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鲁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9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高考英语的期望后效与实际后效——基于短文改错题的调查被引量:46
- 2007年
- 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即考试后效)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考试人员及考试决策人在改革考试时不能忽视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省份实行自主命题,更新题型的趋势明显,但对题型后效的调查研究却未及时跟进。作者针对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英语短文改错题,在3个省的中学开展抽样调查,发现该题的期望后效与实际后效不符。调查表明,高考英语的题型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但改动现有题型应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和系统的调查,在确保高考公平公正性的前提下进行。
- 亓鲁霞
- 关键词:高考改革短文改错题
- 论考试后效被引量:49
- 2006年
- 考试常用于促进教学、推动改革,但作用如何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实证研究,分析考试后效的形成,讨论考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考试的促教促学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考试和教学有不同的功能、目的和特点;为了克服考试的消极影响,应该对考试后效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 亓鲁霞
-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61
- 2011年
- 过去二十来年,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成果可观。理论研究涉及测试影响的属性、范围、层面和运行机制,还涉及其强度、长度、具体性、意图与性质,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操作框架。实证研究反过来验证理论,主要发现有:反拨效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教材编写等,正面负面影响兼而有之。相比之下,测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不多,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探明。此外,反拨效应的一些理论模型仍有欠缺,尚需完善,以增强解释力。
- 亓鲁霞
- 关键词:反拨效应
- 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被引量:325
- 1988年
- 本文是一篇英语阅读的实验报告,着重调查背景知识与文章的语言难度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采用析因设计,集中分析三个因素:熟悉度、上下文和语言难度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实验对象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实验结果表明,背景知识和语言难度对被试者的理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背景知识的作用最为突出。只要被试者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使语言偏难,理解也能得到保证。分析还表明,图式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外语阅读的理解过程。
- 亓鲁霞王初明
- 关键词:图式论熟悉度背景知识英语阅读理解相互作用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设计与语言运用原则被引量:34
- 2006年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有三个特点,即提供交际情景、强调试题的真实性和控制答题内容。本文根据上述特点,以2005年的书面表达题为例,结合评分标准,分析和讨论高考英语考查语言运用的原则和作用,同时为备考提出几点建议。
- 亓鲁霞
- 关键词: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语言运用交际情景试题设计评分标准
- 不确定判断与阅读多选题的猜测策略被引量:5
- 2008年
- 本研究应用不确定判断理论,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探讨受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猜测多项选择阅读题。研究发现受试采用了代表性、可得性、锚定与调整等搜索性策略。而锚定与调整策略最为有效,常被用作“锚”去调整猜测的有背景知识、常识、逻辑推理、应试型知识等。这一发现对命题有启示,有助于改善试题质量,降低猜测的命中率,提高考试效度。
- 亓鲁霞
- NMET的反拨作用被引量:141
- 2004年
- 本文报道一项有关NMET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 ,通过比较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和NMET设计者及命题人员的意图 ,揭示考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调查以访谈、课堂观察、问卷三种方式进行。结果表明 ,NMET设计者和命题人员的意图是利用考试促进教学改革 ,使中学英语教学重点从教授语言知识转移到培养运用能力上来。然而 ,高三英语教学的现状是 :重知识 ,轻运用 ,大搞题海战术。因此 ,NMET的预期反拨作用有限。为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NMET和中学英语教学均需进一步改革。
- 亓鲁霞
- 关键词:反拨作用高考英语语言运用
-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近期研究与未来展望被引量:69
- 2012年
- 本文在总结过去十余年反拨效应研究及其主要发现的基础上,讨论反拨效应研究在理论探索和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讨论的重点是Green(2007)的反拨效应模型和Xie(2010)的研究方法,前者发展和补充了早期的理论,后者首次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研究反拨效应,丰富了研究手段和路径。文章在分析反拨效应研究未来走向的同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界定反拨效应性质的标准尚不明确,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有待提高。
- 亓鲁霞
- 关键词:反拨效应构念效度结构方程建模
- 读后续写题型研究被引量:142
- 2013年
- 本文报道一项开发考试新题型的研究,探讨促学优势明显的"读后续写"任务能否用于外语水平考试。调查在高中生中取样,运用Rasch模式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从效度方面看,读后续写分数与高考难度相当的英语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分数显著相关,还与教师给学生英语水平的排名显著相关,说明该题型能够有效测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从信度方面看,续写题型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分工具的质量、评分员的培训以及评分的操作,而非题型本身。依据本次调查的评分量表打分,能够较好地将各能力段的学生区分开来。
- 王初明亓鲁霞
- 关键词:写作信度
- 广东高考英语阅读新题型的反拨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高考对中学教学影响巨大,带来了应试教与学。为了消除这样的负面影响,考试设计者们通常采用促教促学的题型,充分利用考试的反拨效应实现有利于教学的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良好的期望反拨效应往往难以实现,这在本文报告的一项调查中得到证实。该项调查针对广东省近年高考英语改革的反拨效应,在省内展开。改革内容是在英语考试中新增的阅读信息匹配题,其意义在于考查略读和扫读技能,促进阅读信息的获取。这一变动却未引起高中师生足够的重视。这表明改革的期望反拨效应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不必针对新题型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因为它对学生不具挑战性;此外,由于沟通不够,命题人的意图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中学师生。
- 黎洁媛亓鲁霞
- 关键词:反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