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颖

作品数:98 被引量:473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心肌
  • 20篇动脉
  • 19篇血管
  • 17篇细胞
  • 15篇他汀
  • 15篇梗死
  • 14篇心血管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伐他汀
  • 11篇心力衰竭
  • 11篇衰竭
  • 11篇辛伐他汀
  • 10篇心病
  • 10篇心室
  • 10篇冠心病
  • 10篇冠状
  • 9篇血管疾病
  • 9篇血压
  • 8篇蛋白
  • 8篇心血管疾病

机构

  • 9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长江大学附属...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95篇张冬颖
  • 59篇覃数
  • 19篇常广磊
  • 13篇刘剑
  • 9篇王曦
  • 9篇刘浩宇
  • 7篇汪克纯
  • 6篇何文一
  • 5篇王玉璟
  • 4篇杨辉
  • 4篇胡小春
  • 4篇唐显军
  • 4篇叶林
  • 4篇张鹏
  • 4篇张英
  • 4篇段芹
  • 4篇马康华
  • 4篇肖祥彬
  • 4篇陆凯
  • 3篇张楠

传媒

  • 15篇心血管病学进...
  • 12篇重庆医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THE 23...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下肢缺血性疼痛伴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2005年
张冬颖王曦何泉覃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肢痛晕厥
年龄对NT-pro 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段芹张冬颖
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AP)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raction,MI)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11月本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MI患者组,同期41例冠脉造影检查阴性患者为对照组,TNAP试剂盒测定血清TNAP活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C-peptide,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ⅢN-terminal peptide,PⅢNP)的含量。收集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样本,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脏纤维化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AP表达情况。10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每组5只,心肌梗死术后2周取心脏标本,Masson染色检测其胶原面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AP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患者组血清TNAP活性[(8.49±3.30)金氏单位/100 mL]显著增加(P<0.01),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TNAP活性与PⅠCP和PⅢNP水平呈正相关(r=0.38,P<0.01;r=0.40,P<0.01)。与MI患者心肌梗死远端比较,梗死边界区胶原沉积和TNAP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小鼠心脏胶原沉积显著增多(P<0.01),TNAP表达增加(P<0.01),且TNAP的表达与纤维分布区域一致。结论 TNAP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相关。
王立友雷韵祎高磊程小成蒋丹郭羽倩覃数常广磊张冬颖
关键词:心肌梗死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人群死亡率的关系
2015年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最丰富的内源性蛋白因子,以往的基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1]、抗氧化应激[2]、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内皮细胞凋亡[3]等多重有益作用。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升高与死亡风险增高相关。本研究拟就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人群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相关机制做一综述。1脂联素概述近年来,脂联素因被证实可作为心血管人群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备受关注。
付洪令张冬颖覃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脂联素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凋亡
某医院收治无主患者病因构成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该院无主患者构成情况,为无主患者防治工作及完善医疗救助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病案登记的所有无主患者,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ICD-10)进行病因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第1位的病因是乙醇中毒(n=12,32%);内科急诊(68%)比外科急诊(19%)病例更多(P<0.01)。慢性病比重大(n=11,占总人数30%,排除乙醇中毒后在内科疾病中占79%),男性比重大(n=33,89%)。结论控制饮酒、加强慢性病管理有利于减少无主患者。
刘浩宇辛力李华琴张冬颖覃数
关键词:病因构成
微课在临床诊断学心脏检查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微课在心脏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177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LBL),观察组在LBL基础上增加微课内容,2组分别按照各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诊断学心脏检查教学,比较2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别。结果理论知识考试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可使学生对心脏诊断学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更为牢固,记忆更加深刻。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LBL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张冬颖常广磊陶红梅游小钧
关键词:教学方法心脏检查心血管系统
Exendin-4经p38MAPK通路促进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
叶林覃数张冬颖
辛伐他汀抑制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与RhoA激酶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探讨小G蛋白RhoA激酶(RhoA kinase,ROCK)在辛伐他汀调控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和梗死组(MI组)予生理盐水1ml/d灌胃。辛伐他汀组(SIM组)予辛伐他汀40mg(/kg.d)灌胃。Fasudil组(F组)予特异性ROCK抑制剂Fasudil 7.5mg/kg,bid腹腔注射。术后28d,测定大鼠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断面积,RT-PCR检测ROCK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ROCK活性标志物-磷酸化ERM(Phospho-ER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8d,MI组大鼠心肌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ROCK mRNA表达水平以及Phospho-ERM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增高,SIM组和F组前述各项检测指标均较MI组显著降低。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心梗后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他汀抑制ROCK途径有关。
黄纪卫覃数李向东张冬颖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细胞肥大辛伐他汀
心房颤动对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用于诊断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疑诊 AHF 并于入院24 h 内行 NT‐proBNP 检测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457例,根据是否确诊 AHF 及入院心电图是否合并 AF 分组,AHF 合并 AF(AHF + AF)组65例;AHF 不合并 AF(AHF + non AF)组50例;非 AHF 合并 AF(non AHF + AF)组63例;非 AHF 不合并 AF(non AHF + non AF)组10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估 NT‐proBNP 诊断 AHF 的价值。结果457患者中,确诊 AHF 者194例(42.5%),AF 者140例(30.6%)。 AF 组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non AF 组(4482.0 pg/mL vs .1302.0 pg/mL ,P<0.01),AHF + AF 组与 AHF + non AF 组 NT‐pro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80.0 pg/mL vs .6769.0 pg/mL ,P >0.05),non AHF + AF 组 NT‐proBNP 水平较 non AHF + non AF 组显著升高(2892.0 pg/mL vs .403.3 pg/mL ,P<0.01)。 AF 组与 Non AF 组 NT‐proBNP 诊断 AHF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95% CI :0.677~0.841,P<0.01),0.931(95% CI :0.903~0.985,P<0.01)。结论 NT‐proBNP 水平在非急性心力衰竭的房颤者中显著升高,可能影响其在 AHF 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时,为更好地解读 NT‐proBNP 结果,需注意患者是否为房颤心律。
段芹张冬颖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房颤动急性心力衰竭ROC
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OX40配体蛋白(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脉造影检查者共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0支病变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表示,对OX40L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各组OX40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高血压病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血清OX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r=4.763,P
汪克纯王曦张冬颖覃数王玉璟常广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