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菲

作品数:48 被引量:376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酸枣
  • 16篇南酸枣
  • 10篇构树
  • 6篇胁迫
  • 5篇盐胁迫
  • 4篇栽培
  • 4篇果实
  • 3篇幼苗
  • 2篇单倍体
  • 2篇氧化酶
  • 2篇育苗
  • 2篇栽培技术
  • 2篇蒸腾
  • 2篇蒸腾速率
  • 2篇政府
  • 2篇植物
  • 2篇生理特性
  • 2篇外源
  • 2篇经济发展
  • 2篇抗旱

机构

  • 46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宜春学院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7篇丁菲
  • 21篇吴南生
  • 8篇杜天真
  • 8篇杨帆
  • 6篇张露
  • 5篇刘兴平
  • 4篇郭圣茂
  • 4篇李冬
  • 3篇黎冬明
  • 3篇郭春兰
  • 3篇杨同华
  • 2篇揭二龙
  • 2篇熊伟
  • 2篇王国英
  • 2篇汤飞宇
  • 2篇高阳
  • 1篇彭龙慧
  • 1篇丁永电
  • 1篇张国武
  • 1篇王青春

传媒

  • 11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生物灾害科学
  • 4篇职教论坛
  • 3篇江西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村经济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江西食品工业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进展与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主要手段。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成果分布、主体分布、区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近期文献的研究内涵、研究现状和解决策略进行梳理。
夏雪婷丁菲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公平
组合盆栽的应用前景及技术路线被引量:11
2003年
分析了组合盆栽在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从生态学、美学、栽培学、产业学角度提出了发展推广组合盆栽的主要技术路线。
丁菲吴南生
关键词:组合盆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美学栽培学
外源施氮对南酸枣生长及斑喙丽金龟危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通过对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幼苗进行外源施氮管理,旨在探究和评估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南酸枣生长及其重要的植食性害虫斑喙丽金龟(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atereouse)危害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0 g/株(N_(0))、3 g/株(N_(3))、7 g/株(N_(7))、11 g/株(N_(11))、15 g/株(N_(15))五种施肥水平,以及常规施肥(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CF)和指数施肥(ex ponential fertilization,EF)两种施肥方式,对南酸枣幼苗进行为期24周并以每两周一次的外源施氮管理,定期测定各个处理组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害虫危害指标。【结果】植株生长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地径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N_(7)水平下达最大值,分别比N_(0)水平增加了22.62%和42.29%。叶面积和枝条数则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在N_(15)水平下最大,分别是N_(0)水平的1.80倍和1.16倍。同时,EF方式中的株高、地径、叶面积和枝条数分别比CF方式增加了9.96%、14.49%、11.03%和34.98%。害虫危害分析结果表明,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叶片和枝条受害率等害虫危害指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在N_(15)水平下达最大值,分别是N_(0)水平的2.10倍、29.29倍、12.06倍和3.40倍。而EF方式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叶片和枝条受害率等害虫危害指标分别是CF方式的2.52倍、19.51倍、9.65倍和2.68倍。【结论】外源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南酸枣幼苗的生长,但高施氮水平和指数施氮方式更易遭受害虫危害,且综合分析认为采取7 g/株的施氮水平,并以指数施肥的方式不仅可以明显促进南酸枣植株的生长,也能有效避免食叶性害虫的过度危害。
田语卿郑晓毅刘桃生张薇丁菲陈心韵刘兴平
关键词:南酸枣施氮水平施氮方式
江西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1
2002年
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最近几年 ,出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减缓的态势 ,这既有结构性原因 ,又有体制性因素。在分析江西农民收入变化特征基础上 ,探讨了影响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旨在为政府部门提高农民收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翁贞林丁菲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政府
论我国南方林区草珊瑚的人工栽培被引量:1
2001年
在介绍草珊瑚之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南方林区人工栽培草珊瑚的意义和可行性。
吴南生王青春丁菲
