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越

作品数:119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13篇学位论文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化学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海水淡化
  • 13篇反渗透
  • 12篇能量回收
  • 12篇切换
  • 12篇切换器
  • 12篇反渗透海水淡...
  • 10篇盐水
  • 10篇硝化
  • 8篇流体
  • 8篇流体压力
  • 7篇密封
  • 6篇电极
  • 6篇压力能
  • 6篇污泥
  • 6篇硝化活性
  • 6篇硝化菌
  • 6篇泄压
  • 6篇纳米
  • 6篇苦咸水
  • 6篇活性污泥

机构

  • 119篇天津大学
  • 25篇天津市膜科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中核第七研究...
  • 2篇贵州航天林泉...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市河西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煤天津设计...
  • 1篇武汉东海石化...

作者

  • 119篇王越
  • 63篇徐世昌
  • 42篇王世昌
  • 14篇宋代旺
  • 11篇路乃元
  • 9篇季民
  • 8篇刘辉
  • 6篇谭蔚
  • 6篇周杰
  • 5篇王志
  • 5篇孙政
  • 5篇翟洪艳
  • 5篇孙家喜
  • 5篇许恩乐
  • 4篇杜振峰
  • 4篇欧阳帆
  • 4篇宋晓菲
  • 4篇余瑞霞
  • 4篇赵迎新
  • 4篇苏晓

