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
- 2011年
-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和预防病人的痛苦。方法笔者于2009年在香港玛丽医院肾科对一位老年患者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个案研究,通过回顾病史数据、对话、查体等进行系统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有疼痛、营养不良、焦虑等护理问题。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方法,可使腹膜透析患者减轻不适与痛苦,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问题,顺利度过透析过程。
- 胡春红杨明邱淑丽
- 关键词:腹膜透析结核性腹膜炎护理
- PRECEDE模式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PRECEDE模式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一、二区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各120例,一区为观察组,二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方法,出院后对两组产妇均进行电话回访,以两组产妇出院前和出院后1、2、3、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出院前和出院后1、2、3、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4%(x2=5.558,P=0.021)、22%(x2=11.687,P=0.001)、25%(x2=14.262,P<0.001)、24%(x2=13.208,P<0.001)、32%(x2=23.4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方法相比,应用PRECEDE模式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适合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推广应用。
- 张利娟杨明张广清袁颖星方妙春陈燕芬
- 关键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 小角度会阴侧切对会阴侧切口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小角度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会阴侧切口撕裂伤、短期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搜集初产妇分娩时采用小角度会阴侧切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8年5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Ⅲ°、Ⅳ°撕裂伤发生率,短期疼痛发生率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1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角度会阴侧切组(15°~30°)会阴Ⅲ°和Ⅳ°撕裂伤发生率与常规组(45°,会阴高度膨隆时60°~70°)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0.20,95% CI(0.13,0.32),P<0.05];小角度侧切组产后侧切口短期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OR=0.25,95% CI(0.21,0.31),P<0.05];小角度会阴侧切组产后侧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与常规组[OR=3.20,95%CI(2.40,4.27),P<0.05].结论基于Meta分析结果,小角度会阴侧切不会增加会阴Ⅲ°、Ⅳ°撕裂伤的风险,可以降低产后侧切口短期疼痛发生率及提高侧切口甲级愈合率.鉴于纳入研究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局限性,结论尚需更多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史雪萍杨明周丽仪曾珠梅罗江荷
- 关键词:会阴侧切初产妇会阴撕裂伤META分析
- 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为规范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协会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的提取、汇总。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6篇专家共识,共总结29条证据,内容包括食品安全、营养物质摄入、补充剂使用、饮料选择、特殊人群考虑5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为规范哺乳期妇女膳食营养管理提供循证参考。在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信仰及价值观、乳母意愿、促进及阻碍因素等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膳食营养管理方案。
- 岳微韩欣芮陈善霞刘娜罗江荷杨明
- 关键词:哺乳期膳食营养营养管理膳食结构
- 高校护生对《护士条例》认知状况和学习需求调查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护理高等院校学生对《护士条例》核心内容的认知状况和学习需求。方法自行设计"护生对《护士条例》核心内容认知状况和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对240名大专和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全卷13道相关题目平均正确率只有67.6%;护生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护士条例》中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护士的合法权益保障、薪酬待遇、护士注册4个核心内容;有73.9%护生认为有必要设置《护士条例》的教学,72.1%(160名)表示学习《护士条例》对专业知识学习或(和)实习有帮助。结论针对在校护生对《护士条例》的认知普遍缺乏,而大部分护生对学习《护士条例》相关内容有强烈需求的现状,学校或实习医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形式对护生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 杨明简世聪黄丽珊方花
- 关键词:护生《护士条例》
- MACC1激活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为Vector(不做任何处理组)、MACC1 OE组(转染pcDNA3.1-MACC1过表达质粒),si-NC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MACC1组(转染MACC1 siRNA);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EDU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RT-qPCR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CC1、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染MACC1 OE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细胞株中MACC1表达升高(P<0.05)。MACC1高表达组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MACC1低表达组(P=0.003)。MACC1过表达可提高HCT116细胞活力(F=86.070,P<0.001)。与si-NC组相比,si-MACC1组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1)。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2,P=0.002)。过表达MACC1可提高c-MET的表达(t=13.532,P<0.001),而干扰MACC1可降低c-MET的表达(t=14.626,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ACC1可激活c-MET转录。MACC1过表达可提高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P<0.01)。结论 MACC1可通过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
- 熊漫谭益冰杨明孙晓宁刘思德宋阳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妇人大全良方》中陈自明妊娠护理思想探析被引量:9
- 2010年
- 杨明王波
- 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妊娠护理
- 促进产后盆底肌康复健康教育模式的范围综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对健康教育模式在产后女性盆底肌康复应用中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以了解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成效,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产后盆底肌康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8月。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发表时间为2002-2023年,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干预、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干预、自行设计构建的理论模型,均对产后女性起着积极作用。结论 健康教育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康复有积极的应用效果,今后应制订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以明确最佳健康教育模式,并大力发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健康教育。
- 汪昊兰杨明
- 关键词:盆底肌健康教育产后护理
-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杨明
- 关键词:中医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
- 181例住院初产妇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运用PRECEDE模式探讨初产妇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母乳喂养拟订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基于PRECEDE模式理论自行设计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1例住院初产妇进行调查,探讨母乳喂养倾向、促成、强化因素与喂养方式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5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性别和倾向因素(母乳喂养知识、喂养信心与态度和所希望的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而促成与强化因素与母乳喂养方式无关(P>0.05)。结论应结合婴儿性别、喂养知识、信心与态度、所希望的喂养方式等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更有效地促成纯母乳喂养行为。
- 张利娟张广清杨明袁颖星方妙春
-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