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妮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法舒地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法舒地尔治疗,疗程为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收缩压、健康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6-MWT明显上升,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在精神健康及精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陈文海刘春妮
- 关键词:法舒地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
- 机械通气患者两种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管理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机械通气患者容量-时间曲线指导的气囊充气法(以下简称容量-时间曲线法)与最小闭合容量(minimalocclusivevolume,MOV)法的气囊充气量及气囊压力,探讨两种气囊压力管理方法的优劣。方法8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相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参数条件下,每例患者在研究开始时完全消气囊,在先后用MOV法及容量-时间曲线法重新充气直至完全闭合气道。两次气囊充气间相隔20min,分别记录并比较两者方法的气囊充气量及压力值。结果容量一时间曲线法的气囊充气量及气囊压力明显小于MOV法(PdO.01),12.5%(10/80)患者用MOV法充气后从容量-时间曲线观察仍存在漏气。结论容量一时间曲线指导的气管导管气囊法较MOV法精确、客观,是一种更可靠的指导气囊压力管理的方法。
- 骆月琴刘春妮周明杨文龙
- 关键词:充气机械通气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0例并分为比对组(n=35)和探讨组(n=35),为所有患者提供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比对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胸闷消失时间短于比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32,P=0.0017),气喘消失时间较比对组患者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36,P=0.0184),咳嗽消失时间短于比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83,P=0.0025),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比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47,P=0.0152)。治疗后探讨组患者PEF占预计值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76,P=0.0294),FEV1/FVC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72,P=0.0161),FEV1高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83,P=0.0087)。比对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86%,探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74,P=0.0213)。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可使其肺功能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同时能够缩短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
- 刘春妮曾彤华陈文海吴河凤
-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50μg沙美特罗与250μg替卡松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8μg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和产生医疗费用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3%与1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减轻医疗负担,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吴河凤陈文海刘春妮
- 关键词: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