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达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及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观察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至1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来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及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58例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根据入院时随机血糖情况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stress hyperglycemia,SH)和非应激性高血糖组(非SH组),其中SH组97例,非SH组161例,平均(63.37±11.52)岁。比较2组基线临床情况,术中手术操作情况、术前、术后24 h、48 h炎性及氧化应激指标(hs-CRP、SOD、MDA),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等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MACE事件。结果 SH组在基线资料以及介入术中操作及造影剂用量与非S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组hs-CRP、MDA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于非SH组,SOD均低于非SH组(P<0.05);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在术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SH组均明显高于非SH组(P<0.05),至术后48 h该差异更加显著(P<0.01),SH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H组(P<0.01);心脏彩超结果在术前2组无显著差异(P>0.05),1周时SH组心功能较非SH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时该差异更加明显;在患者预后方面,SH组院内临床事件发生率以及12月内MACE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H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H患者,且hs-CRP、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心功能指标差,其近远期预后明显劣于非SH患者,说明SH患者体内较高的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以及高血糖水平可能共同参与了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心室重构,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 宋达贺娜杨颖
-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造影剂肾病氧化应激
- 养血清脑治疗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40 例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62 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调脂、降压等治疗.观察组78 例在对照组西药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一袋,每天3 次,治疗2 周后观察高血压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72 例(92.3%)对照组50 例(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短期内可有效控制血压、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
- 宋达贺娜
-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高血压冠心病
- 小剂量依替巴肽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替巴肽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并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内给予1次(180μg/kg)依替巴肽,后静脉泵入1μg/(kg·min);对照组不予注射及泵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试验组ST段回落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肌声学造影中,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依替巴肽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且不增加MACE的发生率。
- 王学硕张旗李华刘昕宋达
- 关键词:心肌梗死依替巴肽心肌声学造影
- 垠艺支架与Firebird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90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44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Firebird组),46例植入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垠艺组),术前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83.3%,Firebird组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77枚,垠艺组植入垠艺支架82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6.2±1.3个月,其中Firebird组复发心绞痛3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垠艺组复发心绞痛3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Firebird组发生再狭窄2例,垠艺组发生再狭窄2例。两组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结论:垠艺支架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近期疗效与Firebird支架相似。
- 张旗田祥王培军张同乐耿巍杨颖宋达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2013年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心脏性猝死(SCD),其中50%~75%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频发室早,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迅速恶化心力衰竭,引起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进一步出现的室性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更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目前,多数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多见于心力衰竭时),且对生存终点有不利影响,而参松养心胶囊依据中医络病理论,联合B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门诊、住院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 甄利波宋达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衰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障碍致心律失常作用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58例无糖尿病史的AMI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stress hyperglycemia,SH)59例,非SH者99例,年龄39~79岁,平均(64.37±10.52)岁。检测患者入院当时随机血糖,入院时血浆CRP水平;分别于入院当时,第1周、3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结果 SH组较非SH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升高,42.37%比28.28%,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浓度显著升高(19.7±3.1)vs(13.9±2.2)pg/mL,P<0.001),IL-6显著升高(24.1±4.7)vs(19.7±3.6)pg/mL,(P<0.05),TNF-α水平显著升高(35.1±5.1)vs(20.1±4.2),(P<0.001),3月随访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4.22±2.63)vs(2.49±2.7)mL/m2,(P<0.01)。结论 SH组A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H患者,且血浆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说明AMI患者应激状态对血浆炎性指标有影响,并进一步促使无复流的发生进而影响左心室重构及预后。
- 杨颖宋达耿巍
- 关键词:高血糖症无复流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HRV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室性早搏(室早)总数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程NN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指数、全程每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NN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高于治疗前,QT离散度(QT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及HRV,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 甄利波宋达田祥王培军刘倩梅杨树茂
-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参松养心胶囊疗效
- 短时间内经不同途径重复应用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后1周内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已行冠状动脉增强CT将进一步行CAG或PCI的患者2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126例,试验组为行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后1周内再次行CAG或PCI,对照组的时间间隔为1~2周。监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3 d血肌酸酐、胱抑素C水平,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记录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和术后1、2、3 d各时间点的血肌酸酐、胱抑素C、e GFR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CIN 7例(5.3%),对照组发生CIN 6例(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结论对于e 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静脉应用对比剂行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后1周内再次行CAG或PCI是安全可行的。
- 张瑶田祥张旗甄利波耿巍刘倩梅杨颖宋达
-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心功能分级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明确自主神经变化规律,为进一步观察治疗及指导预后提供参考。方法8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用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Ⅳ级分别纳入A组(n=36)、B组(n=28)、C组(n=22),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各项时域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差在50ms的RR间期的数量占所有RR数量的比例(PNN50)],同时观察3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3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和饮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境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中心功能不全较重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严重,应根据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积极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从而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 刘伟邢新颖张晨峰宋达张明韩刚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动态心电图
- 心通颗粒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用心通颗粒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4)。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抗凝、抑制心室重构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心通颗粒实施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每5分钟时间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小时内每两个相邻的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D)、24小时内相邻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程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血清MDA的水平及血清SOD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及血清MD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SOD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NN、SDANN、RMSDD及PNN50相比,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SDNN、SDANN、RMSDD及PNN50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每周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心通颗粒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及预后。
- 贺娜宋达李敏娴张旗许芳张晨峰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