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春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职业探索理论及其结构的研究综述被引量:9
- 2008年
- 在职业理论中,职业探索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职业探索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职业的成熟和职业适应。本文综述了前人关于职业探索理论和结构的研究,为后续职业探索的测量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 施国春
- 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调查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职业探索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认识自己和环境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的成熟和职业的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能使个体不断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促进个体不断加强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本文对辽宁地区4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行了学校、性别、年级和籍贯的差异分析,并且分析了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不充分存在的原因。
- 施国春
- 关键词:职业生涯
- 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与成因被引量:6
- 2008年
- 职业探索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认识自己和环境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的成熟和职业的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能使个体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促进个体不断加强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对辽宁地区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校、性别、年级和籍贯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不充分存在的原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施国春
- 关键词:职业生涯
- 焦点解决短程疗法在校园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2019年
- 随着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师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能够让心理健康教师高效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简称SFBT技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表现非常突出,经过调查和实践发现,此技术在校园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文章先介绍了焦点解决短程疗法之后呈现调查中出现的初中生常见问题,并选取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和各位教师分享,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教师提供帮助。
- 李亚施国春
-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师
- 特岗教师职业承诺状况及其对“特岗”招聘制度的启示
- 2014年
- 职业承诺是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职业承诺对于特岗教师的留业意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辽宁省10个市15县460名特岗教师的职业承诺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承诺的各个维度在性别、是否是师范生、家庭分布、婚姻状况等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对于特岗教师招聘选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施国春李颖
- 关键词:特岗教师职业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
- 高自尊异质性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9年
- 自尊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自尊者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国内外高自尊异质性的文献梳理,从不同角度对高自尊异质性的类型、特征、信息加工模型及脆弱型高自尊的测量方法进行综合论述。
- 赵东妍施国春
- 关键词:信息加工模型测量方法
- 基于工作记忆的高效物理课堂设计研究
- 2015年
- 高效率的学习成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声。高效率的物理课堂设计关键在于以学生的认知加工特点为基础,因此以工作记忆与物理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设计应包含三点:一是避免以语言讲解为示范的课堂设计;二是促进以物理实验为纽带的生成教学;三是加强"生生""师生"合作教学。
- 施国春李颖
- 关键词:工作记忆课堂设计物理成绩
- 大学生择业控制点与职业探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对辽宁省4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索了择业控制点与职业探索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择业控制点对职业探索有预测作用。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探索的影响之后,择业控制点对职业探索中的自我探索和目标聚焦具有解释力。
- 施国春
- 关键词:职业生涯
- 协同创新视阈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渤海大学学前专业为例
- 2020年
- 协同创新是高校突破发展瓶颈、获得优势资源、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以渤海大学学前专业为例,从教育联盟的结构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整合、第二课堂的实施及实习和见习模式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协同创新视阈下"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对于高校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施国春董莉莉周世厚
-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与研究——基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视角
- 2016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表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以及践行关乎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态度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教育对策。
- 施国春董静
-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