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建涛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遥感
  • 5篇滑坡
  • 4篇地震
  • 4篇灾害
  • 3篇地质
  • 3篇地质灾害
  • 3篇灾害影响
  • 3篇交通网
  • 2篇地表形变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对地观测
  • 2篇形变
  • 2篇遥感影像
  • 2篇灾情信息
  • 2篇卫星遥感
  • 2篇卫星遥感影像
  • 2篇相干
  • 2篇相干性
  • 2篇路网
  • 2篇活动性

机构

  • 15篇长安大学
  • 6篇教育部
  • 3篇纽卡斯尔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青海省基础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15篇杜建涛
  • 12篇陈博
  • 11篇李振洪
  • 9篇朱武
  • 6篇张双成
  • 6篇彭建兵
  • 5篇王建伟
  • 4篇付鑫
  • 2篇王乐
  • 2篇张勤
  • 2篇王建伟
  • 1篇张驰
  • 1篇张驰
  • 1篇陈毅
  • 1篇李祖锋
  • 1篇王乐
  • 1篇赵志祥
  • 1篇丁明涛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效率受损快速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效率受损快速评估方法,包括获取降雨预测结果;提取洪涝淹没范围;建立洪涝淹没范围内的降雨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背景场;判别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受灾区域以及该受灾区域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结果;将...
李振洪王建伟胡羽丰朱武付鑫张双成余琛杜建涛黄武彪吕夏合张成龙陈博
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的综合遥感快速解译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2022年1月14日―15日南太平洋汤加Hunga Tonga-Hunga Ha’apai(HTHH)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并造成海啸,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对此次"千年一遇"的汤加HTHH火山喷发事件进行应急响应,首先综合利用国内外多时相卫星光学影像、雷达影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监测站等数据进行快速解译,分析此次火山喷发过程及影响,评估汤加部分地区的受灾情况;然后提出多源数据获取-地貌演化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环境响应探测-灾害损毁评估-灾后恢复决策一整套综合遥感技术框架。结果显示,汤加HTHH海底火山自2020-06以来在卫星视线方向出现明显的地表形变,累积最大下沉达到6.0 cm,并且该火山在2021-12-22左右已出现喷发迹象;火山喷发过程中当地磁场和电离层出现明显异常变化,汤加地表GNSS监测站发生显著位移,其中地表抬升量达50.2 cm;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覆盖了汤加大部分地区,但汤加首都北部沿海区域无明显海岸线冲断迹象,主要建筑和道路保持完整。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综合遥感技术对海底火山喷发进行快速解译分析,实现HTHH火山地形变化跟踪和灾害评估。该综合遥感技术框架将有助于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也为后续灾害的防治提供支撑。
胡羽丰李振洪李振洪王乐朱武陈博朱武张双成杨璟杜建涛刘振江王丝丝苗晨张连翀彭建兵
关键词:多源遥感数据灾害评估
一种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效率受损快速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效率受损快速评估方法,包括获取降雨预测结果;提取洪涝淹没范围;建立洪涝淹没范围内的降雨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背景场;判别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受灾区域以及该受灾区域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结果;将...
李振洪王建伟胡羽丰朱武付鑫张双成余琛杜建涛黄武彪吕夏合张成龙陈博
2022年四川泸定M_(w)6.6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22年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_(w)6.6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快速获取灾区滑坡易发性和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对灾情评估尤为重要。首先,联合震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解译和GACOS辅助下的InSAR Stacking技术探测灾区震前滑坡;然后,基于该滑坡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获得震中附近滑坡的空间易发性图;同时,通过使用震前、震后的多源光学遥感影像建立了同震滑坡编目(2692处滑坡),并采用空间统计法分析了此次地震诱发的滑坡与地形、地震和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易发性图中,中等及以上易发区的同震滑坡面积占滑坡总面积(47 km^(2))的70.2%;同震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1200~2400 m、坡度35°~50°、距震中4~20 km、距断层1 km范围内和砂岩板岩岩性中,并至少导致10.34 km道路受损。该研究可为灾区地质灾害排查和防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陈博陈博黄武彪李振洪张成龙杜建涛宋闯丁明涛杜建涛张双成丁明涛彭建兵
关键词:光学遥感INSAR目视解译影响因素
一种基于多源对地观测的活动性地质灾害探测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对地观测的活动性地质灾害探测方法与系统,涉及地质灾害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卫星遥感影像;联合Enhanced InSAR Stacking技术、SAR POT、OPOT和DEM差分技术对...
