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亚
- 作品数:51 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MBR工艺处理螺旋霉素制药废水过程中抗生素耐药菌与抗性基因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抗生素废水含有大量的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与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处理排放后可能增强受纳环境的微生物抗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抗生素废水处理过程中ARB与ARGs的削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工艺处理螺旋霉素制药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对ARB与ARGs削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在HRT=30 h时MBR对COD与氨氮的去除率略高于HRT=40 h,但HRT=40 h时,不仅总异养菌与肠球菌的去除效果更佳,出水肠球菌耐药率及携带的抗性基因检出率也更低,而且MBR对废水中erm B、erm F、erm X、mef A、ere A、mph B和转移元件ISCR 1、Tn 916/1545相对丰度的削减效果更好。这表明长HRT更有利于MBR工艺削减螺旋霉素废水的耐药菌与抗性基因。
- 覃彩霞张俊亚佟娟申佩弘魏源送
- 关键词:耐药菌抗性基因水力停留时间
- 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微生物结构与功能解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为了研究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研究采集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与驯化过程的样品,结合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启动过程中的氮素转化功能基因、异养菌演替及菌群演替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总氮去除率从1.39%升高至79.62%,厌氧氨氧化细菌功能基因hzo大量富集,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irS是影响脱氮效果的关键因素.微生物菌群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菌门为厌氧氨氧化细菌所在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属为Candidatus Kuenenia,丰度从4.75%升高至48.77%.这些都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成功富集是实现脱氮效果的主要因素.尽管进水无外加碳源,但异养菌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与厌氧氨氧化细菌存在共生现象,却在功能上发生演替.网络分析和基于KEGG数据库的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Candidatus Kuenenia和异养菌Ignavibacterium、Gp4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些异养菌通过降解或合成胞外物质,分泌次级代谢物质与厌氧氨氧化细菌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与生长.
- 李亚男姚丽隋倩雯张俊亚陈彦霖魏源送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共生细菌
- 非常规水源补给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专栏序言被引量:5
- 2022年
-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水系重要的节点和多源污染的重要聚集处.基于国家水专项北运河项目的“源-流-汇”全过程污染防控思路,沙河水库课题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功能为目标,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动力”,识别和诊断其主要问题,研发与集成面向沙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通过水位调控和工程示范,形成了适于非常规水源补给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综合集成技术,支撑了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改善及水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建设,促进了沙河水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功能提升,并支撑“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
- 魏源送黄炳彬曲丹曲丹郁达伟张俊亚郑祥
- 关键词:非常规水源河流生态修复
- 强降雨对沙河水库的水质及其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汛期强降雨往往对河流水质产生重要影响,而关于不同类型强降雨对河流水质及藻类群落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及其支流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19年和2020年汛期不同类型强降雨对沙河水库水质的影响.通过对2019年强降雨(累计降雨量达51.6mm·d^(-1)和降雨强度12.9 mm·h^(-1),历时4 h)和2020年强降雨后(累计降雨量193.8 mm·d^(-1)和降雨强度16.15 mm·h^(-1),历时12 h)的沙河水库及其支流进行连续6 d追踪监测,考察和比较强降雨后沙河水库及其支流的主要水质及藻类群落特征,明确强降雨对沙河水库水质波动和藻类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累计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和历时长的强降雨对沙河水库及其支流的水质影响大,并造成了藻类群落结构的明显差异.与2019年相比,2020年强降雨引起水体TN和TP的浓度升高,南沙河较为显著,但整体上COD和氨氮浓度基本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V类标准.2019年与2020年降雨后水质的波动差异主要是不同类型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所携带的面源污染负荷不同所致.东沙河和退水口的藻类群落多样性、丰富度较高;2020年降雨后库区的藻类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出现上升,其中沙河水库区域优势藻类属于硅藻门和蓝藻门.两场降雨后1~3 d,蓝藻门出现明显的增加和替代趋势,在库区与退水口更加显著,富营养化指示藻-微囊藻在库区的丰度高于其他监测点,且2020年比2019年更加显著.雨量的大小改变了藻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雨量越大,TP易成为藻类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 辛苑辛苑申佩弘申佩弘徐长贵魏源送魏源送
- 关键词:沙河水库降雨强度再生水藻类群落
- 具有部分反硝化功能的嗜碱假单胞菌、其培养方法及应用
- 一种具有部分反硝化功能的嗜碱假单胞菌、其筛选培养方法及应用,所述嗜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的保藏号为CGMCC No.17246,所述嗜碱假单胞菌是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筛选出来,可使用LB...
