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沁

作品数:55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冶金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纳米
  • 8篇液相
  • 8篇金属
  • 7篇树脂
  • 6篇液相还原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4篇水性
  • 4篇钴粉
  • 4篇纳米金属
  • 4篇纳米金属粉
  • 4篇纳米金属粉末
  • 4篇金属粉末
  • 4篇金属功能材料
  • 4篇环氧
  • 4篇环氧树脂
  • 4篇活性
  • 4篇功能材料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催化

机构

  • 55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七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5篇龙沁
  • 34篇廖立
  • 33篇谢克难
  • 31篇赖雪飞
  • 8篇邓怡
  • 6篇周加贝
  • 5篇周大利
  • 5篇汪玉洁
  • 4篇鲁厚芳
  • 4篇张翔
  • 3篇邢利利
  • 3篇柳淑婧
  • 3篇何菁萍
  • 3篇包锐
  • 3篇解然
  • 3篇刘华玉
  • 3篇肖欢欢
  • 2篇高辉
  • 2篇康云清
  • 2篇李峻峰

传媒

  • 8篇四川化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化工设计通讯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四川有色金属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数字与缩微影...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钴粉新工艺的研究
金属钴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其应用非常广泛.而钴粉是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钴粉的发展趋势主要有:超细钴粉和纳米钴粉,高密度钴粉和球形钴粉,高纯钴粉.21世纪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纳米科技,超细钴粉、纳米钴粉...
龙沁
关键词:超细钴粉联氨
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的化学课程评价探索被引量:19
2016年
针对近代化学基础(无机化学部分)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形成性评价(50%)+终结性评价(50%)"的考核方式并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5项微考核:课后作业(10%)、微面试(10%)、微论文(10%)、随堂微练习(10%)、微演说(10%)。实践证明,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教师与化学课程的协同发展。
赖雪飞谢川龙沁廖立周加贝何菁萍鲁厚芳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
一种吸收电磁波的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常温水相体系中利用一步还原法制备钴‑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功能材料中纳米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采用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碱性溶液,常温下加入含有钴离子的水溶液,随后加入还原剂将氧化石墨烯和金属...
龙沁谢克难高辉赖雪飞肖欢欢
碳笼负载镍基磁性催化剂Ni@Cage-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4年
以自然结晶法制备的ZIF-67为前驱体,采用包裹-刻蚀-碳化策略,得到大小均匀的纳米碳笼(Cage-C),再于液相条件下以碳笼为载体负载上活性金属镍(Ni),成功制备了非贵金属磁性催化剂Ni@Cage-C,并应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以考察其多相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备的Ni@Cage-C催化剂为碳笼包裹单质镍结构,其平均颗粒大小为550 nm;将Ni@Cage-C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参照催化剂雷尼镍(Raney-Ni)。质量反应速率常数kM为6.11 mg^(-1)·min^(-1),催化效率达到98.87%,循环反应十圈后活性仍高于初始活性的85%。
廖立宋谦龙沁赖雪飞邓怡
关键词:碳笼对硝基苯酚
开展课堂讨论 提升学生能力——大一工科基础化学课堂讨论实践与探索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从"组织讨论课"和"确定讨论主题"两方面,阐述了在大学一年级基础化学课堂上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讨论式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赖雪飞龙沁何菁萍鲁厚芳李峻峰
关键词:学习能动性
汽车底漆自动沉积涂料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自动沉积涂料中的活性物质是影响漆液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加入量对溶液的稳定性和漆膜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自行研制的丙烯酸乳胶,将乳胶、碳黑浆及活性剂配制成稳定的自泳漆浴液,研究了氢氟酸等物质对浴液活性的影响,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涂料稳定性的判断方法,为实际应用中确保涂料涂装质量提供了依据。
龙沁谢克难廖立康明
关键词:汽车底漆活性
汽车用复合底漆的配制、影响主因素及其自动沉积复合层漆膜的性能
2012年
为了开发性能更优的汽车底漆自动沉积涂料,配制了热塑型和热固型自动沉积涂料,设计了一种复合自动沉积涂料涂装工艺并制备了自动沉积复合涂层漆膜,研究了自动沉积涂料主要成分乳胶的合成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浸漆时间及沉积方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最佳合成条件为0.25%引发剂APS,不同反应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搅拌速度(200~350 r/min),乳液聚合温度79~84℃,所制备的乳胶稳定、呈乳白色略带蓝光、无味;复合涂层集热塑型和热固型涂料的优点于一身,抗有机溶剂能力强、与面漆或中涂漆结合能力强、抗腐蚀能力和附着力好,符合汽车用底漆标准;采用先在热塑型自动沉积涂料中浸渍2 min,再在热固型自动沉积涂料中浸渍3 min的复合自动沉积工艺所制备的复合涂层漆膜性能最优。
刘华玉谢克难廖立龙沁包锐邢利利
关键词:汽车底漆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镍粉的工艺研究
2009年
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不使用任何分散剂制备超细镍粉。使用引发剂,控制反应温度80℃,反应物Ni2+浓度可高达1.5mol/L。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镍粉纯度高,球形度好且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50nm。
解然谢克难廖立龙沁赖雪飞黄炳光
关键词:超细镍粉引发剂分散性球形
新型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粉的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核壳结构WC@Co纳米复合粉。XRD、SEM和EDS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粉为核壳结构(WC为核,Co为壳),得到了高分散性的硬质合金原料粉,为制备高强韧性的硬质合金打下坚实的基础。
廖立谢克难汪玉洁龙沁赖雪飞张星和
关键词:核壳结构液相还原法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表面接枝多肽改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在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 Bioactive Glass-Ceramic,AW)表面引入能够促进细胞粘附的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以提高其生物活性,采用低温等离子法在材料的表面引入活性氨基基团,并通过浸渍法使氨基基团与多肽发生反应。采用XRD、XPS、ATR-FTIR对AW的相组成及表面改性特性进行表征,确认通过低温等离子法在AW表面接上氨基,RGD多肽分子与氨基反应以化学键合的形式接枝到材料表面(RGD-AW),实现了在AW表面接枝生物大分子的改性。将改性前后的材料分别与类成骨细胞(MG63细胞)混合培养并使用荧光显微镜、SEM及MTT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细胞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接枝RGD多肽分子的材料在细胞培养的早期阶段比AW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及铺展。
张翔周大利龙沁周加贝谭言飞柳淑婧
关键词:细胞粘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