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芝力 作品数:54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高溶解性甜菊糖苷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溶解性甜菊糖苷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高溶解性甜菊糖苷溶液包括甜菊糖苷和增溶物质水溶液;增溶物质水溶液中增溶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为大于0至溶解度,高溶解性甜菊糖苷溶液中甜菊糖苷的质量百分浓度为纯水中... 万芝力 丁旭君 高亚轩 杨韵仪 杨晓泉一种乳清蛋白-豆类蛋白共稳定的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乳剂 本发明属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乳清蛋白‑豆类蛋白共稳定的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乳剂。所述乳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油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为乳清蛋白与豆类蛋白。本发明还公开了... 万芝力 杨韵仪 杨晓泉油相结构化对大豆蛋白藻油纳米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2023年 利用蜂蜡结构化藻油结合大豆分离蛋白-甜菊糖(soy protein isolate-stevioside,SPI-STE)复合体系的乳化特性,制备高稳态的藻油纳米乳液体系。藻油凝胶的微观结构观察、热性质测试以及流变学分析表明,当藻油中蜂蜡添加量达到4%(m/m)时,大量晶体组装成稳固的网络结构,从而构筑出稳定的油凝胶。进一步以SPI-STE为稳定剂制备藻油纳米乳液,研究了藻油结构化对纳米乳液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中添加蜂蜡对纳米乳液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藻油中蜂蜡质量分数的增大(0%~6%),乳液的物理稳定性逐渐提高;但在高蜂蜡添加量(8%)下,刚性较强的凝胶网络破坏了油滴界面层,乳液稳定性变差。热促氧化及光促氧化结果显示,蜂蜡油相结构化明显提高了纳米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其中油相中含有6%蜂蜡的样品延缓氧化的效果最明显。本研究可为食品工业构建高稳态的藻油纳米乳液载体及产品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杨韵仪 曹沐曦 陈文荣 万芝力 方素琼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蛋白 甜菊糖 盐溶超滤制备菜籽蛋白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以微波热压处理菜籽粕和冷压菜籽粕为原料,使用盐溶结合超滤工艺进行蛋白提取,并对所提取的菜籽蛋白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热压处理菜籽粕的蛋白提取率比冷压菜籽粕低约30%,电泳分析表明微波热压菜籽粕的球蛋白组分基本未被提出。根据两种原料的蛋白提取结果,最终确定的蛋白盐提条件如下:提取时间1 h,提取pH 5.5,固液比1∶8,NaCl浓度3 wt%。超滤能有效去除植酸、总酚等抗营养因子并提高所提蛋白的纯度,但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蛋白回收率。盐溶结合超滤工艺提取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持油性,为拓展菜籽蛋白在植物蛋白RTD营养品及植物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梅钰琪 郑键欣 杨韵仪 万芝力 杨晓泉关键词:菜籽蛋白 超滤 功能特性 可控性疏水细菌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可控性疏水细菌纤维素-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进行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与纯化;然后细菌纤维素膜浸泡于乙醇-水溶液,进行置换处理;再配置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将细菌纤维素膜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进行反应,完... 杨晓泉 王丽英 万芝力文献传递 基于天然甘草酸纳米纤维的多维自组装制备食品级的超稳态智能泡沫 常用食品级起泡剂如蛋白质、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有限,无法实现超稳态且具备环境刺激响应性的智能泡沫材料的制备。本文首次发现天然甜味剂皂苷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可作为起泡稳定剂,用于制造一种兼... 李青 马璐璐 苏恩谊 万芝力 杨晓泉关键词:甘草酸 超分子自组装 超稳定 文献传递 能包埋亲水性功能因子的甘草酸基缓释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能包埋亲水性功能因子的甘草酸基缓释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先将甘草酸、羟乙基纤维素分别均匀分散于水中,加热搅拌后得到透明的甘草酸溶液以及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然后将羟乙基纤维素溶液添加到甘草酸溶液,... 万芝力 苏恩谊 李青 杨晓泉文献传递 一种甘草酸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草酸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甘草酸纤维溶液与具有金属离子特异性的多糖溶液混合均匀,冷却形成甘草酸纤维第一重凝胶网络,向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对多糖链进行交联,形成第二重凝胶网络,由此得到... 万芝力 余欣珂 李青 杨晓泉一种由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稳定的液态营养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营养食品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由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稳定的液态营养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态营养乳剂,每100mL的液态营养乳剂包括2~8g醇洗大豆浓缩蛋白、5~10g碳水化合物、2~4g膳食纤维、4~8g油脂、... 万芝力 梅钰琪 杨韵仪 杨继国 杨晓泉壳聚糖对大豆球蛋白聚集情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不同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壳聚糖对大豆球蛋白(11S)聚集情况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添加壳聚糖可以显著抑制大豆球蛋白(11S)在其等电点区域(pH5.0)的聚集情况,并且通过粒度与ζ-电位的测试发现壳聚糖与大豆球蛋白(11S)的作用方式是静电相互作用。在0.1wt%壳聚糖存在时,大豆球蛋白(11S)溶液的等电点从pH5.09改变为pH7.81。而NaCl的存在会屏蔽壳聚糖的正电荷,从而减弱静电相互作用,使体系的聚集情况增加。在一定的pH和离子强度下,壳聚糖对大豆球蛋白的热诱导聚集同样有抑制作用。 万芝力 袁杨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球蛋白 壳聚糖 静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