- 陈梅雪温海婷陈彦霖郁达伟张俊亚柳蒙蒙柴玉峰魏源送
- 文献传递
-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
- 污泥经过堆肥腐熟后土地利用是污泥资源化的重要方式,而大量微生物随污泥堆肥进入土壤中,必然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选择三种不同腐熟度污泥堆肥产品,针对我国三种典型土壤类型(红壤,黄壤和黑土)进行土地利用研...
- 张俊亚隋倩雯王瑞佟娟郁达伟王亚炜陈梅雪魏源送
- 关键词: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
- 一种宏基因组数据挖掘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宏基因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KEGG数据库中获取目标代谢途径的全部基因信息,并建立特异性数据库;2)建立目标代谢途径的特异性数据库的映像文件;3)基于获得的目标代谢途径的特异型数据库,对宏基因...
- 张俊亚魏源送
- 文献传递
- 微藻混合培养强化餐厨沼液处理效果及机制被引量:13
- 2021年
- 利用微藻混合培养处理餐厨垃圾消化沼液具有高效固碳脱氮的优势,然而存在优选混合培养比和协同强化作用机制不明的问题。对比分析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slis)在单一和混合培养模式下的微藻生长特性和沼液处理效果,研究了微藻的胞外可溶性聚合物(SAP)对微藻生长的促进效果及竞争协同机制。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和雨生红球藻为最佳的微藻组合,最大生物量为0.655 g/L,COD去除率为76.2%,NH^(+)_(4)-N去除率为60.1%;雨生红球藻和斜生栅藻之间存在hormesis效应,释放的可溶性微藻产物SAP作为异种化感物可被对方利用,且两者对不同污染组分同化能力存在差异性,形成协同竞争作用缓解了高浓度废水及SAP对微藻生长的抑制,可为微藻混合培养提高生物质产量与强化沼液处理效果提供参考。
- 刘艳杨敏杨敏陈宏赵文玉蒋朝晖张俊亚
- 关键词:微藻
- 不同降雨条件下北运河河岸带类型对径流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面源污染对北运河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以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入库支流南沙河和北沙河的河岸带为研究对象,考察降雨过程中河岸带对径流污染的净化效果.根据北运河流域河岸带结构及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将河岸带分为Ⅰ型河岸带(防洪堤-防洪挡墙-林地-草地)和Ⅱ型河岸带(防洪堤-林地-草地)2种类型.以南沙河北岸(NB)和北沙河南岸(BN)为Ⅰ型河岸带的典型代表,呈现植被总盖度低、边坡"短且陡"、草本层盖度低但多样性高.以南沙河南岸(NN)为Ⅱ型河岸带的典型代表,边坡呈现"长且缓"特点,草本层盖度高(29.16%)但多样性低.在3个河岸带各选择1 km开展河岸带面源污染防控工程试验,结果表明,Ⅰ型河岸带的产流时间更短,所需降雨量更少,径流峰值更大;Ⅱ型河岸带仅在大暴雨条件下产生径流,径流滞留能力更强.在河岸带雨水口设置以砾石和碎石等为主要填料的雨水滞留措施可有效净化径流污染,ρ(NH+4-N)和ρ(NO_(3)^(-)-N)低于1.6 mg·L^(-1),ρ(TN)低于5 mg·L^(-1),ρ(PO_(4)3--P)、ρ(DTP)和ρ(TP)低于1.0 mg·L^(-1);第二道植草沟可有效降低径流ρ(NH+4-N).除暴雨和大暴雨条件下,Ⅱ型河岸带对悬浮物(SS)的截留率、N和P污染物的削减效果优于Ⅰ型河岸带,这与河岸带的结构及植被盖度有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长、坡度、植被盖度和降雨特征是河岸带削减径流SS、COD、N和P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 朱利英赵凯张俊亚张俊亚王春荣
- 关键词:北运河沙河水库降雨径流污染
- 强降雨对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1年
- 随着北运河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治理,汛期面源污染成为北运河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有关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尚匮乏.本文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场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在强降雨后(降雨量达53.8 mm·d^-1)开展连续6 d跟踪采样,并对比强降雨前后该库区的水质监测数据,系统解析了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库区水质基本达到I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总磷是雨后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南沙河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严重,严重超出IV类水质标准,是主要的汇入污染源.再生水厂出水是库区水质硝态氮的主要贡献来源.汛期单次降水不会引起水质的显著恶化,大部分水质指标于3~4 d后降低,4~6 d逐渐恢复到降雨前水质,并趋于稳定.
- 辛苑辛苑李萍徐长贵李萍魏源送张俊亚
- 关键词:沙河水库暴雨富营养化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