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玲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的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的效果,探索住培师资培训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4年参加湖南省首期住培骨干师资培训班的135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99%的学员认为课程达到了预期目的,100%认为培训提供的资料有价值;91%认为培训课后一般有足够的时间讨论;88%认为课程对以后的职场有帮助;课前课后对住院医师反馈的必要性、场地选择重要性、反馈时机选择重要性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举办短期培训班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的带教能力。
- 黄利辉陈慧玲彭杰钱招昕雷光华徐超伍李荣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
- 小鼠饲养层细胞制备与小鼠胚胎干细胞SF1-G的培养
- 2010年
- 背景:小鼠胚胎干细胞系SF1-G是由雌性C57BL/6小鼠与雄性M.spretus小鼠交配后,取桑葚胚期胚胎在STO饲养层细胞上分离培养获得,STO细胞较昂贵,而由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的饲养层细胞不仅取材容易,而且形成胚胎干胞的克隆率、维持胚胎干细胞正常核型的能力均比STO细胞要好一些,因此,建立一种适宜SF1-G细胞扩增的培养体系,保持其未分化状态生长是充分利用胚胎干细胞资源的前提。目的:建立有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细胞制备体系;以建立有效的小鼠胚胎干细胞(SF1-G细胞)扩增培养体系。方法:从孕12.5~14.5d的ICR小鼠分离培养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取3~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以丝裂霉素C抑制其增殖能力制备饲养层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增殖培养SF1-G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法检测SF1-G细胞核型,SF1-G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RT-PCR检测Oct4、Nanog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从孕鼠胚胎有效分离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以3~5代细胞制备的饲养层细胞能够支持胚胎干细胞SF1-G呈边界清晰的克隆样生长。染色体核型检测SF1-G保持正常核型,碱性磷酸酶、表面标志物检测均呈阳性。实验建立了有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并制备供胚胎干细胞进行增殖培养饲养层细胞体系,能够在实验室对SF1-G细胞保持正常未分化状态培养。
- 刘峰雷闽湘陈慧玲
- 关键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细胞胚胎干细胞
- 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0年7月随机选取长沙市10个社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个,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48人为研究对象,干预组予以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教育。采用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A-D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焦虑及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干预组焦虑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94%vs.44.4%,P〈0.01);干预组抑郁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3.58%vs.56.00%,P〈0.01)。结论: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 周秋红李湘平邹富珍吴辽芳陈慧玲刘泽灏
- 关键词:自我管理生命质量焦虑抑郁
- 2型糖尿病肾病中ACE基因型和ACEI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三种血管紧张素酶 (ACE)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有无差异 ,判断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对 ACEI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有无预测作用。 方法 6 8例 2型糖尿病临床肾病患者 ,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福辛普利 2 0mg/ d治疗 8周 ;用药前所有受试者以 PCR方法检测 ACE基因 I/ D多态性 ,并据其分为三组 ,ACE基因 II型 33例、ID型 2 1例、DD型 14例 ,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 ACE活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清肌酐 (SCr)、糖化血红蛋白 (Hb A 1c)、体重指数 (BMI)和平均动脉压 (MAP)。 结果 治疗前三组年龄、BMI、MAP、Hb A1c、Scr、U AE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ACE活性在 DD型组最高、ID组次之、II型组最低 (P<0 .0 5 ) ;福辛普利治疗 8周后 ,三组受试者 BMI、Scr无明显变化 ,MAP、Hb A1c均有下降 ,但三组间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U AE、血清 ACE活性下降的百分率在 DD型组最高、ID型组次之、II型组最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多因素相关分析 UAE降低与MAP、Hb A1c下降无相关 ,与血清 ACE活性的下降相关 (r=0 .2 99,P<0 .0 5 )。 结论 ACEI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 ,在 ACE基因 DD型最好、ID型次之、II型最差 。
- 廖岚郭丽娟陈慧玲雷闽湘韩秀云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糖尿病肾病
- 诺和龙和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0
- 2003年
- 王彦平钟惠菊吴静陈慧玲王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诺和龙二甲双胍
