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海波

作品数:41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教学
  • 8篇实验教学
  • 7篇学成
  • 7篇化学成分
  • 6篇乙醇
  • 6篇洗脱
  • 6篇民族
  • 6篇类化
  • 6篇类化合物
  • 6篇化合物
  • 5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乙醇提取
  • 4篇色谱
  • 4篇梯度洗脱
  • 4篇农药
  • 4篇柱色谱
  • 4篇萜类
  • 4篇萜类化合物
  • 4篇噻吩
  • 4篇甾醇

机构

  • 41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1篇武海波
  • 22篇王文蜀
  • 8篇石莎
  • 6篇冯金朝
  • 5篇刘颖
  • 5篇周宜君
  • 4篇蓝晓聪
  • 4篇刘婷婷
  • 4篇孙洪波
  • 4篇张丰
  • 3篇金军
  • 3篇杨静
  • 3篇刘春兰
  • 3篇焦玉国
  • 3篇王英
  • 3篇黑鹏飞
  • 3篇董旭俊
  • 3篇陈坦
  • 3篇苏日娜
  • 2篇夏建新

传媒

  • 4篇中草药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实验教学与仪...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第六届中国民...
  • 1篇北京高教学会...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含1,4-二氧六环二聚双噻吩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1,4‑二氧六环二聚双噻吩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驴欺口干燥根利用乙醇提取,得到乙醇浸膏;(2)将乙醇浸膏采用硅胶柱色谱,依次以正己烷...
石莎武海波冯金朝
文献传递
河流走进实验室的河流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走进实验室的河流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循环水槽,循环水槽设有天然河流实验区、支流汇入、河工建筑区、床沙实验区和功能区标识;天然河流实验区采用多种形状实体插件,模拟多种河流形态,包括弯曲型河流、分叉...
黑鹏飞武海波金军王英陈坦杨静尚毅梓
文献传递
小花八角果实抗氧化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micranthum果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小花八角果实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抗氧化活性最好,从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ynurenol(1)、β-榄醇(2)、epicarrisone(3)、6-羟基-桉烷-4(14)-烯(4)、13-桉醇(5)、柳杉醇(6)、1R,2R,4R-三羟基薄荷烷(7)、2-isopropenyl-5-methyl—cyclohexanol(8)、(-)isopulegol(9)、4-isopropenyl-1-methyl-cyclohexanol(10)、棕榈酸(11)、三十烷酸(12)、对甲氧基苯甲酸(13)、β-胡萝卜苷(14)。结论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婷婷武海波陈艳艳隋先进任晓倩王文蜀董旭俊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棕榈酸
血满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从傣药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干燥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7个五环三萜:熊果酸(1)、齐墩果酸(2)、α-香树脂醇(3)、13β-羟基-11-烯-熊果酸(4)、28-羟基-α-香树脂醇(5)、2α,23-二羟基-熊果酸(6)、2α,3α,23-三羟基-熊果酸(7),1个木脂素:4-O-甲基雪松素(8)和1个甾醇苷:β-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4~9为首次从血满草中分离得到。
武海波赵奕宁李冬梅吕向文王文蜀
关键词:傣药忍冬科五环三萜
神香草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神香草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神香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从神香草中提取黄酮,收集提取液,得到神香草黄酮。其中,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7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所述提...
武海波王文蜀夏建新张严
文献传递
畲药紫玉兰花蕾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紫玉兰干燥花蕾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木质醇葡萄糖苷(1)、(1S,3R)-1-(3,4-二甲氧基-苯基)-2-[4-(3-羟基-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3-二醇(2)、3′,4-O-二甲基雪松素(3)、4-O-甲基雪松素(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和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α-D-甘露吡喃糖苷(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紫玉兰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其完整13C-NMR数据。
刘婷婷武海波王文蜀蓝晓聪
关键词:畲药紫玉兰Β-谷甾醇
菊状千里光中Jacaranone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民族地区药用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的化学成分。方法:菊状千里光全草的甲醇浸膏经常规硅胶柱层析(Slica gel CC)、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CC)及制备薄层层析(PTL...
苏日娜张丰武海波王文蜀
关键词:化学成分植物资源民族地区
文献传递
河流走进实验室的河流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走进实验室的河流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循环水槽,循环水槽设有天然河流实验区、支流汇入、河工建筑区、床沙实验区和功能区标识;天然河流实验区采用多种形状实体插件,模拟多种河流形态,包括弯曲型河流、分叉...
黑鹏飞武海波金军王英陈坦杨静尚毅梓
暗花金挖耳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天名精属植物暗花金挖耳Carpesium trist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暗花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羟基-9β,10β-环氧-1βH,5αH-愈创木-11(13)-烯-8α,12-内酯(1)、天名精内酯酮(2);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6)、β-谷甾醇(7)和β-胡萝卜苷(8)。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暗花金挖耳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苏日娜武海波王文蜀
双花华蟹甲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植物双花华蟹甲草Sinacalia davidii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双花华蟹甲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氧-2,α23-二羟基-齐敦果-12-烯-28-酸(2),28-羟基-齐敦果-12-烯-3,11-二酮(3),3α-甲氧基-齐敦果-11-酮-18-烯(4),木犀草素(5)和2α-羟基乌索酸(6)。结论:以上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双花华蟹甲草中分离得到。
蓝晓聪武海波王文蜀
关键词:五环三萜黄酮甾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