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潘

作品数:94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 9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催化
  • 7篇窑法
  • 7篇窑法磷酸
  • 7篇液相
  • 7篇催化剂
  • 6篇磷矿
  • 6篇反应器
  • 5篇弹珠
  • 5篇氧化钛
  • 5篇紫外
  • 5篇紫外光
  • 5篇二氧化钛
  • 5篇
  • 4篇氮化
  • 4篇氮化物
  • 4篇液相氧化
  • 4篇制取
  • 4篇熔融
  • 4篇润滑
  • 4篇酸浸

机构

  • 92篇四川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攀枝花鼎星钛...

作者

  • 93篇吴潘
  • 52篇蒋炜
  • 43篇刘长军
  • 36篇梁斌
  • 19篇李春
  • 16篇吕莉
  • 15篇何坚
  • 10篇田文
  • 9篇余徽
  • 7篇岳海荣
  • 6篇刘颖颖
  • 6篇唐盛伟
  • 6篇程远贵
  • 5篇李季
  • 5篇邱礼有
  • 5篇左炀
  • 4篇田文
  • 4篇张全忠
  • 3篇刘萌
  • 3篇谭平华

传媒

  • 7篇实验科学与技...
  • 3篇化学反应工程...
  • 2篇化工管理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钢铁钒钛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天然气化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四川有色金属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0篇2024
  • 9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_(2)S_(3)催化H_(2)S分解制氢的活性与动力学研究
2024年
目的将H_(2)S分解制氢既能解决废气污染问题,又能实现其资源化的高值利用。制备中低温段高效稳定的H_(2)S分解催化剂,掌握其催化动力学行为,有助于构建硫化学链促进的H_(2)S高效分解的新工艺。方法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Cr_(2)S_(3)催化剂,通过XRD、BET和SEM/EDS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组成和结构,同时通过实验考查其在H_(2)S催化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稳定性以及反应动力学,并研究了制备时燃料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在φ(H_(2)S)=5%,气体空速(GHSV)=24000 h^(−1)的反应条件下,Cr_(2)S_(3)-T1.50具有最高的H2S转化率,在800℃时可达16.01%,并且无其他副反应;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Cr_(2)S_(3)-T1.50催化H_(2)S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50.7 kJ/mol。结论溶液燃烧法制备出的Cr_(2)S_(3)催化剂在400~800℃具有极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能够极大地降低H_(2)S分解的表观活化能。
杨雨鑫吴潘唐思扬钟山蒋炜何坚刘长军梁斌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
窑法磷酸反应系统热力学及工艺分析
对回转窑中球团内外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多硅配料磷矿起始还原温度为1417K,较多钙配料低211.6K。球团中炭烧损和磷矿吸收P2O5(称为P2O5反吸)主要发生在球团预热阶段。炭烧损主要源于...
杨宏辉李春梁斌吴潘邱礼有吕莉
关键词:窑法磷酸热力学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H<Sub>2</Sub>O<Sub>2</Sub>的光化学合成法
本发明所述制备H<Sub>2</Sub>O<Sub>2</Sub>的光化学合成法,以芳香醇为氢源,氧气或空气为氧源,紫外光为能源驱动力,步骤如下:(1)将芳香醇或其惰性油性溶液装入反应器并通入氧气或空气形成反应体系,用含...
蒋炜张浩吴潘刘长军缪奇刘萌
微小通道内甲苯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2016年
在直径为Ф2 mm的微小通道反应器中进行了甲苯液相氧化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液体流量、温度、压力等各种操作条件对甲苯液相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流量为53.3 m L/h,反应温度:165℃,气体流速:0.15 L/min时,最佳操作压力:0.90 MPa;最优催化剂含量:0.12%~0.15%(ω);最优引发剂含量:1%(ω)。实验结果为微小通道反应器在甲苯液相氧化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吴潘姚烁
关键词:甲苯液相氧化
一种用于催化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制备1,4-丁烯二醇的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催化1,4‑丁炔二醇选择性加氢制备1,4‑丁烯二醇的催化剂,属于化工合成技术领域。该催化剂是以氮化碳、Pd盐为原料,经还原沉积法制得的产物。本发明催化剂中,Pd在氮化碳中具有高的分散性,氮化碳的氨基基...
刘长军周港刘颖颖谭平华吴潘蒋炜唐思扬梁斌
中低品位磷矿窑法磷酸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我国磷矿资源相对丰富,但绝大多数是中低品位磷矿。随着开采生产和利用,高品位矿日趋减少,传统的湿法磷酸和热法磷酸的生产经济性降低,能有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窑法磷酸生产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以江西广丰磷矿为研究对象,通N2保护下在硅钙摩尔比(SiO_2/CaO)、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氛四个方面对工艺条件做了研究。试验得到:(SiO_2/CaO)m为1.6、C过量系数n(实际碳摩尔添加量比理论碳摩尔添加量)为2.24、温度1 300℃时,反应1 h,得到相对最高还原率:98.24%。
吴潘吕莉李剑锋
关键词:窑法磷酸磷矿还原率焙烧
一种用苄基化合物捕集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光化学法
本发明所述用苄基化合物捕集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光化学法,工艺为:将苄基化合物装入反应器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形成反应体系,用含紫外光的光源照射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温度在室温~60℃,反应时间至少为10min...
蒋炜周小愿吴潘刘长军
一种聚吡咯改性石墨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吡咯改性石墨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吡咯与硫酸盐溶于水中制成溶液,然后以其为电解液,以石墨毡为阳极,铂为阴极,在恒电流条件下进行电化学聚合的步骤;聚合脉冲时间:50~200s,脉冲间隔时间:120~240s...
刘长军 郭华珍刘颖颖吴潘蒋炜梁斌 唐思扬岳海荣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过程中苯甲醛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醛生产工艺.在一内径为48 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研究了温度、通气量、催化剂用量、苯甲酸初始添加量以及苯和水的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苯甲醛的浓度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可认为是一串级反应,165 ℃时中间体苯甲醛的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约为0.08 min-1.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反应20 min后苯甲醛浓度接近其最大值.在20 ~100 min内,苯甲醛的浓度和收率几乎不随反应时间变化.反应100 min后,其浓度逐渐降低,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反应体系中存在过量的水、不加入催化剂Co盐或引发剂苯甲酸时,反应受到抑制而使苯甲醛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苯甲醛的选择性也相对处于较高的水平.
唐盛伟梁斌吴潘张全忠刘长军
关键词:甲苯液相氧化苯甲酸
竖窑与竖窑法制磷酸的工艺
一种竖窑,包括窑体、换热管、导气管和导料板;窑体自上而下依次分为氧化段、加料段、还原段和储渣段,换热管位于氧化段内,导料板为多个,安装在还原段内,导气管上端与换热管连接,其下端穿过加料段和还原段中的导料板进入储渣段。一种...
吕莉吴潘李春梁斌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