- 利用ROC曲线评价振动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振动觉阈值(vibration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点。方法:分别对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神经肌电图、VPT检查,以神经肌电图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151)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n=132),根据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及ROC曲线评估VPT的诊断效能,并寻找最佳诊断点。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NDPN组相比,DPN组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减慢,而VPT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所有受试者双侧NCV和VPT无明显差异;3)以NCV为诊断标准,各检查点VPT平均值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4 V,此时敏感性为0.596,特异性为0.848,Youden指数为0.445;4)采用NCV为诊断标准,DPN的检出率为53.4%,联合VPT后DPN的检出率为6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V检查相比,VPT检查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提示它可作为临床上诊断DPN的方法之一,其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 V。
- 侯宇刘莎朱婷婷张奂刘刚朱艳陈慧玲
- 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长沙市10个社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个,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48人为研究对象。干预组予以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教育,干预期均为一年半。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予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P<0.01)。干预组FPG,2hPG,HbA1c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FPG改善不明显(P>0.05),2hPG,HbA1c改善较明显(分别P<0.01,P<0.05)。结论: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 李雪兵周秋红邹富珍吴辽芳陈慧玲刘泽灏
- 关键词:自我管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胰岛素对拟胚体多能性和分化标志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影响
-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胰岛素对拟胚体分化过程中Nanog、 Sox2、 Gata6、 Brachyury、 Fgf5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的影响,以及甲基化谱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采用小鼠ES细胞株SF1-G悬浮培养形成的拟胚...
- 朱艳郑甲陈慧玲
- 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现况调查评价与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调查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现况,为培训机构实施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反馈与参考.方法 采用改良的《住院医师职业精神评价调查表》,通过住院医师自我评价和带教教师评价2种方法,对212名轮岗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现况进行评估.结果 住院医师职业精神总体评价较好,在7个职业精神评价要素中,“尊重他人”评分最高,“尽职尽责”“领导能力”评分最低;住院医师自我评价与带教教师评价仅在5个指标(共29个指标)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住院医师的职业精神评分在评价要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加强住院医师尽职尽责和领导能力的教育,教育住院医师帮助同行改进不足,介入他人不专业操作,增强情绪自控能力,在集体学习、反馈、小组讨论时主动承担任务,且注意加强带教教师和高年资住院医师的职业精神培养.
- 李荣李亚平彭杰黄利辉曾锋陈慧玲钱招昕雷光华陈翔田勇泉
- 关键词:住院医师
- 某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评价与思考
- 2025年
- 目的了解并轨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的临床培训和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优化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湖南某高校附属医院2020级和2021级专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硕临床工作时长、带教教师工作态度和教学方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体系的评价与反馈、并轨培养对专硕的职业发展及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18份。75.6%(316/418)的专硕称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导致加班的前3个主要原因是临床诊疗工作[90.4%(378/418)]、病历文书工作[88.3%(369/418)]和科研任务[82.8%(346/418)];54.8%(229/418)的专硕认为临床轮训期间带教教师给予了有效的指导与监督,33.3%(139/418)的专硕称带教教师经常基于循证医学数据进行教学查房;86.1%(360/418)的专硕认同采用360度评估定期对住院医师进行评估反馈,但只有38.5%(161/418)的专硕能够收到其临床轮训时表现的反馈结果;71.3%(298/418)的专硕认为并轨培养对未来的临床医学事业有所帮助,仅有47.1%(197/418)的专硕认为此培养模式对提升科研能力有所帮助。结论并轨培养模式虽然获得多数专硕认可,但临床培训体系在学业压力、师资水平和住培评价机制等方面需要系统性优化。科研能力作为高素质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亟待强化。
- 陈慧玲柏勇平谢明萱张峰王爱民易鹏飞朱小艳
-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