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潜挺

作品数:25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气候
  • 8篇减排
  • 5篇气候保护
  • 5篇气候变化
  • 5篇经济学
  • 4篇自主体
  • 4篇京津
  • 4篇京津冀
  • 4篇减排方案
  • 4篇城市
  • 3篇低碳
  • 3篇能源
  • 3篇配额
  • 3篇交易
  • 3篇
  • 2篇低碳经济
  • 2篇适应性
  • 2篇碳交易
  • 2篇碳排放
  • 2篇配额分配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科...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5篇朱潜挺
  • 13篇吴静
  • 12篇王铮
  • 2篇刘昌新
  • 1篇张帅
  • 1篇王铮
  • 1篇阮荣平
  • 1篇唐旭
  • 1篇韩钰
  • 1篇王萌
  • 1篇曹晓雪
  • 1篇胡馨月
  • 1篇韩竞一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生态经济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系统工程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创新科技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复杂系统与复...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 1篇中国商论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国际形势的持续变化,气候谈判中的国家集团也不断分化重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国家间的结盟或分离?本研究采用聚类统计方法和排放配额的最偏好原则比较对国家集团结盟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1)欧盟集团中的东欧和南欧国家在经济和技术水平上与西欧和北欧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与西欧和北欧国家形成稳定的关系;(2)"G77+中国"集团是当前气候谈判中最不稳定的国家集团,中国与G77集团成员国家在自然要素、排放要素以及配额原则偏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别,石油输出国和热带雨林国家也与其他G77国家在经济条件、排放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将导致"G77+中国"集团的瓦解;(3)中国与美国在自然要素、排放现状、未来气候变化预期等方面以及配额原则偏好上存在共同点,或可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形成新的伙伴关系。
吴静韩钰朱潜挺王铮
关键词:气候谈判
京津冀一体化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碳排放核算是城市低碳发展研究的基础。作为三大城市碳排放源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是重点关注对象。以京津冀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核算为起点,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开展驱动因子分析,通过两阶段参数估计评估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将最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与货物周转量是城市群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具有两阶段变化特征;在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需开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智能交通建设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举措。
朱潜挺王萌周芳妮徐瑞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偏最小二乘法
寻求合理的全球碳减排方案——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建模、开发与系统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全球碳减排方案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气候保护方案各有不同,为寻求合理的减排方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计算全球经济气候变化情况,因而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工作。基于相同的理论模型再构建减排方案,则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计算。本文在气候保护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方案评价普适功能的气候保护政策评价系统,从而很好地避免了冗余计算这一问题,另外,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平台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在深化研究中可以基于本系统扩展其他功能模块,避免了重复性的系统开发工作。
王铮吴静张帅朱潜挺刘昌新
关键词:气候保护决策支持
微观创新驱动下京津冀城市群低碳经济转型模型构建
2023年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碳排放量巨大、能耗较高等问题,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因此,为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节能减排,文章基于经济—能源—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关系,使用基于自主体模拟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进行建模,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宏观层面的部门进行建模,构建包含经济、能源—碳排放两大模块的模型,用于评估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趋势、能源消费趋势和碳排放趋势,助力京津冀城市群实现碳减排和低碳经济转型。
朱潜挺熊鹏程张馨月吴静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自主体京津冀城市群
建筑弹性评价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提高建筑弹性,有效展开建筑弹性评价显得日益迫切。回顾了国际上已有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和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前沿;提出了对中国未来构建建筑弹性评价体系的启示:建筑物理特性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内部根本,社会经济环境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外部辅助,国家或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是提高建筑弹性的有力保障等。鉴于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建议从识别不同区域建筑的多灾种风险、开展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出台建筑弹性建设的标准与法规、提高全社会安全弹性能力及基于数字化的"互联网+建筑弹性"网络体系的构建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
吴静常原华阮荣平王兴民朱潜挺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灾防灾
基于目标模式的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实现2030年碳峰值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负责任承诺,而达峰前碳排放空间分配是实现该承诺的必要条件。在对全球主要国家的部门碳排放数据系统聚类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个融合国家、部门和省区的碳配额分配模型,以此评价未来省区部门的碳排放空间及其配额分配模式偏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中国可选择的部门碳排放目标模式有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中国模式;(2)与传统碳的配额分配流程相比,基于目标模式的改进流程可减少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果的不确定性,且更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3)不同目标模式下,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果差距较大。就北京市而言,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下运输部门所得配额远大于制造业和建筑业部门,而中国模式下恰好相反。从目标模式偏好程度来看,北京市最偏好欧盟模式。
朱潜挺韩竞一胡馨月吴静
基于微观建模的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自主体模拟与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对重庆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行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重庆市碳市场将促进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参与交易的工业企业中,产出受益较大的是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出大约增长0.95%,产出受损最大的是采掘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出将下降约1.95%;在重庆碳市场中,处于卖方的行业主要为采掘业、食品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买方部门主要包括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在碳市场的作用下,重庆市碳排放高峰将显著提前,2015—2050年重庆市累积减少碳排放933百万吨碳,至2050年累积交易量将达到58.6百万吨碳。
吴静朱潜挺
关键词:碳市场减排
后《巴黎协定》时期城市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探析被引量:8
2020年
后《巴黎协定》时期,在多层治理理论框架下,城市参与气候治理已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之一。城市由于人口、经济的高度集中,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直接性,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驱动力和执行力。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城市参与气候治理的两种模式,即基于城市政策法规的气候治理和基于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气候治理,为我国城市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基于此,结合目前我国城市气候治理行动,从城市节能减排和气候适应两方面,梳理了我国相关试点工作,最终提出了我国城市参与国家气候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吴静朱潜挺
关键词:气候治理城市减排
国际气候保护方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国际减排的方案制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各国的争端所在。基于MRICES(LRICES)模型,对配额原则下的"丹麦草案"、人均排放权均等方案以及排放水平控制原则下的UNDP方案、以2005年为基年的排放控制方案展开了政策模拟,对各方案的公平性、有效性展开了定量分析,最后就《哥本哈根协议》下各国的减排方案做了相关模拟。研究发现:"丹麦草案"是极不公平的配额方案;以2005年为历史排放起点年的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对我国不利;UNDP方案使发展中国家支付了较多经济成本,存在不公平性;以2005年作为全球排放控制原则的基准年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均比2005年水平减排80%。当前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将使2100年全球升温2.8℃。因此,各国在2020年后必须实施更大的减排强度以达到2100年全球升温在2℃以内的目标。
吴静王铮朱潜挺
关键词:环境学减排方案气候变化
基于自主体的全球碳交易模拟被引量:7
2012年
碳交易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Agent建模技术,开发了一个包含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前苏联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全球碳交易模拟系统,并且根据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和减排目标控制原则,设置了"丁标准"情景和"2℃目标"情景,对全球碳交易行为展开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1)随着碳排放权的逐年减少,未来碳交易价格将呈上升趋势;(2)碳交易将有助于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由于碳交易允许配额缺口区域向配额盈余区域购买碳排放权,未来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仍将高于发展中国家;(4)虽然碳交易能提高全球累计拉姆齐效用,但无论从中国在未来碳市场中的收支情况,还是全球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来看,"2℃目标"情景均将优于"丁标准"情景。
朱潜挺吴静王铮
关键词:碳交易AGENT建模减排方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