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友东

作品数:57 被引量:3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9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供应链
  • 10篇博弈
  • 9篇叙事
  • 8篇低碳
  • 7篇史学
  • 6篇低碳供应链
  • 6篇历史叙事
  • 4篇学界
  • 4篇碳交易
  • 4篇唯物
  • 4篇文明起源
  • 4篇西方学界
  • 4篇交易
  • 4篇教学
  • 3篇地理
  • 3篇地理环境
  • 3篇史学理论
  • 3篇企业
  • 3篇契约
  • 3篇唯物史观

机构

  • 33篇天津师范大学
  • 15篇内蒙古大学
  • 1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人民出版社

作者

  • 54篇李友东
  • 9篇赵道致
  • 8篇夏良杰
  • 2篇格日勒图
  • 2篇谢鑫鹏
  • 1篇何龙飞
  • 1篇靳润成
  • 1篇孟广林
  • 1篇富莉
  • 1篇秦娟娟
  • 1篇巴新生
  • 1篇郭晓川
  • 1篇马振兴
  • 1篇刘文明
  • 1篇张晓晗
  • 1篇吴英
  • 1篇马占新
  • 1篇李斌
  • 1篇王静

传媒

  • 4篇史学理论研究
  • 3篇社会科学
  • 3篇前沿
  • 3篇运筹与管理
  • 3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史学月刊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历史教学(上...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系统工程
  • 1篇软科学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物流技术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历史教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的DEA模型及其在上市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对具有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DMU)进行效率评价的一种非参数法,其研究领域一类重要问题是探讨DEA改进科学性。针对J-K模型提供的优化方案中常会出现以巨大的投入换得产出微弱增加的问题,将容忍度概念引入DEA法,提出一种改进的J-K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对修改前后的两个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J-K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既克服了传统DEA模型对投影要求的绝对化(必须是所有指标全部改进),也排除了J-K模型提供不经济方案的可能性(以巨大的投入换得产出微弱增加)。因此,应用改进的J-K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得到更加合理的分析结果。基于典型上市物流企业数据也验证了改进的J-K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合理性。
李友东马占新
关键词: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近代西方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进步”观
2025年
2023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世界仿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开始对未来产生一种不确定性的焦虑。在这样一个迫切需要从整体上思考人类历史走向的现实面前,以思考相关问题为己任的西方历史理论界却稍显信心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原本承担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整体走向的思辨历史哲学,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经衰落了;另一方面,当前世界史领域具有某种“普遍历史”特征的学术流派,如“帝国史”“全球史”“文化史”“人类世史”“星球史”等,虽涉及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越来越大,但在回答人类历史整体性质和未来走向的能力上却未见提高。
李友东
关键词:世界史人类世学术流派全球史
碳交易规制下信息不对称供应链的减排和低碳推广博弈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论文在碳交易规制下,研究单一制造商和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减排与低碳推广决策以及零售商对制造商的成本信息分享问题,分析了零售商对制造商分享成本信息的条件,及不同情形下的制造商减排和零售商低碳推广策略。研究发现:零售商的最优低碳推广水平只与自身相关参数有关,零售商只有在自身低碳推广效率足够高时才会与制造商分享信息;制造商最优减排量随消费者低碳意识、碳交易价格、零售商低碳推广效率及其不确定性增大而提高,随零售商之间竞争程度提高而降低;无论零售商是否对制造商分享成本信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随零售商之间竞争程度提高而增加,随消费者低碳意识、碳交易价格提高而提高;零售商低碳推广效率的不确定性越大则制造商的最优利润越低,零售商的最优利润越高;仅一家零售商分享成本信息时,制造商无法通过转移支付使另一家零售商与其分享信息。
夏良杰白永万秦娟娟李友东
关键词:碳交易碳减排低碳意识信息分享
西方文明叙事模式评议被引量:3
2018年
国内近些年出版的西方文明史译著中,常见到一种"西方文明""层累"构建的历史叙事模式,它由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等西方文明历史各个阶段叠加构成。这种叙事模式论证了西方文明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一以贯之的现代性,和西方文明崛起的必然性,并通过这种历史叙事模式解决了西方文明内部的认同危机,强化了西方文明发展道路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等观点。本文试就这种西方文明观念生成的历史轨迹做一番考察,并剖析其叙事模式及历史意义的不断构建过程,从而揭示它是怎样扭曲历史真相,进而论证如何确立科学的文明史观。
李友东
关键词:二元对立
西方后现代“历史叙事”论争及其启示
2020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后现代历史叙事转向:在本体论上,它否认客观真实的过去与历史规律的存在;在认识论上,它关注历史叙事的情节、形式与意义的生产;在方法论上,它将叙事视作历史学知识生产的方法,关注历史学的文学化和艺术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界从历史叙事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对后现代历史叙事进行了反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历史学家群体、读者群体、历史写作的内容与道德尺度,都受到现实生活实践的制约,历史叙事归根到底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最终体现了“历史(叙事)”与“逻辑(因果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李友东
关键词:历史叙事历史写作道德尺度文学化因果必然性
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企业减排成本分摊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在低碳环境下,研究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低碳供应链成本分摊决策问题。考虑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因此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碳排放。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参与减排成本分摊契约和双方Nas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两种形式对碳减排、产品定价和整个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种契约形式中,零售商都可以实现与制造商共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从而促进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提高供应链利润。但是基于Nash讨价还价方式的减排成本分摊契约的供应链绩效高于零售商成本分摊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同时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可以激励零售商更多地分摊减排成本,在此基础上,利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确定了零售商为制造商提供减排成本分摊的比例范围及其最优解。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减排因子对不同决策结构的定价、零售商减排分摊比例、供应链利润等决策的影响。
李友东谢鑫鹏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
从欧洲历史经验看Nation的形成道路及其成因辨析
2018年
在西方社会科学讨论中,"nation"是一个关键术语,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争论的概念。Nation主要是基于欧洲特定历史道路和发展经验而总结出的一个概念。结合对欧洲历史经验的分析来看,与其说文化精英所推进的"高文化""文化建构"是nation产生的前提,不如说它是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后,由日益联系紧密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所造就的结果。Nation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出于维护这种社会化大生产所产生的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达成的享有"历史领土"和"主权"的最大利益共同体。
李友东
关键词:NATION
西方帝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6
2020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帝国史研究日益受到史学界的关注并出现复兴趋势。在西方史学界,复兴中的帝国史研究在新社会史、后殖民理论、妇女和性别史、新文化史、全球史等思潮的影响下,一反过去主要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维度来解释帝国的传统,开始从文化视角关注种族、性别、权力话语、身份认同、流动网络等问题,由此出现了所谓的“新帝国史”。如何认识近四十年来西方史学界帝国史研究的这种新变化?又如何评价西方帝国史研究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了几位学者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对帝国史研究及其影响的重视,并清醒地认识到将帝国史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陷阱。
刘文明李友东魏孝稷
关键词: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史后殖民理论权力话语
西方学界基于概念转义的“历史中国”叙事置换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在西方学界关于“历史中国”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存在一种概念使用上的“转义”现象,即西方学者基于西方学术语境、历史与现实经验,在理解中文相关概念时,为其导入了某些不属于它的异质因素。在这种导入背后,存在一种概念转义、概念互文、叙事置换的整体策略。本文以“王朝”与“empire”、“中华民族”与“Chinese nation”、“边疆”与“frontier”为例,探讨“历史中国”相关概念中的话语“转义”现象,并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史学范式转向。
李友东
关键词:转义错用错译
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被引量:6
2007年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解释希腊和中国文明侧重于陆地或是海洋发展的原因。
李友东
关键词:文明起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