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礼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钻井
  • 12篇固井
  • 11篇水平井
  • 11篇平井
  • 9篇深井
  • 6篇水泥
  • 5篇钻头
  • 4篇泡沫水泥
  • 4篇固井技术
  • 3篇大斜度
  • 3篇大斜度井
  • 3篇压裂
  • 3篇优化设计
  • 3篇四川盆地
  • 3篇套管
  • 3篇盆地
  • 3篇气田
  • 3篇钻井技术
  • 3篇钻井液
  • 3篇钻具

机构

  • 3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石化西南石...

作者

  • 40篇朱礼平
  • 13篇王希勇
  • 10篇严焱诚
  • 9篇胡大梁
  • 9篇李群生
  • 6篇刁素
  • 5篇廖忠会
  • 4篇肖国益
  • 3篇欧彪
  • 3篇刘绘新
  • 3篇吴建忠
  • 3篇张继尹
  • 2篇陈平
  • 2篇张玉胜
  • 2篇黄敏
  • 2篇王毅
  • 2篇蒋祖军
  • 2篇薛丽娜
  • 2篇姚志泉
  • 1篇何青水

传媒

  • 8篇天然气工业
  • 5篇天然气技术
  • 4篇钻采工艺
  • 4篇石油钻探技术
  • 4篇天然气技术与...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海洋石油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外能源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2008年全...
  • 1篇2011年度...
  • 1篇2014年全...
  • 1篇深层、深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什邡气田浅层砂岩储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四川盆地什邡气田浅层砂岩储层加砂压裂施工压力异常、压后增产效果较差,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水锁伤害严重,多裂缝等近井效应明显,主缝延伸困难,压裂液效率低,有效缝长较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优化压裂液配方,提高润湿接触角,降低毛细管力,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工艺措施:小排量起裂,较早的支撑剂段塞技术,中—低排量控制缝高延伸,配合纤维网络携砂改善支撑剂沉降剖面和液氮助排等高效返排工艺。试验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前置液阶段初期支撑剂段塞入地后监测压力变得平稳,15h返排率64.4%,最终返排率72.5%,压后井口油套压6.7MPa下测试产气量为8.4×104 m3/d,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措施在多口井推广应用,增产效果较工艺改进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为类似气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刁素栗铁峰勾宗武朱礼平
关键词:四川盆地多裂缝液氮
川东北河坝区块大斜度井轨道优化设计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川东北河坝区块大斜度定向井,在不同工况作业(如正常、滑动钻进、起下钻等)过程中都存在着造斜段轨迹控制难度大、施工摩擦阻力大等难题。为此,从井眼轨道设计入手,在系统分析常用轨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得出除了查图法和作图法外,一般应采用解析法进行设计的认识,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给定设计条件求出不同轨迹关键参数,然后求出轨道节点数据,最后求出轨道分点数据。结合该区块大斜度定向井的特点,对轨道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轨道剖面类型等进行优化,优化设计原则:①轨迹设计必须满足地质靶点、中靶方位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如钻机型号、定向仪器等)的要求;②井眼轨迹几何形状最优化设计首先须满足常规导向钻具组合造斜率的要求、特定套管柱和井眼轨迹的相互适应性,其次要求轨迹最短、管柱的摩擦阻力相对最小,最后要求轨迹光滑过渡和井眼曲率均匀。优化设计的步骤:先根据地质参数(如靶点垂深、水平位移等)和工艺水平(如定向工具型号、性能等),对造斜点以下井段进行钻井方式和钻具组合设计,然后才能对大斜度井井眼轨道进行优化设计。将所形成的大斜度定向井轨道优化设计技术成果应用于HB1-1D等多口大斜度井钻井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均顺利实现了地质中靶和完井作业,为该区块后续部署井的轨道设计提供了依据。
朱礼平吴玉君刁素王希勇王毅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斜度井扭矩
川西复杂深井固井技术
川西深井井下条件复杂,深部地层CO2含量高,储层压力高、气显示活跃且气层多,固井防气窜难度大,主要的固井难点是:大尺寸套管固井由于套管内径大,容易混浆,难以实现有效顶替;特殊固井工艺技术,包括尾管悬挂、双级固井技术、长封...
严焱诚李勇廖忠会朱礼平
关键词:深井固井固井质量
川西中浅层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川西中浅层地层压力高,储层具有致密低渗、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水平井固井存在水泥胶结测井差、部分井井口窜气或试压不合格等固井问题,直接影响着气井长期安全生产.本文结合近年来水平井固井实践,通过开展工程地质、固井工艺...
朱礼平蒋祖军肖国益严焱诚
关键词:油气开采固井工程性能评价
泡沫水泥固井施工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09年
