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基于虚拟仿真模型的轻型车在用RDE排放预测
- 2025年
-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排累积质量相对误差分别为9.2%、5.8%;其次进行后处理性能试验,对后处理温度、起燃和老化模型进行标定验证,在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WLTC)前35 s,三元催化转化器轴向最大温度误差为52℃,CO、NO的排放累积质量误差为0.0385 g(5.90%)和0.0011 g(0.75%);最后利用RDE排放预测模型在不同催化器老化状态下,进行WLTC、RDE和95%分位的激烈驾驶参考循环(RTS-95)工况的排放规律探究.研究发现:NO排放对工况更加敏感,超限风险更高.设定NO瞬时质量排放阈值为8 mg/s,以RTS-95循环在分散因子为0.6条件下的NO仿真结果为例,对催化器分散因子进行预警窗口宽度探究,结果表明:增加预警窗口宽度将会降低误判率和冷启动超限的识别概率.
- 苏庆鹏赵华胡雨馨张帆裴毅强
- 若干燃烧控制参数对柴油机低负荷排放特性和效率影响的试验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试验的方法,开展了多脉冲喷射模式下不同燃烧控制参数对重型柴油机低温燃烧过程影响的规律性研究,并通过这些参数的耦合作用优化出了多脉冲喷射模式下的最佳工况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喷射模式下获得了超低的NOx和碳烟(Soot)排放,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指示热效率,且低温燃烧模式下积聚态微粒的平均粒径大小在40~65,nm内,核态微粒的平均粒径大小在12~18,nm内.研究还发现,大EGR率时,NOx和Soot的排放率受共轨压力的影响较小,但积聚态的微粒数浓度随轨压的增大而减小.
- 陈永贤于文斌郭树满苏庆鹏裴毅强苏万华
- 关键词:柴油机多脉冲喷射EGR
- 基于PSO-GPR的发动机性能与排放预测方法被引量:7
- 2022年
- 针对发动机标定试验成本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PSO-GPR)模型,用于处理非线性、复杂的发动机性能和排放预测,以提高试验效率。基于一款汽油发动机的点火角标定试验,结合间隔填充试验设计,通过模型使用少量的试验数据预测扭矩、比油耗、IMEPcov及HC、NO和CO排放等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参数,并引入R~2、RAAE和RMAE对模型泛化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训练集数量对模型泛化能力的影响,并基于3种不同的机型对模型的普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SO-GPR模型可以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参数进行预测,且精度优于传统的GPR模型和多元多项式回归(MPR)模型,同时该模型具有普适性,为减少发动机标定工作量提供了参考。
- 秦静郑德裴毅强吕永苏庆鹏王膺博
- 关键词:内燃机工程粒子群优化算法
- 基于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电控系统开发与实验研究
-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而功能强大的电控单元能够充分发挥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优势,实现对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规律的全工况灵活控制。电控单元ECU的开发主要包括硬件设计、控...
- 苏庆鹏
-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高压共轨电控系统
- 基于模型群预测法对汽油机稳态原排的预测
- 2021年
- 针对通过数值模拟减少汽油机台架试验环节的工作量、提高试验效率的问题,采用模型群预测法(优化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汽油机台架试验过程中的NOx、CO、HC等稳态原排进行建模及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个模型预测方法相比较,模型群预测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较好地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度。采用隔点取点法适当减少神经网络建模的训练数据集,仍能保持较好的预测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只需进行30%的测试量,将试验结果用于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可较好地预测剩余工况排放。通过对其他机型的验证分析,模型群预测法在内燃机稳态原排的预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 陈涛秦静赵华苏庆鹏吕永钟凯王膺博裴毅强
- 关键词:汽油发动机排放台架试验
- 一种基于多脉冲喷射、高增压以及进气门晚关技术的混合燃烧控制策略
- 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燃烧控制策略,实验研究证明,这种控制策略具有在高BMEP重型柴油机的全负荷范围内实现高热效率以及超低排放的潜力.实验是基于一台通过改造的单缸发动机,这台实验发动机具有灵活可控的电控喷油系统、EGR系统、...
- 于文斌苏万华苏庆鹏陈永贤邹雄辉段震中裴毅强
- 关键词:柴油机多脉冲喷射污染物排放
- 基于多脉冲喷射、可变增压以及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技术的混合燃烧控制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重载柴油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进行了燃烧控制策略的研究.实验在一台拥有高压共轨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可变增压系统以及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系统的单缸实验发动机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指示压力低于1.1,MPa时可以采用高EGR率的低温燃烧策略.其中,基于不同负荷工况高效清洁燃烧,需要配合进气增压、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技术以及不同的喷油模式.在低负荷工况下,单次早喷模式及高EGR率可以实现高的热效率以及低的NOx与碳烟排放.在中负荷工况下,采用多脉冲喷射模式及高EGR率协同作用,在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同时增强了混合,避免了因为局部不均匀而导致的碳烟排放过高.高的增压度提高了缸内充量密度,有效降低了NOx、碳烟、CO及HC排放,提高了热效率.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推迟进气门关闭定时系统的帮助下,采用多脉冲喷射以及高的增压压力,可以在保持高的热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NOx以及碳烟排放.
- 于文斌刘斌李洋苏庆鹏裴毅强苏万华
- 关键词:柴油机多脉冲喷射热效率
-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放电回路对各缸一致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器驱动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到喷油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到发动机各缸间的喷油一致性,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做功和排放.本文针对多通道电磁阀驱动电路的一致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电磁阀...
- 陈礼勇郭树满裴毅强苏庆鹏刘二喜吴松林苏万华
- 关键词:喷油器放电回路一致性高压共轨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