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丹

作品数:46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废水
  • 7篇离子型稀土
  • 6篇生物炭
  • 6篇土壤
  • 6篇污染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稀土
  • 4篇稀土矿
  • 4篇离子
  • 4篇离子型
  • 4篇矿区土壤
  • 4篇降解
  • 4篇
  • 3篇油墨废水
  • 3篇生物表面活性...
  • 3篇生物有效
  • 3篇生物有效性
  • 3篇水性油墨废水
  • 3篇中稀土

机构

  • 37篇江西理工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6篇周丹
  • 13篇赵永红
  • 7篇罗仙平
  • 7篇张静
  • 6篇呼世斌
  • 4篇王春晖
  • 4篇刘丹
  • 3篇王春英
  • 3篇张涛
  • 2篇张涛
  • 2篇曹鑫康
  • 2篇苏佳
  • 2篇秦晓海
  • 2篇邱廷省
  • 2篇陈江安
  • 2篇余水静
  • 2篇罗小燕
  • 2篇邵凡
  • 2篇陈明
  • 2篇罗才贵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5篇有色金属科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四川有色金属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氰化尾渣制备微电解填料及降解甲基橙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以氰化尾渣为原料,采用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制备铁碳微电解填料,并将填料用于处理甲基橙等模拟废水.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煤用量等制备条件对填料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250°C,焙烧时间为60min,煤用量为3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电解填料对甲基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提高填料用量和降低溶液初始pH值有利于去除甲基橙.用于处理400mL浓度为10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填料用量为2g,溶液初始pH值在3~6的范围内,当降解时间为30min时,甲基橙脱色率均接近100%.XRD分析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填料中主要结晶物相为零价铁.SEM显示填料中的零价铁颗粒粒度均在50μm以下,零价铁与残碳构成微电解填料.
陈江安周丹邱廷省张芳鹏余文
关键词:氰化尾渣还原焙烧甲基橙
稻壳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利用农业秸秆制备了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稻壳生物炭和稻壳灰,在模拟稀土(REE)污染的酸性土壤中,添加0、5%和10%的稻壳灰(RHA)稻壳生物炭(RHB),通过栽培实验考察RHA和RHB对REEs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春秋两季的盆栽实验结果表明,RHA和RHB的添加有效的降低了稀土的弱酸可提取态,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10%RHA和10%RHB土壤中REEs的弱酸(乙酸)提取态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1.65%、19.915%,弱酸可提取态转化为了可还原态,与对照组相比,RHA和RHB的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可还原态分别增加了26.367%、10.321%.两种修复材料显著降低了胡萝卜和茼蒿对稀土元素的富集,10%RHA处理组胡萝卜和茼蒿REEs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98.08%、93.41%,10%RHB胡萝卜和茼蒿REEs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68.61%、66.75%.研究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和稻壳灰的施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稀土元素生物可利用态的含量,从而遏制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富集.
李梦柯周丹高震江星星罗仙平
关键词:稻壳灰生物有效性
硫酸镁在离子型稀土中的吸附规律及形态分布研究
2024年
探索了硫酸镁浸出离子型稀土矿过程中对镁的吸附行为,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及等温吸附实验研究镁在离子型稀土矿土壤表面的吸附规律及吸附后土壤中镁形态的分布及转化。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土壤对镁的吸附属于单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其间伴随一定的热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镁的赋存形态可知,原矿土壤中镁的赋存形态以交换态及酸溶态为主,土壤吸附前后交换态镁、酸溶态镁的含量变化受到溶液pH的影响,其中交换态镁影响最大。
蔡万青周丹秦磊赵永红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硫酸镁
稻壳生物炭对稀土元素Ce、Y吸附效果的研究
2017年
以稻壳为原料,在550?C,氮气气氛下热解制备生物炭(RHBC),通过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实验,考察稻壳生物炭对稀土元素Ce、Y的吸附特性。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RHBC对Ce、Y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对Ce、Y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80 mg?kg?1、8.61 mg?kg?1。动力学结果表明,RHBC对Ce、Y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 吸附过程倾向于化学吸附。反应体系pH在3~7时,RHBC对Y的吸附效率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RHBC对Ce的吸附效率受溶液pH影响较小,pH3~7吸附效率均达到96%以上。
唐璐刘丹程祖琴周丹刘鑫
关键词:稀土元素
硫酸铵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释放和形态转化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区浸矿过程导致的土壤氨氮、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研究硫酸铵残留对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和形态的影响机制。通过土柱淋滤和室内土壤培养考察不同浓度浸矿剂输入土壤后,氨氮、重金属Zn、Cu和Cr的形态和迁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浸矿剂淋滤对照组相比较,浸矿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主要以氨氮形式存在,硝态氮占比低。在培养期间,浸矿剂硫酸铵淋滤降低了土壤pH值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重金属活性增加,当浸矿剂淋滤浓度为5%时,弱酸态Cr、Cu、Zn比例分别提高8.29%、5.21%、4.53%。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加剧了土壤酸化,提高重金属迁移性,促进重金属形态从生物不可利用态向可利用态转化。
谭启海赵永红黄璐万臣杨智周丹
关键词:原地浸矿氨氮重金属
乡村庙会中农民思想政治潜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类教育当中,与其他教育同向同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内容过于宏观抽象、形式上缺乏创新等问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低,书面信息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农民思想...
周丹
关键词:农民群体
文献传递
赣南某钨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33
2015年
为研究钨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采集尾矿堆积区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Cr、As、Mn和Pb)含量,采用Kriging插值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测定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浓度均值高于背景值,Cr、As、Mn、Pb的均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2.26,3.06,1.85和2.59倍.空间分析表明Mn和Pb间两种元素具有较为相似的分布,Cr、As、Mn和Pb 4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强,且呈条带状分布.土壤酶活性结果进一步验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土壤酶活性低于对照样,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分别是对照的7%~93%和5%~86%、11%~90%.逐步多元回归法分析表明,在Cr、As、Mn、Pb复合污染条件下,矿区土壤不同酶活性表现出抑制或者激活作用,但各重金属元素对不同的酶活性的影响系数是不一样的,蔗糖酶对复合重金属污染最为敏感.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钨矿矿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状况。
赵永红张静周丹王春晖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
栓皮栎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是壳斗科栎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木材、树皮(软木)、果实、壳斗及叶子等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在发展地方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对栓...
周丹
关键词:栓皮栎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抑菌机理
水性油墨废水的活性炭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文章对水性油墨废水的活性炭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混凝沉淀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效果较好。吸附操作的最佳pH范围为4 ̄7,吸附平衡时间为1h,当进水COD浓度400mg/L,要求出水COD浓度<100mg/L时,颗粒活性炭用量约为4g/L。
周丹张涛呼世斌
关键词:水性油墨活性炭
Fenton-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将Fenton氧化与混凝联用处理造纸废水,确定了氧化的最佳条件:pH范围、H2O2的最佳用量以及与催化剂FeSO4的最佳投加比。探讨了氧化对混凝的促进作用,并将联用工艺与单独絮凝工艺的絮凝剂的用量、处理效果加以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结论。
周丹呼世斌张涛
关键词:FENTON氧化混凝造纸废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