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京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1,311H指数:7
供职机构:哥德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生产率
  • 6篇技术效率
  • 5篇要素生产率
  • 5篇全要素生产率
  • 5篇经济增长
  • 4篇TFP
  • 3篇省际
  • 3篇排名
  • 3篇企业
  • 3篇环境保护
  • 3篇环境因素
  • 3篇技术进步
  • 3篇方向性距离函...
  • 2篇新古典
  • 2篇经济学
  • 2篇国企
  • 2篇国企改革
  • 2篇国有企业
  • 1篇新古典宏观经...
  • 1篇新古典经济增...

机构

  • 17篇哥德堡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剑桥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郑京海
  • 9篇胡鞍钢
  • 4篇张宁
  • 4篇高宇宁
  • 3篇许海萍
  • 2篇刘小玄
  • 2篇王争
  • 2篇史晋川
  • 1篇马永红

传媒

  • 5篇经济学(季刊...
  • 3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导刊
  • 1篇工业经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7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方法产生了持续的高增长。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为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我们对中国改革时期的经济进行研究,发现改革的措施往往导致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次性的...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学(季刊)》生产率研究专辑引言被引量:7
2008年
全要素生产率(TFP)问题是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视为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一直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要中国的生产率水平能够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由于中国众多的人口和幅员的国土,也会使其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从而改变东西方政治经济力量对比。
郑京海
关键词:经济学者经济可持续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专辑季刊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被引量:190
2008年
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方法产生了持续的高增长。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为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我们对中国改革时期的经济进行研究,发现改革的措施往往导致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次性的水平效应。中国现在需要调整其改革方案以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市场与所有制的改革,以及开放政策,改善了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但加强建设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还需要更为深入的制度改革。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被引量:76
2006年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转型过程中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基于Kumbhakar(2000)的方法,我们将TFP增长分解为四个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1988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的TFP增长率都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其首要推动力在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2)与此同时,技术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恶化,而规模效率则从恶化走向了改善。(3)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对各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的构成造成了普遍的冲击,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小。(4)通过分析绩效差异的源泉,我们进一步确认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制度性冲击促成了工业规模效率的提高,却导致了要素配置效率的短期下降,而劳动力教育水平和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改善配置效率。伴随着制度变革的经济整体转型正从多个向度重构着中国地区工业化的版图。
王争郑京海史晋川
关键词:国企改革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被引量:399
2005年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正在背离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组成部分的测算。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性质和近几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为相关政策讨论提供一些实证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1978-1995年期间经历了一个TFP高增长期(为4.6%);而在1996-2001年期间出现低增长期(为0.6%),其变化的具体特征为:技术进步速度减慢、技术效率有所下降。
郑京海胡鞍钢
关键词:TFP技术效率生产率增长经济增长模式步速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转型过程中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基于Kumbhakar(2000)的方法,我们将TFP增长分解为四个因素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1988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的TFP增长率都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其首要推动力在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2)与此同时,技术效率争要素配置效率出现了恶化,而规模效率则从恶化走向了改善。(3)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对各地区的工业生产绩效的构成造成了普遍的冲击,而民营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小。(4)通过分析绩效差异的源泉,我们进一步确认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制度性冲击促成了工业规模效率的提高,却导致了要素配置效率的短期下降,而劳动力教育水平和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改善配置效率。伴随着制度变革的经济整体转型正从多个向度重构着中国地区工业化的版图。
王争郑京海史晋川
关键词:绩效TFP国企改革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近年来,一些生产率模型已经开始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中国省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方向性距离函数为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省级生产率绩效度量中的"技术效率"指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排名。我们的研究经验表明...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
关键词:技术效率方向性距离函数环境保护
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正在背离比较优势的原则?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组成部分的测算,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性质和近几...
郑京海胡鞍钢
关键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中国绿色GDP与绿色生产率(1978-2005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伴随着巨额的自然资产损失和环境破坏。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综合衡量经济增长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对传统的绿色GDP进行扩展,不仅考虑了自然资产损失、教育支出,还增加了初级产品净...
胡鞍钢高宇宁郑京海
关键词:绿色GDP生产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方法产生了持续的高增长。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为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我们对中国改革时期的经济进行研究,发现改革的措施往往导致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次性的...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