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ClC-3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鉴定
- 2017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ClC-3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ClC-3氯通道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选取的6只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构建的ClC-3flox/+小鼠与2只Jackson实验室引进的Ubc-Cre小鼠进行杂交繁殖,得到基因型为ClC-3flox/flox-Cre+及ClC-3flox/+-Cre+的小鼠。取鼠尾DNA,通过PCR法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子代小鼠基因组DNA结果显示在357 bp与100 bp处均有条带,符合预期结果。结论该研究基于Cre/Loxp系统,利用loxp转基因的ClC-3flox/+小鼠和在全身表达Cre重组酶的Ubc-Cre小鼠,成功构建并鉴定了ClC-3基因敲除小鼠。
- 余杰毛建文徐彬
- 关键词:CLC-3基因敲除CRE/LOXP系统
- 他莫昔芬通过容积激活性氯电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与容积激活性氯电流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TAM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M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TAM对容积激活性氯电流的抑制作用。结果:TAM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低渗激活的容积激活性氯电流,两者呈正向直线相关;TAM也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结论:TAM通过调节容积激活性氯通道的开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容积激活性氯通道可能是TAM抗肿瘤特别是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的靶点。
- 毛建文徐彬王伟章袁健陈伟强李红枝
- 关键词:肝癌他莫昔芬细胞增殖氯通道
- 阿米洛利对高转移肺癌细胞侵袭能力和uPA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CL3体外侵袭能力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PA)系统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的阿米洛利作用于PGCL3细胞6h后,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对细胞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阿米洛利作用24h后,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对细胞分泌的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D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活性的变化。RT-PCR检测阿米洛利对细胞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和PAI-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阿米洛利对细胞uP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kinase 2,ERK2)和ras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侵袭实验和运动实验结果均显示,经阿米洛利处理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在100μmol/L时,对侵袭和运动的抑制率分别为(37.7±4.1)%和(64.9±4.9)%,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细胞分泌的uPA和PAI-1活性降低,当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5μmol/L开始,阿米洛利就可显著抑制PAI-1 mRNA的表达,当达100μmol/L时可明显下调uPAmRNA的表达,但各浓度对uPAR mRNA的表达均无影响。随着阿米洛利浓度的增加,uPA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但对ras和ERK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阿米洛利能够抑制高转移肺癌细胞PGCL3的侵袭和运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uPA和PAI-1的活性和表达有关,有成为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潜力。
- 徐彬施静雯毛建文
- 关键词:阿米洛利肺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ClC-3荧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构建表达ClC-3的荧光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分子工具。方法将ClC-3的编码序列亚克隆到pEGFP-N1质粒,构建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lC-3,利用脂质体介导将ClC-3基因导入人乳腺癌细胞MCF-7内,通过绿色荧光观察检测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lC-3,该载体转染MCF-7细胞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结论表达ClC-3的荧光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乳腺癌细胞中得到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lC-3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杨清松张守盼林卓华毛建文徐彬
- 关键词:CLC-3MCF-7细胞转染
- 研究生生物技术药物学课程开设与教学初探
- 2015年
- 随着很多国家把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的研发作为医药工业的战略重点,药学专业研究生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研发技术成为一种必然。生物技术药物学是本校新开设的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本文从课程体系和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几方面总结了教学实践的体会和效果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徐彬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CLCN3/MMTV-PyMT转基因小鼠杂交群体的建立及鉴定
- 2014年
- 目的建立并鉴定CLCN3/MMTV-Py MT双转基因小鼠杂交群体,构建氯通道Cl C-3过表达的自发乳腺肿瘤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将CLCN3转基因小鼠和MMTV-Py MT转基因小鼠分别进行繁殖,选取阳性子代鼠进行配对,培育杂交后代,然后通过PCR鉴定基因型、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小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繁育CLCN3转基因小鼠和MMTV-Py MT转基因小鼠,经PCR鉴定成功构建CLCN3/MMTV-Py MT双转基因鼠杂交群体,并成功保种和扩群,经组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分析双转基因小鼠的Cl C-3蛋白的表达高于MMTV-Py MT转基因小鼠。结论成功构建Cl C-3过表达的自发乳腺肿瘤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Cl C-3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 邓璐璐李琴吴慧毛建文徐彬
- 关键词:MT转基因小鼠
- 耐药肿瘤细胞中ClC-3、P-gp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电压门控氯通道3(Cl C-3)、P-糖蛋白(P-gp)在耐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及其氟尿嘧啶耐药株BEL-7402/FU、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及其紫杉醇耐药株HCT-8/T的总RNA和蛋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Cl C-3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l C-3蛋白和P-gp的表达,采用线性相关分析Cl C-3蛋白和P-g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细胞BEL-7402/FU和HCT-8/T中Cl C-3、P-gp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高于相对应的非耐药细胞BEL-7402和HCT-8(P均<0.05),在耐药肿瘤细胞中,Cl C-3蛋白与P-gp表达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 Cl C-3、P-gp在耐药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 林嘉麟施静雯刘学强余杰徐彬
- 关键词:肝肿瘤结肠肿瘤P-糖蛋白肿瘤细胞
- 阿米洛利对PGCL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细胞PGCL3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肺癌细胞PGCL3经阿米洛利处理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PGCL3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细胞的CyclinB1蛋白表达和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5B(cell divide cycle 25B,Cdc25B)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PGCL3细胞经阿米洛利处理后,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2/M期,下调CyclinB1蛋白表达,降低Cdc25B蛋白活性。结论:阿米洛利对PGCL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 徐彬 施静雯 毛建文徐彬施静雯毛建文
- 关键词:肺肿瘤阿米洛利PGCL3增殖
- bFGF基因转染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基因亚克隆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FGF,利用脂质体介导将bFGF基因导入HUVECs内,通过RT-PCR和ELISA法检测基因的表达;bFGF基因转染后的HUVECs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迁移能力的变化;W 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Raf-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RK2)和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cDNA3.1-bFGF,该载体转染HUVECs后,bFGF mRNA和蛋白均显著增加。转染bFGF基因可使HUVECs的体外迁移能力增强,上调ERK2和FAK蛋白的表达,但对Raf-1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bFGF基因转染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ERK2和FAK蛋白表达有关。
- 徐彬武晓英林桂先毛建文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 慢病毒介导的干扰ClC-3肝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的靶向干扰电压门控氯通道3(voltage-gated chloride channel 3,Cl C-3)的稳定肝癌细胞株,并探讨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方法构建靶向Cl C-3的3个短发夹状RNA(short-hairpin RNA,sh RNA)慢病毒表达载体,293FT细胞包装慢病毒并测定滴度。重组慢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筛选稳定干扰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l C-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以确定干扰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含Matrigel和不含Matrige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l C-3基因被抑制后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成功获得4种慢病毒,感染MHCC97细胞后,建立1株阴性对照细胞和3株Cl C-3稳定干扰细胞(MHCC97H/sh Cl C-3-1、sh Cl C-3-2和sh Cl C-3-3)。3株稳定干扰细胞Cl C-3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细胞(P<0.01),MHCC97H/sh Cl C-3-2细胞对Cl C-3的抑制效果最好。与阴性对照细胞相比,MHCC97H/sh Cl C-3-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都下降(P<0.01)。结论成功建立稳定干扰Cl C-3基因的肝癌细胞株,Cl C-3表达抑制会降低MHCC97H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徐彬林嘉麟施静雯王施思余杰
- 关键词:肝癌细胞慢病毒载体RNA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