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38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苏州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
- 2009年
-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苏州市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承载力弱、经济和人口总量大、城市持续超常规发展,
- 王涛
-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生产
- 提升苏州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
- 2016年
- 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文以苏州为例,通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苏州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现状,进一步指出目前存在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加强与国内各地间的合作、加快苏州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苏州跨产业升级的步伐。
- 王涛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 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回顾与展望
- 2011年
- 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重大推进与突破,也是我们党在一直研究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点在哪里的最新理论成果。
- 王涛
- 关键词:我党社会主义公有制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
- 生态文明既是当今世界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党根据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各项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
- 王涛
- 关键词:党政机关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
- 着力提高文化消费竞争力
- 2022年
- 自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国各大城市摩拳擦掌,形成百舸争流之势,热度居高不下。根据对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解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文旅消费进行扩容提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从文化消费领域激发国际消费中心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作为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核心功能来讲,文化消费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涛
- 关键词:国际大都市大城市六中全会精神辐射带动作用
- 苏州市社会保障机制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苏州市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完备,各项制度基本建立,水平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压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稳步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 王涛
- 关键词:社会保障机制
- 战略性贸易政策视角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光伏产业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文章通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分析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供求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启动、光伏企业业绩全线下滑等困境。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套实施、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合理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应对各种争端、大力开发国内市场等措施,加快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 王晓东王涛
-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光伏产业
- 建国60年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研究
- 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重大推进与突破,也是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点在哪里...
- 王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
- 文献传递
- 我国提升环境文化建设能力研究
- <正>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特定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它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状况与水...
- 王涛
-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文化建设城市绿色空间改造自然环保局
- 文献传递
- 积极有效恢复经济的苏州新作为
- 2020年
- 正当苏州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相关工作部署。面对此次疫情,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苏州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总结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的经验,运用制度优势、果断出台政策、团结一心是重要原因,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的“三大法宝”在新时代也展现出新的实践内涵。
- 王涛
- 关键词:张家港精神三大法宝昆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