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
- 作品数:32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方位词“东南西北”词序的认知语义研究
- 2014年
- "东南西北"是常见的汉语词组,然而四个方位词之间的顺序不是随意排列的,例如"北东西南"或者"北南西东"这种词序不可行。对于"东南西北"的排列问题,以往学者主要从文化、习俗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语言学观点,从转喻、象似性和构式语法角度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顺序问题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汉语表达四个方位顺序的理据,意在指出汉语方位词"东"、"南"、"西"、"北"的顺序具有理据性。
- 徐丹吴莉
- 关键词:东南西北方位词转喻象似性
- 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英美概况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文化主干课。用传统方法讲授英美概况课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建构主义为依据,分析了该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讨论了文本超时空展示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 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
-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教学英美概况建构主义
- 请求类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用推理
- 2012年
- Panther&Thomburg根据言语行为转喻理论,提出了“说话者(S)请求听话者(H)把H的某物(C)给S”的请求类言语行为的推理模式。本文借鉴了Panther&Thomburg的分析方法,总结出“说话者(S)请求听话者(H)为S做某事(x)”的请求类言语行为的推理模式,并从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搜集语料,进而通过个案分析对其进行演绎。
- 胡薇吴莉
- 关键词:转喻
- 隐喻——从“修辞手段”到“思维机制”被引量:1
- 2002年
- 西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的名著《师学》及《修辞学》中,然而,两千多年来的隐喻研究无不打上修辞学的烙印,传统语言学观点认为隐喻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当中。
- 吴莉
- 关键词:隐喻修辞学语言学
- 英语管道隐喻语义问题的文化反思被引量:4
- 2006年
-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M ichael Reddy构建的英语管道隐喻,丰富了George Lakoff提出的英语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对人类的思维机制和语言交际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诠释。随之而来,一些语言学家也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对英语管道隐喻所产生的语义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激烈讨论。
- 吴莉
- 关键词:管道隐喻语境交际
- 转喻与话语的认知符号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认知符号学认为,人类所有的认知活动都发生在符号系统内部,即所有的认知过程都是符号过程,反之亦然。转喻符号是由形式、事物和概念构成的三维实体;转喻意指跨越形式世界、事物世界和概念世界三个本体域;转喻表征是语言、现实和思维三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从认知符号学的维度探讨转喻与话语的关系有助于人类全面和深刻地理解转喻的认知基础和运作机制。
- 吴莉刘立群
- 关键词:转喻话语
- 心理空间理论关照下的语篇分析认知图式解读被引量:24
- 2006年
- 美国语言学家Gilles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心理空间理论从认知角度也对文学作品的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语篇的处理与加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包含若干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网络的结构体。空间构造语、基点、焦点和视点这些概念已成为文学语言学分析的常用术语。本文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则短篇叙事为实例,探讨心理空间理论在语篇的人物意图与人物关系分析中的认知图式。
- 吴莉
- 关键词:心理空间图式基点视点
-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在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只有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 吴莉石敏
- 关键词:英语国家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 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维',是学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的逻辑思维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这已成为遏制高校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瓶颈之一。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树形图层级论证''意识形态推理'与'经验法则认知'三个理念,是提升外语专业研究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 吴莉
-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外语专业树形图经验法则
- 转喻化、层面化与区活跃:基于本体和识解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认知语义学认为,词的意义是基于本体的识解过程。广义语言转喻可以分为域扩展和域缩减两种认知操作,前者是目标域含始源域,后者是始源域含目标域。转喻化是域扩展和域缩减认知操作,指与某一个特定的词没有规约关系的语境意义,它是发生在意义层次的或然关系。层面化和区活跃是域缩减认知操作,两者都是词和词的语境意义的规约匹配。层面化发生在意义内部的感质结构层次,区活跃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发生在感质结构内部,涉及意义与层面。
- 吴莉
- 关键词:本体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