高俊峰
  • 6篇殷鹏
  • 4篇张毅敏
  • 4篇晁建颖
  • 3篇赵斌
  • 3篇刘新
  • 3篇张雷
  • 3篇王同成
  • 3篇白秀玲
  • 3篇陈开宁
  • 3篇高永年

传媒

  • 1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湖泊科学
  • 9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地质学刊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2013年水...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无机絮凝剂对疏浚淤泥絮凝效果及出水水质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针对淤泥堆场堆填处置中,天然底泥自重落淤固结缓慢等问题,工程中常添加化学药剂来加快泥水分离过程。利用量筒沉积柱试验研究了5种典型无机絮凝剂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絮凝沉积效果及上覆水水质(浊度值)的影响规律。5种典型的无机絮凝剂中,CaCl_(2),PAS(聚合硫酸铝)的絮凝效果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探明了这两种絮凝剂在不同掺量下对疏浚淤泥沉积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Cl_(2),PAS掺量不同,泥浆自重沉积固结稳定后沉降量、沉降速率、沉积稳定时间不同,得到CaCl_(2)和PAS的最优掺量分别为0.8%,0.2%。在最优掺量下上覆水的去浊率可达到84%左右。CaCl_(2)通过Ca^(2+)的交换作用和电性中和作用发挥絮凝作用;PAS主要通过土颗粒表面的电性中和作用发挥絮凝作用。结果可为大规模疏浚淤泥的快速絮凝和余水排放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吴敏黄英豪尹洪斌王硕陈永王文翀
关键词:疏浚淤泥无机絮凝剂浊度
热处理富钙海泡石对水体中砷的吸附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以富钙海泡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易行的热处理方法改性,并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对原状和热处理富钙海泡石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研究改性材料对As3+和As5+的吸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热处理改性显著增加了富钙海泡石对砷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7时,对As3+和As5+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25.61和30.30 mg·g-1,且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模型;利用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发现,改性富钙海泡石对As3+动力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对As5+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材料粒径对热处理富钙海泡石吸附砷影响较小,当pH值为6~11时,热处理富钙海泡石对砷的吸附影响很小;共存阴离子中PO43-对砷吸附量的影响最大。该研究表明成本较低的热处理富钙海泡石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砷。
闫晓伟尹洪斌唐婉莹
关键词:三价砷五价砷
一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针对目前所用的人工湿地基质普遍存在固磷容量低、出水pH值呈碱性、难以克服来水中的高有机质干扰及机械强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以粘土矿物与生物炭为原料,并同步负载镧铝或仅负载镧...
尹洪斌
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54
2016年
为了解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基于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并对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湖区,是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1.18~5.15倍,其中南淝河Cu、Zn、Pb、As和Hg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3.53、16.98、3.98、5.84和23.11倍,西半湖Cu、Zn、Pb、Cd和Hg平均含量要高于东半湖,是全湖平均的1.04~1.45倍.地积累指数法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Hg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在所调查的表层沉积物中Cd和Hg数值分别为43.17~3870.94和29.96~924.57,已处于较大风险数值.此外,源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Hg和As相关性显著,具有相似的来源,可能来自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
刘新蒋豫高俊峰尹洪斌蔡永久
关键词: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一种实现粘土矿物固磷容量扩增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粘土矿物固磷容量扩增的生产方法,包括:将粘土矿物的粉末与氯化镧和聚合氯化铝的混合溶液混匀后后挤出成颗粒,即得;所述粘土矿物与所述混合溶液的固液质量比大于等于6:1。该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锁(...
尹洪斌
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9
2015年
以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对8种重金属(Cd、Cr、Cu、Zn、Ni、Pb、As和Hg)总量及形态进行分析并运用潜在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r、Ni、Cu、Zn、Pb、As和Hg的总量总体呈现为南淝河-十五里河水系含量高,其次是裕溪河及支流,其他5条水系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BCR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Hg、Cr、Ni和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分别占总量的77.56%、64.83%、56.52%和48.93%),Cd的可提取态含量比例最高(89.22%),其次为Zn、Pb和As(70.35%,69.50%和63.70%).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表明,Cu、Zn、Pb、Cr、Ni和As均为低污染等级,Cd为较重污染等级,Hg为重污染等级,7个水系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南淝河-十五里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丰乐河>派河>白石山河>兆河,重潜在风险和严重潜在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淝河-十五里河水系以及裕溪河水系,因此,今后对巢湖流域进行重金属整治时可着重考虑针对这两条水系的Cd和Hg元素的重点治理.
孔明彭福全张毅敏尹洪斌刘庄晁建颖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
巢湖西部湾区污染治理理念与控制工程示范研究
巢湖是中国进入富营养状态的第一个大型湖泊,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西部湖区就常出现藻类水华暴发现象.由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于发展,产生的污染物得不到治理而大量排放,以主要面源污染特征的水土流失和高磷地质本底加重了巢湖的...
范成新丁士明尹洪斌冯慕华
关键词:湖泊流域环境污染生态治理控制策略
太湖沉积物再悬浮模拟方法被引量:41
2007年
由于风浪对浅水湖泊底泥的强烈扰动作用,底泥再悬浮的生态效应研究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但方法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有关底泥再悬浮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应用一种新的沉积物再悬浮装置,模拟了太湖南部长兜港水域不同风浪影响下悬浮物的垂向分布,获得水柱总悬浮物量(T)与扰动频率(n)的定量关系:T=19.77×exp(n/ 2.61)-71.7.结合现场实测风情下的水柱总悬浮物量,建立了室内水动力条件、水柱总悬浮物量和现场风情的定量关系.研究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太湖全年代表性小风、中风及大风与再悬浮装置的扰动频率对应关系,估算了小风、中风和大风常规风情引起的总悬浮物量分别为159、230、425g/m^2.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太湖悬浮物垂向分布规律与现场状况较为接近,是目前较为适用的浅水水体沉积物再悬浮模拟方法.
尤本胜王同成范成新朱龙喜钟继承李宝尹洪斌胡春华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再悬浮垂向分布太湖
镧改性膨润土对底泥内源磷控制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以商业化的锁磷材料—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为对象,研究了Phoslock■对磷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同时研究了材料对上覆水体以及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oslock■对磷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性达到0.96,模型计算磷的最大吸附量为10.4mgP/g,且磷吸附符合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培养结果表明,当锁磷剂投加剂量为1553g/m^2时,70d(好氧17d和厌氧53d)内,对上覆水中的磷酸盐去除率达到90%以上,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削减83.1%,但会引起上覆水体中总氮、氨氮以及硝氮的增加,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表层(0~2cm)底泥中有超过50%的Mobile-P和Al-P转化为稳定态的Ca-P和Res-P,且控磷效果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Phoslock■对底泥内源磷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长期效果需加强研究.
任琪琪唐婉莹殷鹏尹洪斌
关键词:富营养化控制活性磷
湖泊底质环境恶化诊断与治理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范成新姜霞丁士明陈开宁李敦海胡小贞刘平平张路李清曼尹洪斌钟继承马亦兵王书航张雷古小治
该项目针对中国湖泊底质污染和适生性低下退化等研发中的突出问题,以底质污染退化信息获取、环境恶化诊断、底泥原位治理(环保疏浚)、基底适生性构建(生态修复)和湖泊水质改善为主线,开展了长期系统性研究,在全国10省20多个城市...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