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作品数:63 被引量:25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太原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兴市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血管住院病人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调查2008年心血管住院病人伴发焦虑抑郁症状情况。方法 2008年心血管住院病人中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1 081例进行焦虑抑郁症评定量表评分,住院年龄(54±18)岁。男521例,女560例,入院1d~2d内进行询问病史并评定焦虑抑郁症量表(HA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其中HAD>7分,HAMD>12分,HAMA>10分即可诊断焦虑抑郁症。结果 77.9%的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其中高血压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占87.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并发焦虑抑郁症占41.4%。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再入院者并发焦虑抑郁症占98%,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病人中并发焦虑抑郁症占91.2%。结论躯体疾病伴发心理反应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且与病程长短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应引起心血管专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郭江红 冯惠芳 陈小平关键词:焦虑 抑郁 GDF-15基因-3148C/G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GDF-15基因-3148C/G位点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中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118例冠心病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GDF-15基因-3148C/G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在冠心病组中,CC、GC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6.27%和23.73%,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60.71%和39.29%;两组受试者-3148C/G位点的CC、GC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4.488,P=0.034);风险基因型为GC型,OR=2.080,95%可信区间为1.050~4.121。结论 GDF-15基因-3148C/G位点中GC基因型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尚小森 陈小平 马云霞 李鹏丽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作为心肌粗肌丝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调节横桥循环速率,参与心肌收缩舒张功能。cMyBP-C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cMyBP-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乔斌超 贾永平 陈小平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曲美他嗪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每日3次,口服12周;对照组60例,只接受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试验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用量明显下降(P<0.01),而对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持续时间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TMZ,可使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强,且安全有效,患者易于耐受。 王彦斌 陈小平 毛朝旭 任素芳关键词:曲美他嗪 心脏X综合征 两种诱发药物在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比较 被引量:2 2007年 冯惠芳 陈小平 王素琴关键词:晕厥 硝酸甘油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低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状态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院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1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状态病人 5 0例 ,其中参附组 (治疗组 ) 2 5例 ,多巴胺组 (对照组 ) 2 5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用药后血压回升明显。治疗组升压总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升压总有效率为76% ,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率为 40 %。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状态效果明显 ,无副反应发生。 冯惠芳 毛朝旭 陈小平 陈晓丽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并发症 低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对76例男性患者进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根据临床分为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分别对hs-CRP进行检测。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和40mg治疗3月,观察对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hs-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进行性升高。40mg大剂量组在1月时hs-CRP即开始下降,并且比同期20mg小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hs-CRP可反映ACS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hs-CRP水平,40mg剂量组降低ACS效果更明显。 李涛涛 陈小平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74例急诊PCI病人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慢血流-无再流组,分析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两组入院时血糖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急诊PCI术前0级血流、严重心力衰竭、从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I术后院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因性死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院血糖水平、AMI前心绞痛缺如、严重心力衰竭、急诊PCI术前0级血流是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诊PCI可能发生慢血流-无再流现象。入院血糖水平、AMI前无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急诊PCI术前0级血流是慢血流-无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李瑜林 杨丽峰 薛伟珍 姜兆秀 陈小平 毛朝旭 马登峰 冯慧芳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再流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拟诊冠心病病人中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7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140/90 mm Hg。207例高血压病人均先接受眼底检查,其中HRP者189例(Ⅰ级72例、Ⅱ级106例、Ⅲ级8例、Ⅳ级3例)为试验组,正常眼底18例为对照组。详细采集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血脂、血糖等。向病人告知该研究的相关内容,病人表示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遂采用Judkins法常规动脉穿刺,用Judkins5F造影导管经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分冠心病组(狭窄≥50%)、斑块轻度狭窄组(狭窄<50%)、正常组(未见斑块狭窄)。结果与正常眼底组比较,HRPⅠ级+Ⅱ级组,Ⅲ级+Ⅳ级组冠状脉斑块狭窄程度显著增加,Ⅲ级+Ⅳ级组的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较Ⅰ级+Ⅱ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王彦斌 陈小平 尚小森关键词:冠心病 高血压 视网膜病变 冠状动脉斑块 微血管病变 帕罗西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观察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对AMI急诊PCI术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108例AMI行急诊PCI术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测定患者血清PAI-1的含量,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血清PAI-1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与分组有交互作用,即组间血清PAI-1水平均随时间变化趋势而不同,接受帕罗西汀治疗1个月后,可改善AMI行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PAI-1水平。结论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AMI行急诊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清PAI-1水平。 陈小平 冯惠芳 李杨梅 张超 李润琴 李建华关键词: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