泡沫水泥具有密度低、强度大、渗透率低、无游离液和防气窜能力强等特点,在国内外油田长封固井段或低压易漏地层固井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场通常采用"穿鞋戴帽"的固井方式,在关键封固井段使用泡沫水泥浆,其余井段使用常规水泥浆进行封固。当前泡沫水泥固井施工设计,主要是在忽略泡沫水泥浆流动摩阻的基础上,利用环空候凝状态压力平衡关系进行计算,使施工参数设计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为此,笔者在分析泡沫水泥浆多相流动摩阻损耗后,建立了泡沫水泥浆流动压降计算模型;同时引入了固井施工中存在的U形管效应,基于平衡压力固井施工原则,建立了泡沫水泥固井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实用性。
朱礼平杨雄刁素李群生廖忠会
关键词:泡沫水泥固井优化设计
油管固井技术在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实现河道砂体的高效开发,以目前天然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管固井完井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外钻井、固井方面的应用现状,剖析了在四川盆地西部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应用的技术难点。对缩小井眼尺寸引起管柱安全下入、固井附件可靠性、水泥浆体系设计及固井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制的高承压能力油管固井附件、特殊自锁球座及胶塞性能可靠,经系列评价后入井验证,采用低密度流体替浆,应用效果良好;(2)井身结构优化调整必封点位置,能保证压力及地质复杂封隔,并且有利于管串下入,为后期完井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3)采用清砂接头通井、工具串仿真模拟等多项技术措施强化井眼准备,确保管柱串顺利下入到位并成功实施固井。结论认为:(1)所形成的井眼清洁、油管串顺利下入、精准替浆等关键技术措施能有效保障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油管固井实施;(2)现场先导试验20余口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严焱诚房舟朱礼平黄敏岳志华王晋瑶王栋
关键词:固井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
随钻监测技术在气体钻井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气体钻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实用钻井技术,具有保护油气产层、提高钻速、缩短建井周期及处理井漏事故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与常规钻井液钻井相比,气体钻井是单向循环,使用气体作为循环介质来携带岩屑、清洗井眼,使得现有录井监测系统还不能满足气体钻井现场参数监测需要,易出现钻具失效、井下燃爆、地层出水及井壁坍塌等复杂钻井问题,影响气体钻井的安全性。基于井下燃爆理论和监测监控系统技术,开展了随钻监测基本原理研究,形成了UBD气体监测系统及分析技术;通过在多口井气体钻井现场服务,验证了气体监测系统及分析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安全顺利实施气体钻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朱礼平卫亚明冯靓刘绘新李永杰
关键词:气体钻井欠平衡钻井随钻监测井下燃爆地层出水
静气柱压力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井口最高稳定关井压力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钻完井设计水平和施工安全性。在目前设计施工中其常采用近似公式和精确公式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其中近似公式在深井计算中误差较大,精确公式由于缺乏气体组分数据,在计算结果上也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引入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气体一维稳定管流压力计算模型;基于气井井口关井条件,形成了井筒内静气柱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和正确性。
朱礼平王安成王希勇严焱诚胡大梁
关键词:气井
川西须二深井三开钻井技术及先导试验被引量:4
2015年
川西须二气藏岩性致密,具有高温、高压且气藏含水等特点,前期两轮优化形成四开井身结构,平均井深5 354.60 m,钻井周期达252.20 d以上,采用常规钻井技术经济开发难度大,极大影响了川西工区增储上产进程。为此,在前期钻井工程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精细认识和工区现有钻井技术,采用井筒压力平衡理论,结合前期须二深井钻探实践优化设计三开结构,并配套了优快钻井技术,形成了川西须二深井三开钻井技术方案,指导完成了XS1井钻井设计和先导试验,较同构造须二前期四开完钻井节约钻井周期68 d,降低钻井成本约6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已推广应用到须二探井LX1、海相评价井PZ1-1H井中,为川西工区致密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何龙朱礼平欧彪王希勇
关键词:陆相
井下环空微流量测量系统研制及先导试验
为了能够有效且快速地监测井下复杂情况并控制井底压力,开发了一种井下环空微流量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能够快速监测到由于早期井涌、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引起的井底流量的微小变化,并将井下测得的数据通过MWD传送至地面,与井口地面测...
欧彪朱礼平李群生李果胡泽
关键词:控压钻井压力控制精度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