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宏燕

作品数:51 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产前
  • 12篇超声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10篇超声筛查
  • 8篇心脏
  • 8篇心脏病
  • 8篇唐氏综合征
  • 8篇综合征
  • 8篇先天性心脏
  • 8篇先天性心脏病
  • 8篇产前筛查
  • 7篇血清
  • 7篇血清学
  • 7篇产前超声
  • 7篇产前诊断
  • 6篇血清学筛查
  • 6篇畸形
  • 6篇发生率
  • 6篇产前超声筛查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妇幼保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1篇徐宏燕
  • 43篇刘凯波
  • 22篇张雯
  • 21篇潘迎
  • 11篇丁辉
  • 11篇张彦春
  • 10篇闫明
  • 7篇冯星淋
  • 7篇龚泉
  • 7篇武明辉
  • 5篇张璐
  • 4篇谢争
  • 3篇王军华
  • 3篇齐庆青
  • 3篇蒋京伟
  • 3篇于莹
  • 2篇王璟
  • 1篇李东阳
  • 1篇陈焰
  • 1篇姚苓

传媒

  • 19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华妇幼临床...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胎儿及婴儿先天性脑积水发生情况及婴儿期转归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5年先天性脑积水(CH)监测资料分析,了解北京市胎儿及婴儿的CH发生率、诊断及转归。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内监测对象(胎龄为13周至生后1岁)中,407例CH患儿(胎儿或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生缺陷诊断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孤立性与非孤立性CH活产儿婴儿期存活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本研究时间(5年)内,北京市胎儿及1岁内婴儿的CH发生率为3.60×10^(-4)(407/1129861)。这407例CH患儿中,82例(20.15%)合并颅外畸形,20例(4.91%)合并染色体异常;CH胎儿的产前诊断率为92.38%(376/407),超声检出CH胎儿时,其胎龄为24周(23~35周),其中胎龄≥28周者占26.06%(98/376)。376例产前被诊断的CH胎儿中,44例采取产前胎儿超声联合MRI检查,而且通过胎儿MRI检查对4例胎儿的颅内畸形具体类型进行了补充诊断。本研究未发现CH患儿的孕母合并宫内感染;103例CH活产儿中,73例孤立性CH患儿的婴儿期(1岁内)存活率为72.6%(53/73),高于30例非孤立性CH患儿的婴儿期存活率(60.0%,18/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在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三级防控体系中,对CH胎儿与婴儿的一级、二级防控已取得效果。对孕妇全孕期多次动态胎儿超声检查,必要时联合胎儿MRI检查,对非孤立性CH胎儿同时采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可进一步提高CH患儿的防控效果。
张雯徐宏燕张彦春李东阳刘凯波
关键词:脑积水先天畸形婴儿死亡率婴儿
北京地区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网络运行情况及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网络的工作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2012-2013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数据上报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个案上报信息的完整率2013年为98.24%,高于2012的97.42%;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个案与报表上报比例2013年为53.58%,高于2012年的37.46%;近两年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异常诊断符合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除神经管畸形、膈疝及唇腭裂外,其他畸形的诊断符合率2013年均高于2012年。结论构建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质量控制保证了该网络的健康运行。北京市将通过妇幼信息系统的开发搭建转会诊的网上平台,以此完善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转会诊网络的构建。
徐宏燕闫明张雯刘凯波
关键词:超声筛查超声诊断
北京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分析
目的为较准确掌握北京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次调查对象确定为三组孕产妇,即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3~7天的妇女。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0所分娩医院的2 654名孕产妇。每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
潘迎武明辉谢争赵娟徐宏燕丁辉
文献传递
2010年-2014年北京地区唐氏综合征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2010年-2014年北京市唐氏综合征筛查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2010年-2014年北京市唐氏综合征情况。结果北京市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从2010年7.27/万上升至2014年10.95/万;在合理筛查阳性范围之内(4.5-7%)的筛查机构从2010年的25%上升至2014年的57.75%;21-三体检出率由2010年74.67%上升至2014年的78.57%;从2012年起无创DNA筛查高危成为产前诊断指征之一。结论北京市唐氏综合征发病率接近人群发病水平,唐氏综合征机构筛查质量参差不齐,应积极改变筛查模式,建立综合的唐氏综合征筛查体系。
徐宏燕刘凯波齐庆青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556例产前无创DNA检测结果呈假阳的孕产妇受检指征及部分病例胎盘组织和母血染色体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对556例产前无创DNA检测结果呈假阳的孕产妇的临床检测指征及部分病例的胎盘组织和母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总结更优的检测指征,明确假阳性原因。方法NIPT结果假阳性孕产妇556例,均进行产前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其中34例孕产妇留取胎盘组织和母血进行假阳性原因验证。回顾性分析NIPT结果假阳性的孕产妇人群受检指征及结果异常原因。结果NIPT结果假阳性人群中,高龄、唐筛高风险、唐筛临界风险、NT增厚、超声软指征异常、超声结构异常、双胎/IVF-ET妊娠、错过血清学筛查时机、自愿要求、介入手术禁忌以及除外上述指征的其他分别为235、16、105、3、2、3、17、1、157、0、17例,构成比分别为42.27%、2.88%、18.88%、0.54%、0.36%、0.54%、3.06%、0.18%、28.24%、0.00、3.06%。生后假阳性原因验证结果:母体染色体嵌合17例(50.00%),母体染色体拷贝数异常10例(29.41%),限制性胎盘嵌合(指染色体异常仅发生在形成胎盘的细胞系中而未发生在形成胎儿的细胞系中)7例(20.59%)。其中NIPT检测结果性染色体异常的假阳性原因主要是母体染色体嵌合[87.5%(14/16)],常染色体异常的假阳性原因是母体染色体拷贝数异常[44.44%(8/18)]。结论NIPT筛查假阳性的人群以高龄孕妇为主,NIPT结果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母体染色体异常和限制性胎盘嵌合。
