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6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法。方法对86例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饮食及安全护理指导、眼部护理干预、出院指导;对照组接受病区一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1)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试验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仅为80%。χ2=11.52,P<0.01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性意义。(2)患者及家长遵医嘱行为,试验组遵医嘱行为为97.8%,对照组为80%,χ2=7.47,P<0.0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而细致的心理干预,正确的饮食及安全指导,眼部护理干预,出院指导等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刘冬菊刘玉枝王凌云
- 关键词:斜视矫正术护理干预心理干预
- 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调查青少年父母的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指导青少年近视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携带子女进行视力诊治的青少年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青少年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高年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设计的《青少年父母近视预防认知调查表》《父母对青少年近视预防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青少年父母对近视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行为。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向664名青少年父母开展调查,有效问卷648份;其中男292人(45.06%),女356人(54.94%);年龄<30岁69人(10.65%),年龄30~40岁439人(67.75%),年龄>40岁140人(21.60%);初中及以下66人(10.19%),高中及中专351人(54.17%),大专及以上231人(35.65%)。根据父母所生育子女中是否存在近视,将青少年父母分为近视青少年父母组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近视青少年父母组在“夜间阅读光线强度应≥200 Lux”“写字距离、胸部离桌距离、书本离眼距离应分别保持3.3 cm、6.0~7.0 cm、33.0 cm”“即使采用台灯照明应从优势手的对侧射入光线”“视觉训练可延缓近视屈光度的增加”“佩戴过度矫正的近视眼镜可加重近视进展”“屈光手术是屈光度稳定,年龄≥18岁视力矫正的有效方式,但应保持合理预期”“每天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1~2 h有助于预防近视”条目的知晓率低于视力正常青少年父母组[分别为69.21%(281/406)比76.86%(186/242)、55.17%(224/406)比71.07%(172/242)、74.88%(304/406)比85.95%(208/242)、77.09%(313/406)比84.30%(204/242)、79.80%(324/406)比89.26%(216/242)、74.14%(301/406)比81.82%(198/242)、88.18%(358/406)比93.80%(227/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16.133、11.212、4.879、9.756、4.614、5.465,均P<0.05)。近视�
- 吴敏于娜翟祥娟傅特黄烁王凌云
- 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接触镜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2023年
- 目的调查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接触镜(CL)的现况、规范性及健康素养。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佩戴CL的近视青少年开展横断面调查研究,共向604例佩戴CL近视青少年发放问卷,561例近视青少年纳入分析,其中男156例、女405例,年龄14~25岁,根据成年年龄,划分为14~17岁组(133例)与18~25岁组(428例)。分别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医护团队设计的量表调查近视青少年佩戴CL现况、规范性及健康素养。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两组近视青少年目前佩戴的CL来源、CL种类、CL保质期、过去6个月平均每周佩戴时间、佩备框架眼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0、34.769、11.065、49.498、7.710,均P<0.05)。18~25岁近视青少年CL来源于非专业机构比例、框架眼镜比例、软性接触镜比例均高于14~17岁近视青少年[(67.99%(291/428)比60.15%(80/133)、94.39%(404/428)比87.22%(116/133)、64.02%(274/428)比40.60%(54/133)]。近视青少年在佩戴CL前检查镜片是否存在污染或沉淀物、取戴CL时首先清洁双手、每次清洁镜片会在镜片双面采用专用清洗液摩擦镜片方面正确率最高,分别为96.26%(540/561)、93.05%(522/561)、78.97%(443/561)。18~25岁近视青少年在按照建议时间佩戴、佩戴CL前检查镜片是否存在污染或沉淀物、浸泡时间超过4 h及每周彻底清洁1次CL,并风干CL佩戴规范行为均高于14~17岁组[71.26%(305/428)比57.14%(76/133)、97.89%(419/428)比90.98%(121/133)、64.49%(276/428)比53.38%(71/133)、70.79%(303/428)比49.62%(66/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82、13.484、5.301、20.202,均P<0.05)。佩戴CL健康素养:77.90%(437/561)同意长期佩戴CL可引起角膜缺氧、易诱发角膜上皮损伤;74.69%(419/561)同意CL可增加角膜炎、结膜炎风险;80.04%(449/561)同意CL引起视疲劳,甚至干眼症;89.84%(504/561)同意延长CL佩戴时间有害;79.32
- 吴敏于娜王凌云薛凌黄烁傅特
- 关键词:近视角膜接触镜青少年
- 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
- 2017年
- 目的评价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对50例诊断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利用LipiFlow进行治疗过程中心理、生活、安全和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4~6周,显效lO例(20%),有效32例(64%),无效8例(16%);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轻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不适症状。结论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 孙玉芹张晨明王旭王凌云王帅张王光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护理
- 银离子治疗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护理要点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观察银离子治疗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8年6—10月本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带有银离子的棉签清洁睑缘,对照组给予清洁棉片清洁睑缘。比较两组治疗后OSDI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的变化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SDI评分为(19.44±3.49)分,对照组OSDI评分为(22.91±4.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睑板腺开口评分为0(0,1),对照组睑板腺开口评分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睑板腺开口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银离子治疗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全面掌握护理要点,可以保证治疗效果。
- 孙玉芹丁刚王凌云张晨明王旭王帅
- 关键词: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银离子护理
- 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眼科手术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9月为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0年10~12月为观察组110例(采用全程无缝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手术准备度、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手术准备度评分、自我认知状态、自我心理状况以及自我应对状况、健康知晓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中具有良好效果,在提高患者自我手术准备度、健康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王凌云肖红秦文吴敏
- 关键词:日间手术护理满意度
- 电话随访干预对小儿泪道探通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护能力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小儿泪道探通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泪道探通术后患者106例,其中2019年1~6月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干预;2019年7~12月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院外遵医行为如掌握疾病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规范饮食、按时复诊以及主动询问,并采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 w和1个月家属照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规范饮食、按时复诊以及主动询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CTI评分均在干预前最高,在干预后1 w降至较低水平,但在干预后1个月有所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1 w及1个月,观察组的FCT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泪道探通术患儿遵医行为,并改善家属照护能力,但其远期干预效果仍有待加强。
- 王凌云吴敏秦文何燕
- 关键词:电话随访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