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满利

作品数:94 被引量:533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历史地理
  • 20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7篇遗址
  • 39篇土遗址
  • 19篇病害
  • 11篇文物
  • 10篇遗址保护
  • 10篇文物保护
  • 9篇土遗址保护
  • 6篇建筑
  • 5篇砂岩
  • 5篇锚固
  • 5篇夯土
  • 3篇盐害
  • 3篇阳陵
  • 3篇石灰
  • 3篇裂隙
  • 3篇锚杆
  • 3篇可溶盐
  • 3篇混合物
  • 3篇加固技术
  • 3篇降雨

机构

  • 83篇西北大学
  • 38篇敦煌研究院
  • 30篇兰州大学
  • 8篇教育部
  • 3篇四川省文物考...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陕西省文物保...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机械工业仪器...
  • 1篇陶质彩绘文物...
  • 1篇广西文物保护...
  • 1篇敦煌研究院文...

作者

  • 94篇孙满利
  • 21篇王旭东
  • 20篇郭青林
  • 19篇谌文武
  • 19篇李最雄
  • 19篇张景科
  • 8篇姚雪
  • 6篇裴强强
  • 6篇杨善龙
  • 5篇赵林毅
  • 5篇赵凡
  • 4篇张鲁
  • 4篇毛维佳
  • 3篇冉万里
  • 3篇李黎
  • 3篇杨璐
  • 3篇陈鹏飞
  • 3篇王南
  • 3篇赵海英
  • 3篇高燕

