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坤

作品数:24 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国儿童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7篇母乳
  • 7篇母乳喂养
  • 5篇婴儿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儿童母亲
  • 4篇辅食
  • 4篇辅食添加
  • 3篇养育行为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保健
  • 3篇城市
  • 2篇养育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症状
  • 2篇农村
  • 2篇贫困
  • 2篇围绝经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吉林省桦甸市...

作者

  • 24篇张文坤
  • 17篇郝波
  • 11篇王临虹
  • 10篇赵更力
  • 10篇陈丽君
  • 7篇郭素芳
  • 6篇周敏
  • 6篇鲍月琴
  • 5篇赵卫红
  • 4篇吴久玲
  • 3篇张小松
  • 2篇梁卫兰
  • 2篇王燕
  • 1篇狄江丽
  • 1篇宋波
  • 1篇张致祥
  • 1篇刘克玲
  • 1篇南亚华
  • 1篇姜玉珠
  • 1篇王临红

传媒

  • 9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全国发育行为...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城市婴儿辅食添加的社会因素分析
2002年
  摘要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4~6个月以后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及时添加足够种类和数量的辅食.辅食的正确添加以及伴随的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儿童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其以后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赵卫红郭素芳王临红张文坤郝波吴久玲周敏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婴儿不明原因哭闹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同一家医院出生的675对正常足月儿及其母亲,分别于分娩后5 d内和6个月时对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统计学、卡方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正常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累计检出率为0.7%。平均每天哭闹持续时间1 h,每周出现1 d,持续1周;平均哭闹开始时间为2个月,53.1%的婴儿4个月时症状消失;傍晚和夜间出现占64.1%,89.1%的婴儿哭闹时伴有尖叫、面部发红、双腿踢蹬、双腿蜷缩到腹部及哭闹后排气等症状。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心理忧郁包括有孤独感、无故为一些小事担心、易出汗,产后与婴儿的不良关系包括婴儿的一些表现令她非常烦恼、比以往感觉有较多的身体痛等因素均可能增加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危险性。【结论】妇女孕期及产后的负性情绪可能增加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危险。
郝波赵更力张文坤陈丽君
关键词:婴儿
中国部分城市社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调查被引量:71
2004年
目的 调查中国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 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北、广东每个省 (直辖 )市按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两个社区 ,共 1 0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 2 0 0名儿童母亲。其中以相邻 6个月龄为 1组 ,每组抽取 40名 ;1 0个社区共抽取 2 0 0 1名。对 2 0 0 1名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 ,她们的平均年龄为 2 8 5 4±3 3 3岁。结果 调查显示喂过母乳的母亲占 90 1 % ,坚持全母乳喂养到 4个月的只占 45 3 % ,坚持到 6个月的仅占 2 1 6%。儿童的平均断母乳时间 8 73± 4 2 1个月 ,且北京、广东低于其他省。 3 2 0 %的母亲认为母乳不如奶粉有营养 ,2 7 0 %的母亲认为母乳喂养不利母亲身体恢复 ,3 7 2 %的母亲认为孩子腹泻应立刻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喂养知识水平、不同健康教育途径、是否新生儿访视、是否定期体检、体检质量好坏、家庭月总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显著影响母乳喂养。结论 调查的 5个省市母乳喂养率较低 ,其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母乳喂养。
张文坤郝波王临虹
关键词:婴幼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饮食结构与更年期症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8
2002年
目的 探讨城乡围绝经期妇女的饮食结构及更年期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择45~ 5 5岁的妇女 2 97名进行有关更年期症状和膳食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半数以上的围绝经期妇女每日膳食中的畜禽鱼类、谷类、水果和油脂类的摄入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每日需要量 ,但只有不足半数的人蔬菜、豆类、鸡蛋和牛奶的摄入量达到每日需要量。城市妇女与农村妇女的饮食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经常食用豆类食品的人 ,血管舒缩症状和生殖器萎缩症状的发生率低于不经常食用者 (P <0 0 5 )。而经常食用肉类食物的人 ,血管舒缩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不经常食用者 (P <0 0 5 )。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的膳食结构尚不够合理。饮食习惯可能与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更力王临虹张文坤
关键词:围绝经期更年期症状平衡膳食宝塔膳食结构妇女保健
父母接受健康教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分析父母接受健康教育与否对2岁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Achenbach 2- 3岁儿童行为调查表(家长问卷)》及相关背景问卷,对项目社区310例2岁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选取 191例2岁儿童的母亲作为对照组。结果:项目组儿童行为偏离检出率为48.7%,低于对照组的62.8%(X2 =9.49,P<0.01);项目组比对照组有较多比例的母亲采取积极养育行为,包括在孩子会说话前即开始经常与孩子说活(93.9%及91.3%,X2=3.85,P<0.05)、经常与孩子玩耍(80.7%及70.7%,X2=20.36,P <0.01)、给孩子讲故事(90.8%及85.5%,X2=10.60,P<0.01)、指导孩子独立做事情(91.9%及 85.9%,X2=4.68,P<0.05)、当孩子学会1个本领时立即表扬(78.0%及73.6%,X2=3.82,P<0.05); 经常与孩子说话、知道孩子不高兴的原因、给孩子提供较多的图画书、指导孩子独立做事情等与儿童行为偏离呈负相关(r=-0.16--0.26);孩子哭闹时对孩子发火、父母管教态度有分歧、经常体罚孩子等与儿童行为偏离呈正相关(r=0.12-0.33)。结论:父母养育行为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得分的因素之一。社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父母养育行为,进而减少了项目社区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