李振洪陈博宋闯余琛张成龙杜建涛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 6.2地震同震滑坡和建筑物损毁情况应急识别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2023‑12‑18,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s 6.2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同震滑坡,并导致建筑物不同程度损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及时获取同震滑坡易发性、应急识别同震滑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定量评估建筑物损毁情况,对灾后的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至关重要。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获取了积石山地震同震滑坡易发性空间分布,同时通过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对同震滑坡进行了应急识别,并探讨了地震、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同震滑坡的影响。此外,利用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相干性变化方法获取了地震建筑物损毁代理图(building damage proxy map,BDPM)。结果表明,此次积石山Ms 6.2地震通过卫星遥感解译出同震滑坡共3767处,总面积9.67 km^(2),多为黄土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1900~2200 m、坡度20°~40°、坡向SE、距断层10 km和距水系2.2 km之内,黄土放大效应明显。研究团队震后第一时间开展野外考察,实地确认了59处同震滑坡,验证了遥感识别结果的准确性;BDPM结果表明,震区大河家镇和官亭镇建筑物损毁最为严重。上述研究成果为震后恢复重建和地震次生灾害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陈博陈博陈毅李振洪陈毅刘海辉江辉刘振江蔡兴敏能懿菡朱双杜建涛李祖锋赵志祥杜建涛李祖锋赵志祥
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被引量:6
2023年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河南省内各级交通网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极端气候条件下自然灾害对大范围交通网造成的损坏和运行影响情况,对哨兵1号、高分三号卫星遥感影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降雨和水汽数据、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与融合,提出了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技术体系框架,解析了此轮河南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发展过程,并评估了洪涝灾害对交通道路网危害及后续次生灾害的风险,利用空间可达性模型对路网受损后的连通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次洪涝灾害具有累计降雨量极大、高度集中且降水范围广的特点,河南省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洪涝受灾面积约3 800 km^(2);三门峡市、登封市山区次生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极高;公路交通网受洪涝灾害影响的道路总里程约为1 300.46 km;郑州等五市的公路网连通性下降了21.27%左右。其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连通性分别下降了34.22%、13.78%和14.86%。
李振洪李振洪王建伟王建伟付鑫朱武付鑫王乐张双成杜建涛王乐王乐张驰张驰刘旭旭杜建涛
关键词:交通网洪涝灾害滑坡灾害
综合遥感解译2022年Mw6.7青海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10
2022年
2022-01-08中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w 6.7地震,直接导致兰新高铁受损停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了评估交通网的受损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光学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无人机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解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技术框架。针对此次门源事件,首先,获取高分1号(GF-1)、高分7号(GF-7)、Sentinel-2光学遥感影像和Sentinel-1A SAR影像,根据GF-1和GF-7光学遥感影像确定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光学像素偏移量技术估计东西向和南北方向二维地表形变场;其次,利用SAR像素偏移量技术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地表形变场,同时利用差分干涉技术获取雷达视线向的地表形变(即距离向);然后,采用运动结构恢复技术处理无人机影像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表模型;最后,综合利用上述信息精确确定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和地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东西向最大形变量约为2.0 m,距离向最大形变量约为1.5 m,该破裂带总长约为36.22 km。结合门源地区公路交通网,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分布以及地表破裂带进行分析,发现此次地震对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最大,对乡道的影响最小;交通干线G0611和G338东南段具有很高的灾害风险。所提技术框架可精密地解译地表破裂,在地震减灾中直接发挥作用。
张成龙李振洪李振洪张双成王建伟王建伟刘振江杜建涛陈博孟岭恩杜建涛付鑫陈博周保朱武付鑫王祖顺辛兵厂徐江明张勤彭建兵
关键词:雷达遥感地表破裂带
一种基于多源对地观测的活动性地质灾害探测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对地观测的活动性地质灾害探测方法与系统,涉及地质灾害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卫星遥感影像;联合Enhanced InSAR Stacking技术、SAR POT、OPOT和DEM差分技术对...
李振洪陈博宋闯余琛张成龙杜建涛
一种滑坡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滑坡测量领域,包括:获取三个不同卫星轨道的SAR数据;对三个SAR数据处理得到三个LOS向形变信息,根据三个LOS向形变信息解释得出滑坡边界;根据沿滑坡坡面建立的三维坐标系构建...
李振洪陈博宋闯朱武余琛丁明涛杜建涛张成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