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成营

作品数:2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高自旋
  • 11篇自旋态
  • 11篇高自旋态
  • 10篇双奇核
  • 8篇能级
  • 7篇在束Γ谱学
  • 7篇衰变
  • 7篇Γ谱
  • 7篇Γ谱学
  • 6篇旋称反转
  • 6篇能级纲图
  • 5篇子核
  • 4篇原子
  • 4篇能级结构
  • 4篇核结构
  • 4篇半衰期
  • 4篇Π
  • 3篇新核素
  • 3篇新同位素
  • 3篇形变双奇核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近...
  • 8篇中国原子能科...
  • 5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8篇谢成营
  • 25篇周小红
  • 24篇宋立涛
  • 24篇郑勇
  • 22篇王华磊
  • 20篇张玉虎
  • 18篇郭应祥
  • 17篇柳敏良
  • 16篇骆鹏
  • 13篇郭文涛
  • 12篇雷祥国
  • 12篇于海萍
  • 11篇雷相国
  • 9篇吴晓光
  • 9篇竺礼华
  • 9篇甘再国
  • 9篇刘忠
  • 7篇秦芝
  • 7篇吴晓蕾
  • 7篇郭俊盛

传媒

  • 9篇高能物理与核...
  • 4篇第十次全国核...
  • 3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第五届“超重...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次在190T1πh11/2■υi13/2扁椭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
在形变双奇核的高自旋态研究中,系统地观察到了2-准粒子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这些2-准粒子带的组态分别是πg9/2(?)νg9/2,πh11/2(?)νh11/2,πh11/2(?)νi13/2,πh9/2(?)νi13/...
周小红谢成营张玉虎郭应祥雷相国宋立涛王华磊柳敏良郑勇郭文涛于海萍骆鹏
关键词:旋称反转双奇核旋称劈裂
文献传递
双奇核170Re中πh11/2■v i13/2带的实验观测及其系统学分析
通过束流能量为166MeV的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用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70Re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发现该转动带与A=170核区双奇核中π...
王华磊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雷祥国柳敏良骆鹏谢成营宋立涛于海萍郑勇郭文涛刘忠竺礼华温淑贤吴晓光
关键词:在束Γ谱学形变双奇核旋称反转
文献传递
A=180核区双奇核高自旋态核结构实验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课题组对质量数A80核区的形变双奇核进行了在束γ谱学实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新的重要实验结果。基于这些新的实验数据,本文将针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一些讨论。1.πh9/2(?)νi13/2组态下的半退耦合带低...
张玉虎方永德王华磊周小红刘忠郭应祥雷祥国柳敏良郑勇于海平骆鹏何建军谢成营郭文涛宋立涛温书贤吴晓光竺礼华
关键词:双奇核高自旋态
文献传递
轴对称型BGO反康屏蔽探测器研制被引量:1
2003年
着重报告了自行研制的轴向对称型BGO反康屏蔽探测器的基本结构、抑制原理及其抑制性能的测试结果。测得60Coγ射线源的康普顿抑制系数在能区100~300、300~800、800~1100keV范围内分别为2.3、4.1和4.6,且峰总比为37%(对相对效率为30%的HPGe探测器)。
雷祥国郭应祥周小红张玉虎刘忠谢成营王华磊骆鹏宋立涛于海萍郑勇柳敏良罗万居何建军
关键词:Γ射线源钴60
^(146)Tb的能级结构研究
2003年
利用能量为161—175MeV的^(32)S束流,通过反应^(118)Sn(^(32)S,1p3n)^(146)Tb研究了双奇核^(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的各向异性度、X-γ和γ-γ-t符合测量。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建立了激发能达8390k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1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并指定了^(146)Tb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值。用一个h_(11/2)价质子和一个h_(11/2)^(-1)价中子空穴耦合、πh_(11/2)υh_(11/2)^(-1)与^(146)Gd核实激发态的耦合对^(146)Tb的能级结构进行了定性地讨论。
谢成营周小红郑勇张玉虎刘忠潘强岩甘再国T.HayakawaM.OshimaT.TohT.ShizumaJ.KatakuraY.HatsukawaM.MatsudaH.KusakariM.Sugawara
关键词:在束Γ谱学高自旋态能级纲图能级结构双奇核原子核结构
40Ar+238U 实验介绍
主要介绍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70 MeV的40Ar离子束轰击238U靶,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进行试合成Z=110附近的新同位素的实验情况. 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并描述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可行性分析、实验装...
范红梅谢成营王华磊宋立涛黄明辉甘再国郭俊盛吴晓蕾郭斌秦芝邬智君黄天衡
关键词:衰变链靶室
文献传递
^(265)Bh(Z=107)同位素的首次观测被引量:15
2004年
在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上用 2 6Mg离子束轰击 2 43 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 2 65Bh .通过观测新同位素 2 65Bh和它的已知子核 2 61Db和 2 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 .实验中使用了一套新建立的具有数个探测器对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 .将该系统用于特殊的母 -子核搜索模式 ,从而大大减少了本底 .共测得了 8个 2 65Bh的α衰变关联事件 ;同时 4个已知核 2 64Bh的衰变关联事件也被鉴别出来 .实验测得 2 65Bh的α衰变能量为 (9.2 4± 0 .0 5 )MeV ,半衰期为 0 .94 + 0 .70-0 .3 1s .
甘再国范红梅秦芝吴晓蕾郭俊盛雷相国董成富徐华根陈若富张福明郭斌刘洪业王华磊谢成营冯兆庆郑勇宋立涛骆鹏徐瑚珊周小红靳根明任中洲
关键词:新核素Α衰变
缺中子^(176)Ir核β^+/EC衰变研究
2006年
在210MeV的束流能量下,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6Nd(35Cl,5nγ)176Ir产生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76Ir,由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传送到低本底区进行测量.经过实验数据的离线处理分析,对早先发表的176Ir衰变γ跃迁进行确认的同时又发现了3个新能级和10条新的γ射线, 丰富了176Os核的低位激发态能级纲图.并根据典型γ射线的衰变时间谱建议了176Ir核的一个长寿命的低自旋同核异能态.
王华磊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雷祥国谢元祥徐树威邢烨炳郑勇柳敏良谢成营宋立涛骆鹏于海萍郭文涛丁华杰牛雁宁
关键词:衰变纲图半衰期
265Bh(Z=107)的产生和鉴别
在成功合成了超重区的Db之后,又进一步完成了对Bh(Z=107)新核素的合成和鉴别研究。共鉴别出了8个Bh的α衰变关联事件,另外,也观测到了4个已知核Bh的衰变关联事件。实验测得新同位素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
甘再国郭俊盛吴晓蕾秦芝范红梅雷相国董成富徐华根陈若富郭斌刘洪业张福明王华磊谢成营冯兆庆郑勇宋立涛骆鹏徐瑚珊周小红靳根明任中洲
关键词:半衰期
文献传递
在πh_(11/2)νi_(13/2)扁椭球转动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160Gd(35Cl,5nγ)190Tl反应研究了双奇核190Tl的高自旋态,建立了由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确定地指定了190Tl扁椭球转动带的自旋值,首次发现了190Tl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能够定性地解释πh9/2( )vi13/2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谢成营周小红张玉虎郭应祥雷相国郑勇柳敏良宋立涛王华磊于海萍骆鹏郭文涛邬智君竺礼华吴晓光
关键词:旋称反转转动带粒子-转子模型Π双奇核自旋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