郝波赵更力张文坤陈丽君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社区综合干预
产科服务质量与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率的关系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了解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情况及分析产科服务质量对产妇出院时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以提高产科质量 ,促进母乳喂养。 方法 于 2 0 0 0年 8月~ 10月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长春、呼和浩特、洛阳、西安、昆明及厦门七个城市进行横断面调查 ,对 112 3例 6~ 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接受产科服务情况、母乳喂养状况、母乳喂养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使用 SPSS 10 .0软件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 结果 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 5 2 % ,全母乳喂养率为 73% ;影响出院时母乳喂养率的因素有 :母亲的年龄、医疗费支付类型、剖宫产、孩子出生有无疾病、按需哺乳、住院期间见过奶瓶、住院时喂过奶粉和糖水、医务人员给母亲提供奶粉商电话、母亲掌握的母乳喂养知识等因素。 结论 产后出院时母乳喂养率较低 ,并与产科服务质量有一定关系 ,因此应加强产科服务质量 ,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 ,提高母乳喂养率。
王临虹郭素芳张文坤赵卫红吴久玲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婴护理
中国部分城市婴幼儿母亲的养育行为调查被引量:69
2003年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婴幼儿母亲养育儿童的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改善母亲养育行为 ,促进儿童早期发育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山东、浙江、广东、湖北 5个省 (直辖市 )的 10个城市社区中 ,对 1994名 6个月~ 3岁婴幼儿的母亲进行了养育情况的问卷调查 ,分析母亲在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早期教育等方面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 只有 2 2 .3 %~ 3 3 .7%的母亲能正确回答养育儿童的知识 ;4个月全母乳喂养率为 45 .3 % ,近 2 0 %的母亲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 ;约 1/ 3的母亲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结论 城市母亲一些养育儿童的方法不利于儿童早期发育。建议应广泛开展以母亲为主要对象的改善养育行为和促进儿童早期发育的社区健康促进活动 ,传播科学养育知识和适宜方法 ,改变母亲不适宜的养育行为 ,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全面发展。
刘克玲张德英王斌王临虹郝波张文坤
关键词:婴幼儿母亲养育行为早期教育
中国城市母乳喂养行为的研究被引量:48
2001年
【目的】 研究目前中国城市母乳喂养状况和影响因素 ,以完善对中国“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的监测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提高母乳喂养率 ,最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方法】 选择北京、长春 (吉林 )、呼和浩物 (内蒙古 )、洛阳 (河南 )、西安 (陕西 )、昆明 (云南 )、以及厦门 (福建 )七个城市 ,在 2 0 0 0年 8~ 10月期间进行横断面调查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有 4~ 12个月婴儿的母亲共 112 3例。 【结果】  4个月时纯母亲喂养率为 16% ,全母乳喂养率为 5 0 % ,影响 4个月时全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有 :母亲年龄、职业、医疗费用支付类型、母亲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按需哺乳、给新生儿喂奶粉、接受奶粉商推销奶粉、接受低价的奶粉、母亲产后 4个月内恢复工作等。 【结论】 调查结果提示很有必要引进爱婴医院自我监测工具 ,并选择重点地区进行爱婴医院的复评估。限制免费或低价奶粉的推销。提高产科质量包括降低剖宫产率和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郭素芳王临虹赵卫红郝波吴久玲张文坤周敏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城市
婴儿早期沟通对城市1岁小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小儿语言发育水平及早期沟通对小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在同一家医院出生的800对正常足月儿及其母亲,分别于42天、6个月及12个月时用家庭背景问卷,于12个月时用"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简表"(CCDI)及家庭背景问卷对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均数、中位数和率描述语言发展水平,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婴儿早期沟通对小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结果:12个月时,71.6%小儿至少会用1个手势,69.0%会理解或表达至少1个词。1岁时小儿手势得分中位数为6.0(0~10),词汇得分中位数为85.0(0~194)。父母在42天内、1~6个月内经常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给孩子做皮肤按摩、亲自养育孩子,则小儿语言得分较高。结论:婴儿早期沟通利于1岁时小儿语言发展。
郝波赵更力周敏张文坤张小松陈丽君梁卫兰张致祥Tardif TFletcher P
关键词:小儿
部分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了解目前农村婴儿辅食添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内蒙古、四川、陕西三省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611名有 4~ 12个月婴儿的母亲 ,于 2 0 0 1年 8~ 10月对其进行辅食添加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①婴儿平均开始添加辅食的月龄为 5 .6个月左右 ;4个月时添加 1种及以上辅食的占 2 7.3 % ;6个月时 6种辅食全部添加的为 2 0 .5 %。②淀粉、水果、蔬菜、鸡蛋每天添加 1次及以上的占 65 .0 %以上 ,而鱼 /肉和豆制品每天添加 1次及以上的占 3 9.4%和 42 .0 %。③婴儿 7个月时仍未添加辅食的主要原因是婴儿不吃、母亲认为没必要或认为对这个年龄的婴儿不适宜。④ 71.0 %的母亲接受过辅食添加的教育。其中 ,主要途径为媒体者占 46.5 % ,广告小册子占 40 .3 % ,家属、邻居和朋友占 2 4.4% ,而医务人员和保健人员占 2 3 .3 %。⑤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主要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产后恢复工作、产后工作时间、产时及孕期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母亲喂养知识水平、辅食添加知识来源及婴儿是否在 4个月以内开始喂奶制品等。 【结论】 农村婴儿辅食添加时间晚、品种少、次数少 ,农村妇女辅食添加知识贫乏 ,应加强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宣传母乳及辅食的优点 。
张文坤王临虹郭素芳赵卫红鲍月琴陈丽君
关键词:辅食添加影响因素农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