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翀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小尾寒羊慢性铜中毒的诊治报告
- 2005年
- 翟建起齐长明马翀
- 关键词:小尾寒羊慢性铜中毒症状剖检变化
- 奶牛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在个体病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肢蹄病、产后虚弱等多种疾病的早期阶段均可见步态异常表现。作为奶牛健康状况的早期指示性指标,步态异常不仅可以提示奶牛个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还影响着奶牛福利、生产性能及繁殖效率,进而造成牧场更多的经济损失。本文剖析了奶牛步态异常的产生机理,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探讨了奶牛智慧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对步态异常的揭发,实现个体疾病早期诊断的积极意义。凭借智能传感、多模态数据算法模型及“端-边-云”高性能计算能力,为牧场提供了新的疾病预警与健康评估手段。该系统旨在构建一个集全面生命体征监测、智能化分析与精准化辅助诊断于一体的现代化奶牛养殖体系,以克服传统人工诊断技术的局限,实现对奶牛疾病揭发的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临床案例研究表明,牧场使用奶牛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后,疾病揭发数量是人工揭发的3~4倍,疾病揭发时间较人工揭发提前7~30天。该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升牛群健康水平,减少沉没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 李杰超史记刘顿成冯小宇庞舒月马翀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步态异常
- 不同感染阶段奶牛粪便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排逸状况分析
- 2021年
- 为探索奶牛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粪便排菌情况,本试验提取血清抗体阳性奶牛的粪便DNA,通过Real-time PCR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综合分析不同感染阶段奶牛粪便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排逸状况。结果显示,血清抗体阳性牛可通过粪便排放副结核分支杆菌,粪便检出率为5.82%(11/189),其中亚临床期牛的粪便检出率为2.98%(5/168),而临床期牛的粪便检出率为28.57%(6/21),且临床期粪便排放的副结核分支杆菌数量为亚临床期的32倍。鉴于感染副结核的奶牛会通过粪便排放致病菌到环境中,建议牛场标记感染牛,并在出现腹泻症状时淘汰。
- 陈丰伟曹杰马翀张巽
- 关键词:奶牛副结核分枝杆菌
- 六例赛马子宫颈口粘连的手术治疗
- 子宫颈口闭锁可分为先天性闭锁和后天性粘连。先天性闭锁和狭窄可导致母畜不育,应予以淘汰。子宫颈口粘连继发于子宫颈的创伤及严重的炎症,尤其是子宫炎、阴道炎和子宫颈炎。据报道,马、牛、羊、猪及其他多种动物均可发生子宫粘连,而尤...
- 齐长明王志勇马翀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犊牛腹泻病因及治疗方法被引量:17
- 2012年
- 犊牛出生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腹泻发生,给养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犊牛腹泻的病因及治疗原则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指出在治疗犊牛腹泻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适量饲喂牛奶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曹斌斌赵勐林涛马翀曹杰齐长明
- 关键词:犊牛腹泻病因
-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学与病理学研究
- 乳房炎是损害奶业生产的重大疾病之一。虽然乳房炎的病原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但主要以细菌与真菌最为常见。
本试验对正常牛、隐性乳房炎患牛和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奶牛乳头以及挤奶机内套取样,总计160份,进行全面的...
- 马翀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
- 牛消化道多位点瘘管的手术装置技术被引量:3
- 2004年
- 消化器官的造瘘技术为反刍动物营养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笔者于 1996年至 2 0 0 3年共对 18头试验牛进行了同体消化道多位点瘘管手术。除 4头试验用牛术后淘汰外 ,其余 14头均满足科研需要。为了推广实验用牛的瘘管安装技术 ,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提供方法 。
- 齐长明马翀袁占奎王志永王立
- 关键词:消化道麻醉术式术后处理
- 犊牛腹泻防治措施
- 腹泻是牛场犊牛期饲养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虽然犊牛腹泻的原因复杂,但其病生理学基础均为肠道液体平衡紊乱、电解质平衡失调,发病犊牛多因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酸中毒致死。从病因学角度来看,犊牛腹泻的原因可分为非...
- 马翀
- 关键词:犊牛腹泻发病机制疾病防治
- 我国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现状调查与犊牛腹泻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对我国犊牛饲养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同时鉴定我国规模化奶牛场中致犊牛腹泻的风险因素,本调查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收集国内奶牛场产犊管理、初乳管理、犊牛日常饲养管理和腹泻犊牛治疗的相关信息并从中分析致犊牛腹泻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受访的57个奶牛场中,犊牛腹泻年平均发病率为22.53%(2.50%~97.50%,分位数:1.0%~80.0%);问卷所得信息经整理分析后展示了受访奶牛场在产犊管理、初乳管理、犊牛日常饲养管理和腹泻犊牛治疗方面的现状;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寒冷季节、初乳采用60℃1 h的巴氏杀菌程序、产圈垫料更换频率低于1次/2周、奶桶消毒频率低于1次/7 d、仅采用口服补液治疗腹泻犊牛均与犊牛腹泻发病率呈正相关;出生2 h和出生12 h进行脐带消毒、产圈垫料更换频率为1周1次、使用独立的产圈、使用初乳折射仪检测初乳质量、由兽医或犊牛饲养员饲喂初乳、以抗生素为主配合口服或静脉补液和以口服补液为主配合抗生素治疗犊牛腹泻与犊牛腹泻发病率呈负相关。本调查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现状,分析了导致犊牛腹泻的相应风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犊牛饲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王旭邓昭举张鑫李诗晴曹杰马翀
- 关键词:犊牛腹泻
-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 胡秀花王子华黄鹏成刘园园毛君杰王桂琴马翀王少林
-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