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超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稳心颗粒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稳心颗粒、步长稳心颗粒、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为中文检索词,以wenxin granules,buchang wenxin granule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angina pectoris,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ischaemic heart disease为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数据库,收集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比较有效率。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有效率方面[95%CI(3.33~6.28)]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 曹文斋张婷钟德超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稳心颗粒疗效安全性
- 不同程度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左心房直径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房直径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房颤程度的关系。方法房颤患者(房颤组)1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0例,持续性房颤40例,永久性房颤51例。选取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与房颤组相匹配且无房颤病史的患者109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WD,ELISA法检测血浆hs-CRP,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直径。结果房颤组RDW、血浆hs-CRP水平、左心房直径分别为12.80%±0.91%、(2.50±0.62)ng/L、(37.92±6.38)mm;对照组分别为12.22%±0.26%、(1.07±0.58)ng/L、(33.65±4.70)mm;两组三项指标相比,P均<0.05。不同程度房颤患者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RDW、血浆hs-CRP水平及左心房直径逐渐增高,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RDW、血浆hs-CRP水平升高,左心房直径扩大,并与房颤的严重程度有关。
- 曹文斋张婷钟德超石兆云余江恒
- 关键词:心房颤动红细胞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
- 自贡市农村高血压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高血压是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 钟德超熊天中颜红
-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社区管理方案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社区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个地理上相隔较远的社区,纳入6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与对照组(111例),试验组采取预先制定的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案。随访至少12个月,主要终点指标是心血管疾病入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指标。结果经过平均22个月的随访,主要终点指标在两组的发生差异显著,试验组(20.1%)低于对照组(33.3%)(RR=0.61,95%CI 0.38~0.96,P=0.03)。心血管入院发生比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9.3%vs 31.5%,RR=0.61,95%CI 0.38~0.98,P=0.04);心血管死亡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试验组有降低趋势(RR=0.51,95%CI0.05~5.53,P=0.58)。两组间各种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 0.15~7.10,P=0.99)。结论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能够改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疾病入院,并有降低心血管死亡发生的趋势,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 曹文斋张婷钟德超石兆云余江恒余茜
- 关键词:心房颤动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
- 曹文斋钟德超石兆云余江恒
-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敏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
- 右室心肌病9例报告
- 2000年
- 钟德超王荧
- 关键词:右室心肌病心电图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3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射频消融(RFCA)治疗16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160例,其中房室旁道92例,成功率95.62%;房室结双径路71例,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钟德超王荧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房室结双径路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效果的优缺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路径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路径组(股动脉组)各230例,观察两组的可行性因素:平均穿刺时间、造影时间、造影剂剂量、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时间、血管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间平均穿刺时间、造影时间、造影剂剂量、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组的术后恢复时间、血管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优于股动脉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方法优于经股动脉路径,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余江恒钟德超石兆云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股动脉
- 应激性心肌病一例被引量:3
- 2012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7岁。主因右上腹痛2d,加重伴胸闷1d,于2011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放射至背部,阵发性发作;1d前症状加重,并伴胸骨后闷痛,持续不缓解,经门诊收入院。
- 曹文斋钟德超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冠心病少见病病例报告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PCI术治疗,观察组在PCI术后加入G-CSF治疗(5μg/kg,皮下注射,3次/d,持续5d)。治疗后2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参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心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心功能指标及内皮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观察组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含量低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含量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G-CSF可增强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术后心功能,同时优化血管内皮功能。
- 王蔚王越希钟德超李丹陈茂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心功能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