传媒

  • 20篇文物保护与考...
  • 15篇西部考古
  • 14篇敦煌研究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5篇石窟与土遗址...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文博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丝绸之路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Journa...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湖南省博物馆...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窟寺岩体保护加固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石窟寺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石窟寺岩体保护加固是石窟寺内各类文物安全保存的前提,也是石窟寺保护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针对石窟寺岩体保护加固的特殊性,从保护理念、病害机理、勘察技术、加固技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石窟寺岩体保护加固的研究历程,总结了目前石窟寺岩体保护加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将在石窟寺岩体保护理念、石窟寺岩体加固的精细化勘察与定量病害评估、预防性保护背景下岩体破坏机理、健康监测及相应的保护手段等方面需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石窟寺长久保存、价值保护及利用传承提供有益的帮助.
王旭东郭青林郭青林谌文武孙满利
关键词:勘察技术
一种水硬性石灰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硬性石灰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水硬性石灰材料由石灰石与钾长石组成,石灰石与钾长石的质量比为:石灰石:钾长石=(70%~80%):(30%~20%)。将石灰石、钾长石分别进行粉...
郭青林张少昀李志鹏孙满利赵林毅杨善龙
元上都穆清阁夯土墙体材料特性研究
2021年
元上都穆清阁夯土墙体采用灰黑色含腐殖质的砂土与黄褐色砂土分层夯筑而成,为了分析两层夯土风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对夯土的物理特性、成分及热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层夯土的性能略有差异,灰黑色夯土粉粒含量稍多,密度稍低,孔隙率稍大,粗颗粒含量稍低,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黄褐色夯土含有较多钾长石和钠长石;黄褐色夯土导热系数稍低,呈现升温和降温速率小的特征,与现场调查抗风化能力强相适应。此研究结果为病害成因分析和后期保护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满利尚雪健刘军麟毛维佳杨善龙
关键词:热力学
西安周至胡家堡关帝庙壁画颜料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通过粉末偏光显微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西安周至胡家堡关帝庙壁画的颜料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关帝庙壁画颜料包括天然无机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共10种。其中红色为朱砂、铅丹和铁红;黄色为铁黄;黑色为炭黑;蓝色为人造群青、有机蓝和钴蓝;绿色为人造氯铜矿和巴黎绿。推测光绪七年建献殿时绘制献殿壁画,同时重绘正殿壁画。壁画中的关公形象为典型关公造型,具有戏曲化特点。蓝色颜料的使用应为突显特征服饰和兵器,也与人造群青的大量使用有关。关帝庙壁画颜料分析结果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清代壁画颜料研究提供补充资料。
赵凤燕冯健孙满利吴晨郭瑞
环境对交河故城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交河故城遗址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下,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交河故城的环境主要特点是风沙大,温差大,土体耐崩解性差,矿物成分的耐风化、热膨胀系数有差异,位于新构造活动带。它的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裂隙、崩塌等,交河故城的破坏主要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对交河故城赋存环境和病害的调查,分析它的赋存环境因素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认为风是交河故城破坏的主要外动力,风蚀病害是交河故城的最主要病害,风参与了所有的破坏活动;温差变化大、雨蚀、地质构造和地震是它破坏的因素之一。温度变化引起土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是表层土体风化的主要因素;土体中可溶盐、方解石、长石含量高,是它抵抗破坏性能差的主要内因;同时,建议可用PS材料对它进行保护加固。
孙满利李最雄王旭东谌文武
关键词:土遗址
西安汉神明台遗址的主要病害分析及保护对策被引量:8
2007年
为了对神明台遗址进行保护,通过实际调查,文章系统地分析了神明台遗址的病害特征,认为神明台遗址的主要病害有裂隙密布、雨蚀、根部酥碱、植物根系作用和坍塌,它的病害是人为与自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通过对这些主要病害的分析得出了在重点区域应采取锚杆锚固联合灌浆加固的防坍塌及防风化保护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结论。
杨璐孙满利黄建华朱明敏牛沛边顿
关键词:病害
微纳米Ca(OH)_(2)加固遗址土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无机材料以兼容性强、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遗址加固,特别疏松结构土遗址加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微纳米Ca(OH)_(2)具有分子结构小、加固效果显著和耐久性好等特点。以世界文化遗产锁阳城为代表,制备密度为1.5 g/cm^(3)的疏松土样,采用浓度为5%、7.5%和10%微纳米Ca(OH)_(2)的悬浊液滴渗加固,通过透气性、色差、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测试发现,透气性下降值均在2%以内,5%和7.5%微纳米Ca(OH)_(2)加固后色差ΔEab*均小于4,在一定范围内可接受;其中用浓度为7.5%微纳米Ca(OH)_(2)加固3次后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率为9.8%,土的黏聚力增加了34%,内摩擦角提高了9°;土-水特征曲线表明,微纳米Ca(OH)_(2)对土的体积收缩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发现,微纳米Ca(OH)_(2)渗透加固后,在碱性环境下发生了的物理化学反应,在物理层面主要通过填充、包裹和镶嵌等使得疏松体更加密实,化学层面主要通过氢氧化钙的碳酸化反应形成新的钙质胶结物,这是其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微纳米Ca(OH)_(2)在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郭青林李平张博裴强强裴强强水碧纹王彦武
关键词:土遗址文物保护
植物覆盖技术保护潮湿地区土遗址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潮湿地区降雨量大,土遗址普遍风化严重,室外保护难度大,表面防风化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土遗址表面普遍生长有茂盛植被的现象,充分发挥植物对遗址的保护作用,减少不利影响,采用植物覆盖技术保护遗址十分必要且可行。本工作通过调查植物对遗址影响和植物覆盖技术保护实践的分析,论证了植物覆盖技术的可行性,提出针对封土、墙体等不同遗址,充分考虑遗址风化程度和保存状态,选用适合植物物种实施植物覆盖技术,植物物种选择应首选当地适宜优势物种,应充分评估植物对土遗址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覆盖技术保护遗址十分必要且可行。
孙满利
关键词:植物土遗址
数智技术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2025年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文物预防性保护仍然存在风险监测与识别不足、风险分析与评估不全面、风险控制比较单一、文物价值阐释深度和广度不足、利用传承方式不丰富、创新速度缓慢等主要问题。数字化技术在各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已应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持续推进开辟了新的方向。数智技术作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数据驱动、高度智能化、实时性与高效性、融合性与协同性、普适性与个性化、动态优化与自我迭代等特征,可以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分析认为,数智技术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数字化采集与建模、环境监测与预警、数据挖掘与分析、虚拟现实展示与应用、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已有良好基础,将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阶段需求进一步相结合,在数据采集、数据挖掘、风险识别、风险预报、风险管控、虚拟修复、数字建档、虚拟展示等应用中构建数字时代文物预防性保护科学体系,运用数智技术深化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是解决当前保护难题的关键途径,也是推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现有瓶颈的重要策略。
孙满利邓凯沈云霞孙骞毛维佳赵凤燕吴晨
关键词:文物保护
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
交河故城遗址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 km的雅尔乃孜沟村。它是丝绸之路上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自公元前2世纪直到公元14世纪一直是西域重镇,是古代西域政...
孙满利
关键词:土遗址保护文物保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