关键词:南方林区草珊瑚人工栽培
利用SSR标记检测来源于玉米孤雌生殖的双单倍体被引量:27
2004年
利用SSR标记并结合大田农艺性状观察对来源于玉米杂交种178×黄C子房培养的再生植株后代(R1代)进行了遗传分析,其中两个株系在大田生长条件下,株高、株型、穗位等诸多农艺性状表现出整齐一致。SSR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株系在随机检测的20个位点上(两个位点/染色体)均表现纯合,其中一个株系(OV1)11个位点与父本一致,其它9个位点与母本一致;另一个株系(OV2)15个位点与父本一致,其它5个位点与母本一致。以上结果证明这两个株系均为自发加倍的双单倍体。
汤飞宇丁菲王国英
关键词:玉米SSR标记孤雌生殖双单倍体
南酸枣主要病害及防治被引量:3
2019年
南酸枣为较好的速生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但南酸枣病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品质。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内南酸枣的长期观测和调查鉴定,结果表明在南酸枣生长过程中,主要病害有流胶病、根腐病和叶斑病,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李冬丁菲孙荣喜汪加魏刘兴平张露黎冬明吴南生
关键词:南酸枣病害
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K^+、Ca^(2+)、Na^+和Cl^-含量分布及吸收特征被引量:40
2009年
将当年生构树幼苗置于含有不同浓度(0.4、1、2、3、4g·kg-1)NaCl的土壤中,研究其生物量积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K+、Ca2+、Na+、Cl-等离子的吸收、分布及运输,并观察盐害症状.结果表明:构树幼苗的叶片质膜透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根冠比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于3g·kg-1的土壤盐胁迫对构树叶片的质膜透性及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影响显著.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含量随土壤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K+和Ca2+则随之降低,叶片各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根和茎.说明盐胁迫影响根系对K+和Ca2+的吸收,并抑制了它们向地上部分的选择性运输,使叶和茎的K+和Ca2+含量下降.构树通过吸收积累Na+和Cl-抵御土壤盐分带来的渗透胁迫,但过量的Na+和Cl-积累会造成单盐毒害.作为抗盐性较高的非盐生植物,构树地上部分的拒盐作用不显著.
杨帆丁菲杜天真
关键词:构树盐胁迫渗透胁迫
南酸枣主要害虫种类的调查与防治(Ⅱ):蛀干与枝梢害虫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摸清当前以南酸枣为寄主的主要蛀干害虫和枝梢害虫。【方法】2016—2018年,每月1次,在江西农业大学南酸枣种质资源圃及江西省南酸枣主要种植区域开展南酸枣病虫害系统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取访问、踏查、实地树干解剖调查相结合。【结果】当前南酸枣的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类,白蚁类和一种外来入侵种——芒果双棘长蠹;枝梢害虫主要有蚜虫和广翅蜡蝉。同时对这些害虫种类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意义】调查结果为南酸枣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李冬吴南生郭春兰丁菲孙荣喜汪加魏刘兴平
关键词:蛀干害虫枝梢害虫南酸枣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南酸枣果实色泽和质地的变化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为南酸枣果实的贮藏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的南酸枣果实为试验材料,将其分别放置于5、10、15和20℃(常温)条件下贮藏,使用色彩色差计测定果皮色泽,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贮藏期间果肉的质地参数,探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南酸枣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色泽和果肉质地的变化,并使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贮藏期间,南酸枣果皮L^(*)值、b^(*)值、C^(*)值和H^(*)值逐渐降低,a^(*)值逐渐升高,果实硬度随贮藏时长延长逐渐降低,果实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整体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咀嚼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果皮颜色与果实质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常温贮藏相比,低温冷藏能够有效延缓南酸枣果皮L^(*)值、b^(*)值、C^(*)值、H^(*)值和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皮a^(*)值的升高,同时提高南酸枣果实的采后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其中,5℃条件下冷藏效果最佳。在贮藏末期,5℃条件下贮藏果实的L^(*)值、b^(*)值、C^(*)值和H^(*)值均高于其他处理组,且显著高于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a^(*)值低于其他处理,并且5℃条件下贮藏的南酸枣果实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南酸枣果实贮藏期间果皮颜色和果实质地的劣变,提高果皮品质。在5、10、15和20℃贮藏条件中,以5℃低温条件下冷藏效果最佳。
高阳高阳李宏宇丁菲丁菲吴南生
关键词:贮藏温度南酸枣色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