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赫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心房
  • 4篇未闭
  • 4篇卵圆孔
  • 4篇卵圆孔未闭
  • 3篇动脉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右心
  • 3篇右心声学造影
  • 3篇造影
  • 3篇声学造影
  • 3篇介入
  • 3篇房颤
  • 3篇封堵
  • 2篇动脉压
  • 2篇动脉压力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右向左分流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机构

  • 10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3篇董赫
  • 8篇庞占琪
  • 7篇杨健
  • 7篇王琳
  • 7篇李世军
  • 6篇李亚文
  • 5篇岳庆雄
  • 4篇赵红玲
  • 4篇王涛
  • 3篇马奔
  • 1篇孙喜琢
  • 1篇王琳
  • 1篇李亚文
  • 1篇王苏平
  • 1篇杨健
  • 1篇赵红玲
  • 1篇马奔
  • 1篇潘晓芳
  • 1篇李世军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变化多种多样,同时又是进展性疾病。本研究目的是分析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病理特点,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 ...
董赫
关键词:IGA肾病临床病理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肺动脉压力正常及轻度增高的成年房间隔缺损患者心房水平隐性右向左分流探查
2014年
目的:探查正常及轻度肺动脉压力增高的成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的右向左分流发生情况。方法:17例中央型ASD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18~66(47±16)岁,均经胸心脏超声(TTE)检查诊断ASD、心房水平血流分流方向及肺动脉压力。封堵治疗前在静息状态及(或)Valsalva动作时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联合TTE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在介入封堵治疗前通过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在封堵治疗后即刻及术后3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再次行TCD发泡试验联合TTE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TTE证实房间隔缺损直径5~24mm,所有患者心房水平左向右单向分流。11例患者静息TCD发泡试验联合TTE右心声学造影出现心房水平存在右向左分流,6例静息状态下检查未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患者Valsalva动作后均出现右向左分流现象。封堵治疗前经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动脉压力(18~41)/(5~11)mmHg(1mmHg=0.133kPa)。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1例患者在封堵治疗术后3d、1个月、3个月存在少量右向左分流,术后6个月17例患者均未见心房水平分流存在。结论:正常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心房水平存在隐性右向左分流,介入封堵治疗后分流消失。TCD发泡试验联合TTE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可准确判定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王琳赵红玲岳庆雄庞占琪董赫李亚文杨健马奔李世军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压右向左分流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被引量:39
2014年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痛合并卒中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术后第6个月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头颅电子CT检查。偏头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结果:共21例成功封堵,3例不明原因卒中患者未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放弃封堵治疗。封堵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提示右向左残余分流分别为7例、4例、3例、3例。封堵术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残余分流少量、中量、大量封堵术后即刻分别为8例、1例、0例和6个月分别为1例、1例、1例。所有患者复查头颅电子CT无新发梗死病灶。21例中有15例出现偏头痛,其中14例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P<0.001)。所有封堵患者无卒中再发。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可预防卒中再发及改善偏头痛症状,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世军岳庆雄王苏平潘晓芳赵红玲王琳庞占琪董赫杨健李亚文马奔孙喜琢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流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造影资料,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的方法,分析可...
董赫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心绞痛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60),低于对照组的51.67%(3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董赫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阿司匹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安全性
肺动脉压力正常及轻度升高的成年房间隔缺损患者心房水平隐性右向左分流探查
王琳赵红玲岳庆雄庞占琪董赫李亚文杨健马奔李世军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联合经胸心脏超声右心声学造影评价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
赵红玲岳庆雄王琳庞占琪董赫杨健李世军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血肿观察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血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 年1 月~2018年1 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200 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9 例出现皮下血肿患者的病症及治疗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与年龄、使用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P<0.05);经处理后,患者皮下血肿均全部吸收,平均治愈时间(6.2±1.8)d;检测起搏器阈值,治疗前后未发生改变或阈值升高<3倍。结论:皮下血肿是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龄、使用抗栓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为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压迫止血,加强抗感染治疗,可促使皮下血肿有效吸收。
李亚文李世军王琳庞占琪董赫杨健王涛
关键词:起搏器皮下血肿影响因素并发症
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9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剂量为20 mg,实验组应用剂量为40 mg。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DL-C水平(1.64±0.03)mmol/L优于对照组的(1.13±0.0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可采取4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对血脂的改善更好。
董赫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
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病人介入封堵术前后头痛发作与5-羟色胺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 研究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病人介入封堵术前后偏头痛发作情况和动静脉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偏头痛病人60例(分组:研究组1共30例,均合并PFO;研究组2共30例,均不合并PFO)及正常者30名(对照组)。对研究组1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TCD)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证实合并PFO,对病人行PFO介入封堵术,并对其进行随访。分别于封堵术前及封堵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抽取动脉血及静脉血测定5-HT,并行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声学造影检查术后是否残存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同时行头痛影响测试问卷(HIT-6)评分,观察偏头痛症状是否改善。研究组2每例偏头痛病人及对照组每名健康人均经c-TCD证实不存在PFO,分别抽取动脉血及静脉血测定5-HT。结果 研究组1病人封堵治疗后偏头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1),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与术后3d比较,偏头痛症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术后动脉血5-HT含量比术前明显减少(P<0.05);PFO封堵术前后静脉血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病人静脉血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静脉血中5-HT含量与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 偏头痛合并PFO病人卵圆孔封堵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中5-HT含量与偏头痛程度具有相关性。
庞占琪赵红玲王雅彤王琳董赫杨健王涛李亚文史雪丽李世军
关键词:偏头痛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5-羟色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