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津
- 作品数:3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upogon)糖基转移酶基因OrGT1(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野生稻中木糖基转移酶基因开展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单子叶植物中木葡聚糖的合成及功能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中克隆了1个糖基转移酶基因OrGT1。【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1个保守的Glyco-transf-34结构域,属于糖基转移酶34家族的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是1个木葡聚糖合成中的木糖转移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普通野生稻的在根、茎、叶和穗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茎的表达量最高,而根中的表达量最低。【结论】OrGT1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的功能保守性,推测OrGT1(t)基因可能是1个参与木葡聚糖合成的木糖基转移酶基因,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的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 罗碧冯洁深白和灵刘超赵锦龙谭亚玲徐津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糖基转移酶基因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
- 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时动态记录和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的选育,(二)对选育的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进行繁殖和制种的异交结实调...
- 文建成黄大军谭学林徐津金寿林洪汝科谭亚玲张忠林李向东许红云李娟陈丽娟李伟华顾晓明师佳
- 文献传递
- 开花集中度是影响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重要因素被引量:4
- 2016年
- 阐明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率之间的关系,是选育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的重要基础。在对284份滇一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检测和部分不育系开花性状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和开花习性的精细比较,发现粳稻不育系间自然异交结实率变化幅度较大,大多数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率都比较低,但同时也鉴定出少量高异交率的不育系。相关分析发现颖花的开颖角度与粳稻不育系的自然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3个不育系开花性状的精细观察分析,显示了开花集中度是影响粳稻不育系异交率的重要因素。在粳稻不育系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加大对不育系开颖角度和开花集中度的选择,以提高粳稻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
- 赵锦龙罗碧冯洁深黄大军谭亚玲张忠林文建成谭学林徐津
- 关键词:异交结实率开花习性
-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46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滇杂46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利用育性稳定的合系42-7 A不育系与强恢复系南46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耐倒伏;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全生育期174 d,熟相好;蒸煮品质好,食味佳、冷饭不回生;田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强;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产量高;适应性和适应范围广。于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1007)。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 许红云徐津谭学林王樨金寿林黄大军谭亚玲张忠林洪汝科文建成陈丽娟
- 关键词:滇型杂交粳稻选育
- 同核异质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被引量:2
- 2011年
- 滇Ⅰ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Ⅰ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及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在3个叶位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的这种显著差异为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基础。同一叶位上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SPAD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值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育系的SPAD值显著大于保持系。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是粳稻提高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滇I型细胞质对光合作用没有负效应;利用滇I型细胞质转育的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很可能有所提高。基于剑叶光合参数值对保持系及不育系的聚类,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分别分为高和较低光合速率的类型。本研究为滇I型不育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作为杂交粳稻高光效的理论参考。
- 苏家秀谭学林徐津李伟华海梅荣王婷
- 关键词:同核异质不育系保持系滇型杂交粳稻
-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
- 通过分析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发现这些材料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mg/kg-38.06 mg/kg和5.50mg/kg-27.8...
- 文建成张忠林金寿林汤利徐津谭学林
- 关键词:恢复系保持系铁含量滇型杂交粳稻锌含量锌元素
- 文献传递
- 不同温度条件下粳稻滇1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特点(英文)被引量:8
- 2005年
- 将106份粳稻滇1型不育系在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地点种植,研究其花粉败育的特点。结果表明:滇1型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类型为主,而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染败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典败率和园败率却因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生长在海拔400m的高温条件下,不育系的园败花粉率增高,典败花粉率降低;相反,生长在海拔1960m温度较低的昆明,典败花粉率增加而园败花粉率降低。本研究还发现虽然滇1型大多数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为主(多于50%),但还是发现个别不育系的花粉染败率低于10%。
- 徐津张忠林金寿林黄大军文建成谭学林
- 关键词:花粉败育杂交水稻温度
- 粳稻滇一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多样性及遗传分析
- 徐津
- 关键词:温度杂交水稻
-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分析了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38.06mg·kg-1和5.50~27.81mg·kg-1;锌含量分别为11.64~42.39mg·kg-1和10.95~36.74mg·kg-1。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是精米的2.11倍和1.23倍。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84,铁的相关系数为0.271。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糙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铁含量与锌含量在稻米中的遗传机制可能不一样。无论是糙米还是精米,恢复系平均含锌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同一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配制的不同杂交组合都有高于或不低于亲本含量的组合。虽然杂交稻亲本(保持系或恢复系)稻米铁、锌含量分别与其杂交稻的铁、锌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部分杂交稻稻米的铁、锌含量居于双亲含量之间,但有少数组合的铁或锌含量超亲明显。因此,选配富铁、锌的杂交组合是非常可能的。
- 文建成张忠林金寿林汤利徐津谭学林
- 关键词:滇型杂交粳稻稻米亲本锌含量保持系精米
- 水稻典败型和染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PCR鉴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典败型和染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PCR鉴别方法。该方法将待检水稻材料的总DNA分成3份,分别用引物atp6‑orf79、orWA352和LD29进行PCR扩增,引物orWA352和引物LD29的PCR扩...
- 朱高倩谭学林陈丽娟谭亚玲徐津文建成李娟金寿林黄大军字秋燕郑玉珍闫诚强柳展姜珍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