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军

作品数:62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水泥土
  • 7篇水泥
  • 7篇沉降
  • 6篇黏土
  • 6篇混凝土
  • 5篇电渗
  • 5篇淤泥
  • 5篇纳米硅
  • 5篇界面过渡区
  • 5篇沉降板
  • 5篇沉降监测
  • 4篇导向管
  • 4篇地基
  • 4篇电渗法
  • 4篇软土
  • 4篇软黏土
  • 4篇无侧限抗压
  • 4篇无侧限抗压强...
  • 4篇教学
  • 4篇骨料

机构

  • 62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杭州湾大桥工...
  • 1篇宁波市轨道交...
  • 1篇浙江大学温州...
  • 1篇中淳高科桩业...

作者

  • 62篇王文军
  • 23篇朱向荣
  • 17篇谢新宇
  • 14篇李金柱
  • 6篇王立峰
  • 6篇彭卫
  • 6篇方鹏飞
  • 5篇王忠瑾
  • 5篇叶俊能
  • 5篇肖广良
  • 5篇蒋文波
  • 5篇王小军
  • 4篇陈斌
  • 4篇刘涛
  • 4篇刘辉
  • 2篇凌道盛
  • 2篇陈勇
  • 2篇叶俊能
  • 2篇徐亦冬
  • 2篇刘开富

传媒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岩土力学
  • 3篇科技通报
  • 3篇工程勘察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浙江省第十届...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四川建材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第八届桩基工...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 1篇中国岩石力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钻根植桩荷载传递机理模型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钻根植桩荷载传递机理模型试验的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反力架、主千斤顶、垫块、桩身套筒、桩孔套管、水平连接梁、卡箍、底兜或桩底套筒;其方法的关键在于:在安装加载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过程中,同步连带着完成静...
王忠瑾方鹏飞王文军谢新宇李金柱
自平衡试桩荷载传递模型及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通过分析自平衡试桩数据,提出了注浆前后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对自平衡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中的"精确转换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体连续性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体连续性对超长桩桩顶沉降影响较大,考虑土体连续性时的极限承载力比不考虑土体连续性时小,改进的方法偏安全。
朱向荣汪胜忠叶俊能王文军
关键词:自平衡试桩后注浆荷载传递模型超长桩
海上超长钢管桩沉桩施工技术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工程规模为国内罕见,均为超长、超大直径斜桩。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潮差大,水流急,地质条件复杂,桩基必须穿越厚而密实的砂层,沉桩环境复杂,这些给钢管桩沉桩带来了难题。首先给出了超长、超大直径钢...
王文军叶俊能
关键词:跨海大桥沉桩施工设备选择
文献传递
纳米硅粉水泥土的工程特性及固化机理初探
将具有优异特性的纳米硅粉作为外掺剂应用于水泥土,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纳米硅粉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纳米硅粉水泥土的固化机理,重点分析了纳米硅粉外掺剂在水泥土中的作用机理.
王文军朱向荣
关键词:水泥外加剂
文献传递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项目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目前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项目化教学特点与适用性,借鉴"教、学、做"一体化思路,提出并实施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基于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项目任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课程组织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实践表明,课程项目学习模式改革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学生认可度较高。
王文军李金柱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学习模式课程考核评价
考虑起始比降的饱和土体一维复杂非线性固结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在固相物质坐标下推导出了考虑起始比降的饱和土体一维大应变固结控制方程。从新方程可以看出,要综合考虑土体固结过程中的渗流非线性,要同时考虑起始比降和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变化。采用Mesri提出的两个经验关系式进一步推导出了新的控制方程。借助偏微分有限元软件FlexPDE对3个算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固结开始阶段超静孔压先略微增大,然后减小,类似于Mandel-Cryer效应。起始比降越大,土层越深,该现象越显著。虽然超静孔压最大值随起始比降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量很小。如此微小的增量在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中是很难观察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实际工程中,不必考虑起始比降,经典的达西定律是适用的。该研究说明了考虑起始比降、几何非线性以及材料非线性对研究Mandel-Cryer效应的重要性,更深入地认识了饱和软土的固结性状。
黄杰卿谢新宇王文军刘开富
关键词:大应变数值解
纳米硅粉水泥固化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将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硅粉作为外加剂应用于水泥固化土.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纳米硅粉水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给出了相应的预测公式;探讨了纳米硅粉水泥固化土的变形模量变化规律,并对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抛物线拟合分析.研究表明,掺加纳米硅粉不仅能提高水泥固化土的中后期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其早期强度.纳米硅粉对水泥固化土的改性效果十分显著.
朱向荣王文军
关键词:水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外加剂
宁波软土流变试验及经验模型被引量:16
2012年
为了研究宁波软土的流变特性及经验模型,进行一维固结流变试验和三轴排水流变试验,并采用西原模型拟合模型参数.试验对比分析表明,固结试验的侧限作用会阻碍试样流变的发展,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偏向应力轴,而三轴流变试验试样的流变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偏向应变轴,能够更好地体现软黏土的流变性状.将一维西原模型应力-应变关系扩展到三维,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屈服函数描述材料的塑性屈服.推导荷载恒定时土样的轴向应变计算公式,根据三轴排水流变试验结果进行曲线拟合,确定西原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宁波软土的流变规律.
谢新宇李金柱王文军刘开富朱向荣
关键词:三轴流变试验
基于GDS渗透仪的渗透试验及经验模型被引量:4
2017年
为测定不同水头压力下的土体渗透系数变化规律,采用GDS渗透仪对宁波滨海地区软黏土进行8组渗透试验,得到4种非线性渗透模型的拟合结果,发现宁波软土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小,重塑试样减小更明显,原状样与重塑样呈现近似的渗透规律,在变化幅度上有所差异,4种经典渗透模型均适用于试验结果.提出新的非线性渗透模型,收集不同文献中10组土样的渗透试验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并与已有模型适用范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优于已有模型.
邹圣锋李金柱王忠瑾兰璐王文军谢新宇
关键词:非线性
海涂泥固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俞元洪谢新宇杨俊杰陈富强付显阳王文军余朝伟
主要技术内容:开展海涂泥快速脱水技术研究,包括海涂泥化学成分分析和工程特性研究、泥水分离固结研究、静态搅拌器、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设计与研究,开发将淤泥脱水技术与固结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开展滩涂软基快速固结技术研究,研发...
关键词:
关键词: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