传媒

  • 13篇化学工业与工...
  • 7篇水处理技术
  • 6篇化工进展
  • 5篇膜科学与技术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压力容器
  • 1篇红外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 1篇全国排水委员...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5
  • 11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配置单压力交换缸的往复运动自密封流体切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单压力交换缸的往复运动自密封流体切换器。该流体切换器包括阀体、低压腔壳体和高压腔壳体,其上设置低压流体出口管、高压流体出口管、压力交换缸连接管和高压流体进口管,其端部设置连接法兰和高压端法兰,在低压腔...
王越宋代旺徐世昌路乃元刘辉王世昌
一种绕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绕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将缠绕管划分为曲管与绕管;确定曲管与绕管的几何参数;基于几何结构,提出曲管与绕管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近似计算曲管长度和绕管单跨长度;根据绕管匝数和绕管支撑数,计算绕管总...
谭蔚王越
文献传递
基于大尺度视觉空间的动态立体视觉空间坐标测量方法研究
相较于成熟的雷达法、激光扫描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空间坐标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全场式、高精度、低成本等优势,而针对大尺度视觉空间的空间坐标测量,静态立体视觉系统的基线距离固定,视场范围受限。为扩展视觉测量范围与提高测量精度...
王越
关键词:测量方法
文献传递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中滑阀的间隙液膜力学特性及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22年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采用转盘旋转与滑阀协调响应的工作模式实现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浓盐水压力能的连续回收.其中滑阀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和流量,它主要的性能要求是切换过程的可靠性.但滑阀中阀杆在偏心和倾斜时与阀套形成的配合间隙不均匀变化会产生不平衡液压力,进而产生液压卡紧并影响滑阀切换的响应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阀杆与阀套的间隙液膜仿真模型,采用CFD方法模拟探究了间隙液膜的力学特性,并引入均压槽和通腔浅槽改善液压卡紧现象.结果表明:阀杆偏心时,间隙液膜形成的每个压力差区段的最大压力差位于高压液体侧,其形成的液压力使阀杆有自动对中的倾向;阀杆倾斜时,间隙液膜中压力差区段的最大压力差在各区段的中间位置,其液压力产生的倾覆力矩会加剧阀杆的倾斜.滑阀间隙液膜的液压力和倾覆力矩随高压流体压力、偏斜率的增大而增大.在阀杆上引入均压槽和通腔浅槽能减小间隙不均匀引起的压力差和液压力的范围,在操作压力6.0 MPa、配合间隙0.015 mm和倾斜率1/3的条件下,滑阀所受液压力和倾覆力矩分别较原结构降低73.4%和70.8%以上.上述结果对装置中滑阀结构优化和提高滑阀响应可靠性具有指导作用.
王越张衡张衡孙政周杰
关键词:海水淡化力学特性优化设计计算流体力学
基于位姿数据校正的遥感红外图像相似性先验拼接被引量:9
2019年
无人机遥感系统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且成本低、风险小,但成像系统视场小、获取的图像数量多,应采用图像拼接技术进行处理。遥感图像拼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系统的实际成像方式为倾斜成像并且图像本身的复杂性对图像配准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姿数据校正的遥感红外图像相似性先验拼接。首先,设计了一种拼接成像系统,并利用同步位姿数据校正倾斜成像获取的图像,然后结合网格变形的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先验的图像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保证了遥感图像拼接中重叠区域的高精度对齐,又确保了非重叠区域在变换前后的形状相似性,拼接效果出色。
王向军王向军王越
关键词:红外图像遥感图像拼接图像配准网格变形
硝化菌生长促进剂的开发及对生物硝化活性促进机理研究
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较大比例的工业废水,非正常情况下,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重金属会对生物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造成出水氨氮等浓度超标,给环境带来威胁,同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开发硝化菌受抑制后快速恢复的促进剂显得十分...
王越
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硝化菌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研究
反渗透技术作为由海水制取淡水的主要淡化方法之一,已经在世界上125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证实。虽然其产品水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但与传统的供水系统相比价格仍较高。原因之一就是反渗透需在5.0-6.5MPa的高压下运...
王越王世昌徐世昌余瑞霞
关键词:反渗透海水淡化
文献传递
节能型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工艺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工艺方法与装置。方法过程:海水/苦咸水经提水泵,一部分由切换阀进入水压缸,推动活塞,挤压另一侧浓盐水,经该水压缸另一端的切换阀排出;同时,另一部分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膜器,排出的...
王世昌王越徐世昌余瑞霞孙家喜
文献传递
聚吡咯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电容法脱盐实验被引量:2
2010年
以恒电位法制备的聚吡咯纳米纤维修饰电极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电极电容法脱盐过程中工作电压、原料液浓度及电极极间距离等操作条件对电极脱盐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0.8-1.6 V范围内,电极的吸附量随工作电压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工作电压为1.4 V和1.6 V时,电极的吸附量基本相等且最大,为228.6 mg/m^2;原料液质量分数为0.01%-0.1%范围内时,电极的吸附量随原料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在溶液质量分数为0.1%时最大,为548.6 mg/m^2;电极的吸附量随着电极极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在极间距离为28 mm时最大,分别是极间距离为35 mm和48 mm时的1.17倍和1.75倍.循环脱盐实验结果表明聚吡咯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具有显著的循环吸附和脱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实用化应用前景和潜力.
张玉洁王越徐世昌王纪孝王世昌
关键词:电极吸附量
基于支撑层表面孔结构重构法的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支撑层孔隙率是影响复合正渗透膜(TFC FO)水通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了一种表面孔结构重构法对支撑层进行改性,以调控支撑层的孔隙率,进而提高正渗透膜的水通量.探究了重构剂中溶剂种类(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非溶剂种类(水,乙醇,异丙醇)对FO膜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Ac为溶剂,水为非溶剂时,制备的FO膜具有较高的水通量.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重构剂中溶剂与非溶剂的体积比(DMAc/水)以及重构剂与支撑层接触时间对支撑层孔隙率以及FO膜水通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DMAc/水体积比的增大或接触时间的增加,支撑层孔隙率以及FO膜水通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且在DMAc/水体积比为30/70,接触时间为3 s时,支撑层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制备的FO膜具有最高的水通量.以1 mol/L NaCl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为原料液,膜的活性层朝向原料液(AL-FS)模式下,改性FO膜水通量J_w可达20.06 L/(m^2·h),相比于无改性FO膜增加了50%.
张倩王越马冬雅徐世昌徐世昌
关键词:孔隙率水通量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