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明
- 作品数:57 被引量:22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以高校思政课“一平三端”实践教学模式为例
- 2024年
- 新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数字赋能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研究数字赋能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对稳步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型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要破解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加持和赋能。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实践,是当前与今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借助数字技术开发思政课“一平三端”实践教学模式,及时动态更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开发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育场域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精准识别和量化分析构建自主探索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大数据动态跟踪学习成效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虚拟教研室数字化集体备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刻改变了“大思政课”实践形态,从智能平台、数据整合、泛在互联等方面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提质增效。
- 林贤明闫子燕
-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探索被引量:34
- 2021年
- 教育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教师应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德育资源,把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知识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效应,这是教育的应有内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保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入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从而达到持久的育人效果。文章从明暗适度、多少适量、疏密得当、高低适中、内容适宜、动静适配六个维度实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 林贤明
- 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树人
- 大食物观视域下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与路径
- 2025年
- 森林“粮库”建设面临食物种质资源优势与挑战并存、食物生产提质增效空间大、食物营养开发进入纵深发展期、森林食物战略价值和生态价值相互依存等现实形势。推进森林“粮库”建设的重点是要系统建构供需匹配、运行高效、绿色发展的森林食物生产体系,加快发展主体壮大、制度健全、理论成熟的森林食物经营体系,以及着力建设品类齐全、竞争有力、功能丰富的森林食物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良种对提升森林食物单产水平的支撑作用,持续提升森林食物经营主体质量,打造战略化的森林食物供应链体系,健全“四库”联动机制,推动森林食物高质量发展。
- 叶行梁鹏林贤明
- 关键词:森林食品林下经济
- 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领导权的百年经验与实践进路
- 2025年
-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文化建设探索中,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在夺取、建设、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我们党在坚守文化领导权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为新时代文化领导权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宝贵的现实参照。
- 朱劲涵林贤明曲政
-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进路
- 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探源和实践探索
- 2024年
- 文化领导权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发展方向,而且涉及政权稳定、民族认同及意识形态安全。文化领导权融合了领导权和文化双重含义,需要对领导权和文化的内涵分别进行梳理,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领导权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领导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关于文化领导权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强大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 林贤明林晓丹
-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主体性文化强国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注意事项被引量:3
- 2020年
-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能发挥较好的教学实效。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线上课程建设"与"线下课堂设计"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 林贤明
-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共识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当代中国,要真正达成改革认同,凝聚改革共识,必须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改革共识的引领作用。文章从内涵同质、思想同源、目标同构、实践同一四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共识的可行性;从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改革共识的引领力;从改革共识的难点问题入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改革共识难点问题的解决路径,实现对凝聚改革共识的引领。
- 林贤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被引量:34
- 2020年
-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驱动下,“课程思政”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成“育人”和“育才”的辨证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意蕴,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的深刻研判,有科学的内在机理,以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
- 林贤明
- 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树人
- 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厘清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处理好“部分人富裕和全民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经济与政治“”中国式现代化和‘福利社会’“”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三次分配制度“”城乡与区域关系“”市场与政府“”实现共同富裕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基本关系,纠正当前对共同富裕的错误认知、错误观点和错误论调,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推进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
- 林贤明李建平
-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做方法性探讨。结合教学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应做到:(1)课前设问引导;(2)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鼓励;(3)形式多样的实践。课前引导的教学方法和"课题申报—考核"的实践考核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林贤明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