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平 作品数:140 被引量:2,809 H指数:30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建筑科学 历史地理 社会学 更多>>
基于集群理论的产业规划模式探析 被引量:9 2007年 传统产业规划在信息网络时代正受到诸多挑战,地方化、信息化正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此思路上,本文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产业规划模式——集群理论下的产业规划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产业规划的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集群理论并梳理了其理论要点,同时借鉴国外集群创导理论和一些具体规划范式构建了基于集群理论的产业规划的一般模式,并对该模式实施的误区及其与传统产业规划的区别联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模式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赵西君 吴殿廷 何燕 宋金平关键词:集群理论 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的空间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10 2015年 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变动趋势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是城市规划及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在密度函数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计量模型,刻画了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的空间特征及趋势,并探讨了背后的机理。研究发现,2000-201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以集聚为主,北郊和远郊的人口先后呈现快速增长的格局。在中心区人口虽然实现了增长,但密度峰值不断降低,表现出均衡化的发展态势。1984-2010年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随着到中心区距离的增加,人口发展速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倒"U"型。与1984-2005年拟合结果比较发现,2005年以来远郊区人口整体发展速度大幅上升,近郊区平均增长速度也有小幅提升,而中心区人口整体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倒"U"型格局向线性递增格局演变,显示远郊逐步成为北京人口承载的主体空间。北京市人口增长的空间规律既体现了首都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人口集聚作用,也与西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区旧城保护以及功能疏解等政策密切相关。政策启示是进一步提升远郊服务配套水平,增加就业岗位,建设功能混合、居住—就业—消费平衡的新城,增强人口吸引力。 饶烨 宋金平 于伟关键词:人口密度 密度函数 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商业郊区化研究 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锁超市门店和商业土地出让等数据,借助GIS技术,研究了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商业郊区化的进程与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990年之前,北京商业以旧城区为核心集聚发展,郊区化不明显,19... 于伟 宋金平 杨帅文献传递 新郊区主义与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 被引量:2 2011年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划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转向,美国很多郊区出现了密集化发展的趋向,有学者称之为"新郊区主义"。在简要回顾美国的郊区化历程和城市规划范式转型的基础上,对"新郊区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探讨了其对处于快速扩张时期的中国郊区发展的启发意义,如注重功能混合、创新乡村社区发展模式、发掘和培育社区品质、提高交通与通讯可达性、推进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等。 于伟 宋金平 张萌我国花生产业优势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4 2003年 我国花生产业具有劳动力、区位、生产规模、资源成本、经济效益等比较优势,以及出口产品质量较高、出口市场稳定等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总体质量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科研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等问题。 杜红亮 宋金平 徐长信关键词:花生产业 产业链 竞争优势 产品质量 日本新国土规划考察和辽宁省新一轮国土规划的初步设计 被引量:6 2009年 分析了我国第一次国土规划的经验教训,剖析了日本历次国土规划及新国土规划的特点,提出了辽宁省国土规划的总体框架。我国第一次国土规划在摸清资源环境家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太宽泛,针对性不强,更缺乏法律依据。日本曾进行了5次国土规划,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组织实施第6次国土规划。日本国土规划的成功在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重视法律法规建设;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土规划内容;重视国土的形成和培育。中国的国土环境与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新一轮国土规划应在认真学习日本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五新"(观念新、切入点新、理论指导新、方法手段新、内容体系新)。辽宁新国土规划要跳出国土看国土,突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主线,重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利用"4S"技术。 吴殿廷 刘睿文 吴铮争 姚鲁烽 宋金平 周尚意 朱青 张文新 朱华晟关键词:国土规划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 被引量:5 2008年 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边缘区是地域上集中体现这一变化的重要景观。在遥感解译和GIS技术支持下,确定了北京城市边缘区范围,丰台区部分地域位居其中;进而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对1992年以来的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的重要补给来源,建设用地补给来源是全方位的,并且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土地利用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加强。最后,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丰台区未来10 a的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得出农业用地转化幅度将逐渐减小,直到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河东地区将是近期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的焦点。 赵西君 宋金平 王倩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变化 概念图在地图信息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概念地图这一认知工具,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加工、整理并建构地理知识,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地理知识网络,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地理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文以初中地理"北方地区的地形"一图为例,阐述开展地图教学的一般步骤,以及如何将概念图运用于地图信息可视化教学。 陈丽娟 宋金平关键词:可视化教学 概念图 地图信息 初中地理教学 连接词 可视化表达 京九铁路沿线集镇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997年 集镇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京九铁路沿线集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并阐述了京九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对沿线集镇的带动作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沿线集镇发展的战略构想及有关对策建议。 宋金平关键词:京九铁路 集镇 城镇发展 中美地理学近百年发展脉络的比较研究——基于《地理学报》和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2008年 基于《地理学报》和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学术论文的统计,对比近百年中美两国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着重从总体特征、重点研究内容及其变化、理论—实践关系三方面对比异同,获得经验和借鉴。美国地理学经过初期发展、高速发展后,目前进入持续发展阶段;中国地理学在曲折中崛起,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美国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一直居主导地位,中国则从重视自然地理开始逐渐向自然、人文、方法三足鼎立方向迈进;美国地理学家非常重视微观、中观实践,但在国家宏观决策中远没有中国地理学家发挥作用更直接。美国地理学研究水平高于中国,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研究方向的变化相差3~5年。世界地理研究中心有向亚太地区、向中国转移的可能,中国地理学家要勇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学派。 吴殿廷 吴巧新 刘睿文 宋金平关键词: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