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元经济结构下汇率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构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并结合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引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的代理变量,发现其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和缓解贸易逆差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人民币贬值、外国加权GDP以及出口退税的增加将会促进农产品出口,而人民币升值、国内GDP的提高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将会增加农产品进口。因此,解决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和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
- 刘艺卓吕剑
-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人民币汇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趋势分析——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被引量:17
- 2008年
- 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标准的和拓展的两种模型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我国与美国间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间相对物价水平的差异。其中,拓展模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国情,其效应比标准模型显著得多。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的分析框架对揭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必然趋势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 陈科吕剑
-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二元经济结构劳动生产率
- 基于SFA方法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银行并购效率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法(即SFA),采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并购样本,实证分析并购行为对促进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亚洲新兴市场间的银行并购行为显著改善了并购方银行的利润效率,但与国内银行并购相比跨国并购的改善程度较为逊色;同时,多数股权并购与少数股权并购在促进并购方银行效率方面并无明显区别。
- 马君潞陈科吕剑冯学峰
- 关键词:银行并购
- 基于汇率错位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基于汇率错位的视角,运用二元模型对东南亚6国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换概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关系,即人民币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汇率错位是汇率制度转换的原因,汇率错位幅度越大,汇率制度转换的概率越大。因此,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就当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发生转换的概率不大。
- 马君潞吕剑
- 关键词:汇率错位人民币汇率制度
-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模型,引入关税(出口退税额)、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变量,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78 ̄2005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其后,运用二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模型)进一步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幅度与净出口呈负相关的结论,即汇率错位幅度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从而出现贸易顺差。
- 吕剑
-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出口贸易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LOGIT模型
-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脆弱性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运用临界值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脆弱性程度进行的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综合脆弱性指数远远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体系,尤其体现在不良贷款率这个指标上。因此,应积极构建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网,确保银行系统的安全稳健运行。
- 吕剑
-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脆弱性
-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研究——兼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 汇率制度转换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相对于汇率制度选择来说,汇率制度转换是指一国的汇率制度随着宏观经济状况和经济体制的变化,频繁地进行调整、转变和协调的动态过程。本文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选取了东亚9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首先对...
- 吕剑
-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模型汇率制度转换人民币汇率概率矩阵
- 文献传递
-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研究进展及其启示被引量:17
- 2008年
- 现有文献分别从引入需求方传导机制,引入不完全市场竞争框架,完善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升值的传导机制,以及引入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四方面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但对两部门的划分、生产率的选择以及计量检验方法的运用,仍存有争论,包括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内的绝大多数检验结果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提供了支持的证据,不过也有一些检验对其提出了质疑。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和变动趋势中,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进行拓展,从而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否具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 马君潞吕剑
- 关键词:实际汇率生产率
-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基于Probit和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3
- 2007年
- 本文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分别建立Probit和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模型稳定可靠,定量变量、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硬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是最小的,远远小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明显小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因此,当前应该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长远目标是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杜绝中间汇率制度,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 马君潞吕剑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金融危机PROBIT模型LOGIT模型
- 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基于协整理论和二元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和二元选择Probit和Logit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个控制变量———工农业对GDP的贡献度之差,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差,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口构成之差参与回归检验,显著性很强,使得模型更可信和稳定。结论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进口的负面影响稍大于出口;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口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比出口更加有利;人民币均衡汇率高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进口;低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出口。
- 吕剑
- 关键词:进出口PROBIT模型LOG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