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忠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应然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携手与合作——“科学·创新·创业”论坛专家观点综述被引量:1
- 2006年
- 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携手与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有利于凸显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研院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理所当然的、也必将成为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研院所必须发挥各自优势,从不同角度和学科发挥好引领作用,当好建设者、研究者;要从文化力的高度,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江西要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之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创新创业人才。
- 郭杰忠甘庆华王文乐
-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英国大学学习考察的收获与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从国际视野看,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人才培养的需要与选择等方面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理念和经验。
- 郭杰忠
- 关键词:高校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
- 2006年
- 《江泽民文选》是最深刻最全面最生动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清晰地记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过程。从1989年6月———2000年2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孕育时期;从2000年2月———2001年6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提出的阶段;从2001年7月———2002年11月,是江泽民同志全面、系统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阶段。“三个代表”开始由一个重要论断发展成为思想体系。
- 郭杰忠
- 关键词:《江泽民文选》
- “三个代表”与精神文明建设
- 2002年
- 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 ,以及“三个代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并按照“三个代表”
- 郭杰忠
-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以人为本
- 什么是好的职业教育
- 2013年
- 为了营造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氛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和杂志社定期举办了职教沙龙,以期彤成一个广泛性、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更多关注职业教育的人进行思想交锋,进而提高大家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水平,首期沙龙的话题是“什么是好的职业教育”,现摘登与会者的部分言谈内容,以飨读者。
- 郭杰忠叶桉陶军明谢元海施晶晖卢建平韩云鹏潘建华
-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学术氛围杂志社
- 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9年
-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发展经济是否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何协调、平衡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力求攻克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结合江西实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不仅可以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与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也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郭杰忠
-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特征与构建被引量:4
- 2008年
- 选择鄱阳湖流域建设生态经济区试验区,是因为该区各项资源较为富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内涵特质以及构建的体制机制与政策.
- 郭杰忠
-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 2001年
- 郭旭周阳郭杰忠
-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队伍建设教书育人师生关系
- 科学发展观的生产力意蕴被引量:2
- 2007年
-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生产力发展的质与量、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 郭杰忠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生产力
- 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户需求期望研究——来自江西130村的问卷调查被引量:5
- 2015年
- 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30个自然村的问卷调研,运用潜类别分析(LCA)方法探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愿(行为)与需求期望等反应,研究表明:江西省应按照"生产保障、基础建设、惠民扶持"的思路,建立持续高效、运转有序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运行机制,在充分尊重农户需求期望意愿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便捷的公共交通缩短地理距离,因地制宜地满足不同农户需求期望。
- 郭杰忠刘珊
-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