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钢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外科
  • 6篇神经外科
  • 5篇显微手术
  • 4篇神经导航
  • 4篇外伤
  • 4篇显微神经
  • 4篇显微神经外科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瘤
  • 4篇胶质
  • 3篇手术治疗
  • 3篇癫痫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疗效
  • 3篇颅内
  • 3篇脑室
  • 3篇脑外伤
  • 3篇胶质瘤

机构

  • 24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吴川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王进钢
  • 11篇胡滨
  • 10篇黄文辉
  • 6篇朱建坤
  • 6篇陆永建
  • 5篇李俊德
  • 5篇杨宏
  • 5篇朱世强
  • 4篇姚家楫
  • 4篇曾白云
  • 3篇曹国彬
  • 3篇舒江红
  • 3篇何伟文
  • 3篇方泽鲁
  • 2篇朱建堃
  • 2篇廖卫平
  • 2篇梁兴民
  • 2篇刘乔清
  • 1篇常好会
  • 1篇黄勤

传媒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防己甲素逆转脑胶质瘤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对脑胶质瘤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在BCNU作用下建立耐药细胞株U251/BCNU,用MTT检测其耐药指数。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TD)作用后,检测其逆转倍数。结果 BCNU对U251和U251/BCNU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2.00μg/ml,228.40μg/ml,耐药指数约为19。加入TTD后,BCNU对U251和U251/BCNU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0.23μg/ml,22.87μg/ml,逆转倍数约为10倍。结论 TTD能逆转人脑胶质瘤细胞对BCNU的耐药性。
胡滨王进钢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脑胶质瘤耐药
立体定向脑活检术58例经验总结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的经验,探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58例病人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74次,统计活检组织诊断阳性率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组织病理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24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转移瘤7例,淋巴瘤4例,炎性病变11例,寄生虫病2例,脑变性病变5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阳性诊断率为96.6%。发生取材区少量出血3例(5.7%)。结论立体定向脑活检术安全,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对明确脑深部病变的病理性质从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有临床指导意义。
王进钢黄文辉胡滨
关键词:脑肿瘤并发症脑出血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被引量:6
1997年
报告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63例,根据CT扫描将病人分为双侧弥漫性脑肿胀(27例)及半球弥漫性脑肿胀(36例)2组,治疗方法包括综合保守治疗以及开颅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术。保守治疗者死亡9例,外科手术者死亡28例,2组合计死亡37例(58.7%)。文中对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和特点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王进钢姚家楫
关键词:脑外伤脑肿胀发病机理病理
MRI定位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优点及其在颅内多发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安装Leksell-G型定位框架,采用MRI扫描,确定靶点的位置。对2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影像学上较难诊断的多发疑难占位患者施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结果22例患者均未出现因活检手术造成的颅内出血、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及相应的治疗。结论MRI定位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具有准确性高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诊断颅内多发疑难病例。
黄文辉李俊德王进钢胡滨梁兴民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活组织检查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2例神经外科术后并发下肢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基础病、手术、术后脱水治疗、术后偏瘫及长期卧床、下肢长期深静脉置管等是神经外科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经抗凝、抗血小板凝集和扩血管等内科综合治疗,临床治愈3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存在并发DVT的诸多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任天剑李明昌麦晓黄文辉朱世强王进钢陆永建朱建堃
关键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颅底脑膜瘤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颅底脑膜瘤是指瘤蒂附着于颅底的脑膜瘤,包括了嗅沟、蝶骨嵴、鞍结节、中颅窝、天幕、小脑桥脑角、后颅窝等处的脑膜瘤。现将我院1985~1992年收治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脑膜瘤42例(占同期脑膜瘤的29%)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前、中颅窝脑膜瘤(简称MAF、MMF)29例,其中嗅沟脑膜瘤2例,鞍结节脑膜瘤8例,蝶骨嵴脑膜瘤19例;后颅窝脑膜瘤(简称MPF)13例,其中天幕脑膜瘤8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3例,后颅窝底脑膜瘤2例。本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从16~78岁,平均45.2岁。病程平均2年9个月。 二、症状及体征:MAF、MMF:头痛26例(89.6%)、呕吐8例(27.6%)、头晕4例(13.8%)、嗅觉障碍2例(6.9%)、视力下降至失明18例(62%)、视乳头水肿11例(37.9%)、视神经萎缩9例(31%)、偏盲6例(20.7%)、Foster-Kennidy综合征2例(6.9%)、偏瘫7例(24.2%)、偏身感觉障碍4例(13.8%)。
姚家楫朱建堃王进钢莫卓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
脉冲射频与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和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别用脉冲射频和射频热凝作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相近,均达90%以上,射频热凝组并发症出现率高(16.7%),脉冲射频复发率(23.3%)较射频热凝(6.7%)高。结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胡滨王进钢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脉冲射频射频热凝
不同病理分型局部脑皮质发育不良的MRI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型局部脑皮质发育不良(FCD)在MRI表现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3例FC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按Palmini方法FCDIA、FCDIB、FCDⅡA、FCDⅡB4型,总结各类型患者MRI表现的特点。结果23例患者中FCDIA2例,FCDIB6例,FCDⅡA8例,FCDⅡB7例。FCDⅡ型中,有11例MRI表现为病灶Flair高信号,Ⅰ型中仅有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而病灶T2高信号、白质内向脑室延伸带等表现虽然在Ⅰ、Ⅱ型间相差较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4、0.058)。ⅡB型的MRI表现在灰白质分界不清、病灶T2高信号、脑沟加深、灰质增厚、白质内向脑室延伸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3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型FCD的MRI表现各有特点,特别是ⅡB型,其在MRI上的表现与其他3型明显不同,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FCD的早期诊断和术前评估。
胡滨王进钢廖卫平利唏利晞郝卓芳
关键词:癫痫核磁共振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6例分折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加强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coma,HPC)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我科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6例HPC。结果肿瘤全切5例,近全切1例。1例复发,5例生存至今。结论颅内HPC预后不良,易于复发,放疗可有延长生存期及延迟复发。
李俊德王进钢胡滨黄文辉
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手术治疗
接触式激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998年
王进钢朱建坤姚家楫黄勤陆永健杨宏沈正民
关键词:激光手术颅内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