张彦春刘凯波张雯徐宏燕
1997-2006年北京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10年出生缺陷发生的流行病学趋势.方法 采用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网资料调查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北京市10年共监测围产儿923186例,出生缺陷儿9914例,出生缺陷发生...
刘凯波徐宏燕潘迎丁辉
关键词:发生率围产儿
北京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分析被引量:55
2007年
目的:掌握北京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3~7天的妇女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0所分娩医院的2654名孕产妇,每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的检测,对晚期妊娠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110g/L的研究对象,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铁蛋白。贫血诊断标准:血色素检测结果〈110g/L诊断贫血;血色素检测结果〈110g/L且血清铁蛋白〈11.0ng/m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结果:孕期总贫血患病率为19.5%,其中轻度贫血占97.4%,中度贫血患病率仅为0.5%,无重度贫血。孕中期与孕晚期患病率分别为17.7%和21.3%。产后总贫血患病率为40.7%,其中中度贫血患病率为6.5%,重度患病率为0.6%。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5%,缺铁性贫血占孕晚期贫血的71.3%。有6项因素在中度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户籍状态(城市或农村)、文化水平(高中以上和初中以下)、孕期血色素检测次数(0次与〉13次)、孕期医生是否进行营养指导、每天牛奶摄入量是否≥250nd,每周是否吃鱼虾类产品等。结论:加强产科门诊医师孕期营养与饮食指导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使每位怀孕的妇女都能得到正确的饮食营养指导;应从孕中期开始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
潘迎武明辉谢争赵娟徐宏燕丁辉
关键词:孕产妇贫血患病率
北京市5年围产儿多指(趾)畸形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根据北京市2004~2008年围产儿多指(趾)畸形的发病情况,分析北京地区围产儿多指(趾)畸形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多指(趾)畸形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对北京市2004~2008年多指(趾)畸形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围产儿5年间多指(趾)畸形发生率为16.88/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指(趾)患儿中合并其他畸形占6.33%,排名第1为总唇裂;多指(趾)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母亲低龄、围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及分娩孕周有关(χ^2别为14.242、10.706、79.292、18.514,均P〈0.05),与母亲户籍地、胎儿出生季节等无关(均P〉0.05).结论 北京市多指(趾)的发病率在我国处于较高水平,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确定,以便减少孕产妇危险因素的暴露.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多指(趾)患儿的查体,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并加强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能力.
于莹刘凯波龚泉闫明徐宏燕潘迎
关键词: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出生缺陷监测
北京市2007—2016年度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7—2016年度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覆盖率,有效降低严重出生缺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和怀柔区所有助产机构和儿科2006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通过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上报的孕13周~出生后7 d 13800名出生缺陷儿母亲的监测资料,回顾性分析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情况,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2007—2016年度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比例为74.42%,服务利用比例由2007—2008年度的65.94%上升至2013—2014年度的79.30%,此后回落至2015—2016年度的76.12%,总体呈上升趋势(Z=10.58,P<0.001);各年度本地户籍服务利用比例均高于外埠户籍服务利用比例,但差距不断缩小(Z=–12.10,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6年度、年龄≥2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和月平均收入≥2000元的北京市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比例较高,外埠户籍、产次≥1次、双胎和三胎的北京市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比例较低。结论北京市2007—2016年度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比例较高,本地户籍与外埠户籍服务利用差异不断缩小;年度、年龄、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户籍类型、产次和胎数是该地区出生缺陷儿母亲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利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陈正超刘凯波徐宏燕冯星淋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影响因素
826例产妇剖宫产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剖宫产的现状、探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3年8~12月对北京市9所助产单位分娩的826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全市医院剖宫产率为52.54%;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本市户籍、产检次数〉18次、有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出生体重〉14000g、分娩意愿等剖宫产可能性大;③相对头盆不称、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为前3位的剖宫产原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孕产妇产前宣教,医生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可降低剖宫产率。
王军华武明辉谢争徐宏燕蒋京伟潘迎丁辉
关键词: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剖宫产指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